当期目录

    2010年 第31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0-11-15
    伦理学研究
    《反杜林论》的伦理思想探析
    李培超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1(6):  1-9. 
    摘要 ( 2085 )   PDF ( 1336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反杜林论》是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经典文献。恩格斯通过对杜林的批判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的起源、本质、时代性、民族性、阶级性以及平等、正义、善恶、自由与必然等诸多问题上的基本观点,清晰地呈现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特质。
    全球正义问题
    托马斯.内格尔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1(6):  10-22. 
    摘要 ( 1984 )   PDF ( 1575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全球正义首先要求各民族国家之间关系的秩序化。虽然正义标准能够通过道德推理获得,但它们只在主权国家的边界之内有效。无论从世界主义的正义观还是从政治的正义观出发,全球正义都要求全球主权。走向某种全球正义的最可能的路径是产生一种为各强大的民族国家所接受的非正义的全球权力结构。从无序状态迈向正义的途径必须是非正义的。这种观点本质上是一种霍布士主义。
    马克思主义研究
    从马克思的科学技术社会理论看中国近代社会的历史进程——暨对当前教科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修订的一点建议
    周东启, 何玲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1(6):  23-28. 
    摘要 ( 2309 )   PDF ( 1062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近代科学技术结合到生产力中,形成科学化的生产力,作为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对近代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主导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历史进程,把中国从一个不可溶的社会结构向可溶性的社会结构转变,这是近代科学技术给中国带来的最大的社会效应,为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提供了现实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科学和科学精神的人文展开构成了科学发展观充实丰富的内涵,这对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有着重要意义。遗憾的是在当前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这样一个重要的侧面被忽视了,所以建议在今后的教材修订中,应补充上这缺失的一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主体及其结构层次
    王浩斌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1(6):  29-33. 
    摘要 ( 1946 )   PDF ( 1111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的创造者,以人民群众为核心的“现实的人”事实上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主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主体内在地包括了历史认识主体、历史创造主体以及历史评价主体,它们之间有着极为复杂的结构性关联,构成了一个内含丰富的图谱序列。
    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初探
    刘海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1(6):  34-38. 
    摘要 ( 2160 )   PDF ( 1145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得以产生的方法论前提和基础。毛泽东在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的过程中着重解决了三个问题:通过对认识和实践关系的分析阐发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解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性;从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两个方面指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性。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化研究
    旅游开发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以土家族为个案
    龙先琼, 蒋小梅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1(6):  39-45. 
    摘要 ( 1902 )   PDF ( 1553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民族文化旅游进程往往在空间和时间上表现为旅游开发的多样性与差异性,而其中的深刻原因是各个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存在。民族文化多样性表现为各民族文化遗产的存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遗产的活体形式。旅游开发的历史效果必然地包括民族文化遗产特别是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要把握旅游开发的三个维度,从文化遗产的文化属性和资源属性的关系处理上寻找保护与开发的路径。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完整把握其历史环境遗存、传承载体和精神内质三个内涵层次;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土性、民族性、整体性和传承性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区域开发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有效性、保真性和系统性三个重要原则及保护存续空间、优化传承机制和增效社会价值的路径模式。
    论湘西文化的根与源
    刘庆海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1(6):  46-50. 
    摘要 ( 2056 )   PDF ( 1080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从地理学的角度,根据构成湘西的客观要素,对湘西作出了明确的界定。与此同时,还从组成湘西这个客观世界的基本要素出发,对整个湘西在地理上的基本特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构成湘西文化的客观物质世界中,探索了湘西文化形成的根与源,并以现存的文献史料和在湘西出土的大量新、旧石器时期文物以及残存下来的遗迹作证据,客观地论述了湘西文化的根在山,其源在水。
    “仁”、“乐”的会通与疏离——徐复观艺术诠释体系的冲突和建构
    刘依平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1(6):  51-54. 
    摘要 ( 1971 )   PDF ( 1020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仁(道德)与乐(艺术)在其极致处必然会通为本体的“乐”境,是徐复观对儒学艺术精神的基本体认。而他对儒学艺术精神转化与没落的判断,又表明他在事实层面承认了仁、乐关系的疏离。仁、乐关系在本体层面与经验层面的断裂与冲突,源自儒学理想与历史现实的长期冲突,也源自徐复观艺术诠释体系与其所欲规导的多元现代艺术之间的冲突。儒学艺术精神作为一个开放的、生成的过程,正在此冲突中不断建构。
    余英时文化危机与文化重建思想述略
    李梦云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1(6):  55-58. 
    摘要 ( 1874 )   PDF ( 1529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余英时认为,近代以来中国思想界的持续激进化使传统文化破坏殆尽,学术的政治化和功利化贻害深远,今天必须认识到文化重建的重要性;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内涵一定的现代性因素,这为中国文化重建提供了动力,在此基础上余英时提出了中国文化重建的基本主张。
    政治学研究
    马基雅维里爱国主义思想形成的内外因渊薮
    廖君湘, 彭军红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1(6):  59-63. 
    摘要 ( 1835 )   PDF ( 1138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马基雅维里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是其自身因素以及外部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身因素包括他的教育背景、个性、能力及个人的社会经历等;外部因素指社会政治环境、国际政治局势、时代思想潮流、传统文化等对个人思想造成足够影响力的多重要素。
    当代中国主要利益群体及其社会信任分析
    彭介忠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1(6):  64-67. 
    摘要 ( 1888 )   PDF ( 1297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的利益意识开始觉醒,个体利益主体地位凸显,利益分配和利益关系形式日趋多样、复杂。而社会中的较大获利者群体、一般获利者群体、较少获利者群体、无获利或利益受损者群体的社会信任水平差异明显,给中国社会稳定埋下了隐患,需要我们妥善处理各群体的利益冲突,增强他们的社会信任程度,从而构建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集中体现及其现实意义
    马超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1(6):  68-71. 
    摘要 ( 1754 )   PDF ( 1154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意识形态建设经验、现代化建设经验、执政能力建设经验、干部队伍建设经验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集中体现。其现实意义在于:要求我们将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结合起来;将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结合起来;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同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有机结合起来;将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同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有机结合起来。
    论毛泽东与长征精神
    吴朝建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1(6):  72-74. 
    摘要 ( 2169 )   PDF ( 1876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长征精神是不畏艰难,不怕困苦,不惜流血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打开了胜利局面。毛泽东是长征精神的主要缔造者、培育者和实践者,为长征精神的形成、确立、发展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今天探究长征精神的科学内涵并将其发扬光大,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
    社会学研究
    科技传媒:“三农”脱贫致富的动力本源
    张景龙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1(6):  75-78. 
    摘要 ( 1512 )   PDF ( 962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科技传媒是“三农”脱贫致富的动力本源。科技传媒要提高“科普惠农”意识,强化“动力本源”理念,提高“助农致富”质效。只有这样,科技传媒才能在提高广大农户的科技素养和致富能力以及引导他们脱贫致富中有所作为。
    论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我国能源政策的失灵与矫正
    盛明科, 甘纪平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1(6):  79-83. 
    摘要 ( 1757 )   PDF ( 1236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面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以及不断恶化的生态问题,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对我国能源政策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从总体上看,由于我国能源禀赋以及低碳能源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低碳能源政策体系尚待健全,现行能源政策在制定、执行、评估以及监控等环节存在失灵现象。为此,应该采取有效的矫正措施,完善我国现有的能源政策体系,促进低碳经济和低碳能源的发展。
    西部地区农村贫困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廖小东, 曹文波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1(6):  84-88. 
    摘要 ( 1899 )   PDF ( 1639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来,西部地区农村依然存在严重的贫困状况,直接影响到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通过对贵州省情况的分析,表明自然地理环境的特殊、农村人力资源的缺乏以及农村公共产品的不足是导致西部地区农村贫困的主要原因。因而,改变西部地区农村贫困状况的根本对策在于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经济学研究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曹晓鲜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1(6):  89-94. 
    摘要 ( 1850 )   PDF ( 1258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是世界自然遗产,发展生态旅游是实现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从生态旅游的相关理论出发,分析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发展生态旅游的意义;针对其生态旅游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从产业发展环境、建设生态型基础设施、发展新型生态旅游项目和实施生态旅游品牌战略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合作经济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熊吉陵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1(6):  95-100. 
    摘要 ( 2185 )   PDF ( 1312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合作经济思想源于空想社会主义者为建立理想的“和谐制度”社会而提出的。马克思、恩格斯是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作为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他们认为合作经济是实现向未来社会过渡的重要形式。世界各国合作社的发展也表明,它是保持社会和谐的有效经济形式。继承和发展合作经济思想,对当前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绩效审计:高校内审工作发展的加速器
    黎克双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1(6):  101-103. 
    摘要 ( 1710 )   PDF ( 1064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绩效审计将逐渐成为现代审计的核心内容,也将对高校内审工作起到越来越重要的助推作用。高校绩效审计是衡量学校资源利用效率,考察其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关系,通过对其资源配置、管理和使用的综合分析,对学校内部各单位的资源利用所进行的评价与监督,来促进资源管理,以便更好地履行经济责任。大力推行绩效审计,对提高高校管理水平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法学研究
    论商誉新型载体的法律保护
    余澜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1(6):  104-108. 
    摘要 ( 1732 )   PDF ( 1114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域名、经营者的建筑物外观、店面设计和内部装潢、统一的工作服装、声音、单一颜色成为除商标、商号之外商誉的新型载体,具有识别商品和服务来源的功能。商标、商号等法律制度以保护载体为立法取向,无法将这些新载体涵盖其中,其他主体通过对这些载体的不正当使用,盗用他人商誉的行为得不到规制。论文分析了这些新载体的法律保护现状,提出了通过明确商誉权对所有商誉载体进行一体化保护的思路。
    我国区域环境法治研究现状及其拓展
    肖爱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1(6):  109-113. 
    摘要 ( 1895 )   PDF ( 1224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我国当前的环境法治以行政区划为基础,以点源污染防治为重点,人为分割环境,违背区域环境的整体性,导致跨行政区边界区域环境问题丛生。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该现象的法治原因分析、立法和体制完善、区域环境执法联动机制设计等方面,对区域环境纠纷解决机制探讨相对薄弱。当前的环境法研究亟需突显环境法治的区域性理念;强化区域环境法治的程序性,彰显司法的终局裁判价值;尊重区域居民环境权益,充分保障和发挥其主体能动性;总结、引导和规范当前的跨行政区环境合作实践,将其纳入法治渠道。
    “非遗”档案式保护的国际法立法探析
    张继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1(6):  114-117. 
    摘要 ( 1672 )   PDF ( 1137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档案式保护是国际法规定的“非遗”保护模式,以提高“非遗”生命力为宗旨。“非遗”档案化是保护的前提和基础,有关科研、教育、宣传是保护主要内容,鼓励社会广泛参与是保护实现方式。
    死刑立即执行监督研究
    吴正鼎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1(6):  118-121. 
    摘要 ( 1723 )   PDF ( 1148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死刑立即执行是我国最严重的刑罚,在刑法体系中处于重要的位置。但在其刑罚监督中,仍存在监督主体多元、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监督权定位欠准确明了、监督措施单一、缺乏刚性保障等问题。完善这一重要的刑罚监督,应该从规范监督主体、完善死刑交付执行、执行监管、执行变更(中止)、终止执行四个环节的监督内容和措施,以形成监督合力。
    文学研究
    文学研究中的本质主义问题
    杨兴玉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1(6):  122-126. 
    摘要 ( 1835 )   PDF ( 1383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之争是流贯西方哲学史的基本问题,经修正的本质主义较之反本质主义更具说服力。一些文学研究者追随反本质主义思潮提出文学反本质主义,但对本质主义和本质论缺乏必要区分。他们没有注意到西方美学界反本质主义的失利,对一些西方文论大家的本质主义也存在明显的误读。因此,文学研究中的本质追问涌现着新的可能
    “复调结构”的魅力——谭恩美小说中的华裔女性大合唱
    彭逢春, 罗婷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1(6):  127-129. 
    摘要 ( 1773 )   PDF ( 1129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小说里充满了具有东方特色的故事。来自几代华裔女性的故事,用不同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部有着复调特征的文本。正是这种复调结构,让不同背景下的华裔女性在美国白人社会里用大合唱的方式发出了强大的声音。
    历史喧哗中的无声呐喊——论麦家的《风声》与李洱的《花腔》
    周会凌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1(6):  130-133. 
    摘要 ( 1758 )   PDF ( 1237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麦家的《风声》与李洱的《花腔》都在广袤复杂的历史背景下,以“复调”的叙事策略,将创作凝聚点不约而同地放在个人身上,以个体视角去触摸历史、感知历史,凸现出作者对于革命化历史的独立思考与深度追问,并挖掘出个体生命在历史与现实的复杂纠缠中、在权力规约与人性困顿中的精神深度,于人性的褶皱处去发现其深邃丰满的内质或强悍而庄严的生命品性。
    论短信文学的民间文化心理
    陈蓉, 田茂军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1(6):  134-137. 
    摘要 ( 1579 )   PDF ( 1155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短信文学产生于市民文化环境,其创作主体与受众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都体现着世俗理性。这样一种不受主流话语控制的文学新样式,充分体现了民间智慧,带有浓郁的民间色彩,将民间文化心理展示得淋漓尽致。
    语言学研究
    论句群修辞与翻译
    耿智, 杨萍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1(6):  138-141. 
    摘要 ( 2131 )   PDF ( 1091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无论英语还是汉语,做文章都讲究修辞。英译汉,其实就是根据原文来做汉语文章;当然离不开修辞。但是英汉语在修辞手段上存在差异,翻译过程中就有技巧问题。本文试图找出英汉语在句群层上的差异,提出在翻译过程中讲究句群修辞的必要性和途径。
    英语政治演讲的人际意义——“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时的演讲”分析
    王馥兰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1(6):  142-146. 
    摘要 ( 4547 )   PDF ( 1845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人际功能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三大元功能之一。根据Halliday等系统功能语言学家的有关人际意义的理论,从语气、人称、情态等三个方面分析丘吉尔“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时的演讲”的广播演讲部分,探讨这篇政治演讲实现人际意义的各种语言手段以及所要达到的目的,以便更加深刻地理解其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帮助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
    信息与传播学研究
    媒介素养与当代社会信息公平策略选择
    张宏树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1(6):  147-150. 
    摘要 ( 1629 )   PDF ( 1022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目前关于信息公平的研究主要关注信息权利的平等与接近信息的路径平等,而缺乏实现信息公平的主体能力保障策略的相关讨论,存在研究路径的缺失,这是技术迷思的当代表征。当代社会信息公平的策略建构迫切需要关注人的主体性问题。用媒介素养取代第八次课程改革中的信息素养,从制度设计上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建构公民的媒介素养,有利于最终达成信息公平。
    抗战时期湘西现代传媒的发展及其对民众生活的影响
    刘鹤, 张华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1(6):  151-156. 
    摘要 ( 2000 )   PDF ( 1042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抗战时期,湘西由于僻处后方,广播、电影、图书、报刊等现代传媒发展较为迅速,现代传媒的发展对湘西地区的民众生活产生了较大影响。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创新研究
    雷素芳, 肖新华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1(6):  157-159. 
    摘要 ( 1634 )   PDF ( 1213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从分析科学发展观与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创新的关系着手,论述了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科学发展观视域下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创新必须更新观念,实现四个新突破,并进一步提出了创新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三个举措。
    教育学研究
    论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困境及法治对策 ——以办学模式为视角
    龚微, 谭萍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1(6):  160-164. 
    摘要 ( 1816 )   PDF ( 1030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中外合作办学的核心在于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补充我国教育资源的不足。我国高等教育在现有法律政策指导下形成了多种办学模式,推动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通过对相关法规和实践进行分析,总结现有模式的特点,指出其缺点和不足,提出完善中外合作办学的法律体系,注重中外合作办学的特性加强对办学模式的依法监管,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影响跨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因素辨析
    周慧, 罗剑平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1(6):  165-168. 
    摘要 ( 1913 )   PDF ( 1493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跨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经济差异、文化差异、政治差异、教育差异等,是对个体国际流动最具吸引力的因素。其中经济差异是造成国际人才流失的重要因素;政治差异对于跨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并不显著;文化差异是造成语言类学生跨国流动主要因素;高等教育差异表现在入学率、教育质量、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等方面。只有结合经济优势,文化差异、政治差异、教育差异才能对跨国高等教育起到积极的影响。
    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农村文化建设对接——以农村地区文化产品供给为视角
    刘曙东, 黄向阳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1(6):  169-172. 
    摘要 ( 1792 )   PDF ( 1074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文化产品供给不足是制约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地方高校在破解这一难题中起着重要作用。地方高校可以通过直接向农村地区输送文化产品、文化建设人才和加大农村本土文化建设人才的培养的途径,缓解这一难题;同时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农村文化建设的对接还能有效地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使校园文化建设更贴近时代、贴近生活。
    体验教学的课堂定位与实现途径——以教师的生存意识和生命价值为视角
    孙明英, 陈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1(6):  173-175. 
    摘要 ( 1722 )   PDF ( 1030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都以“现实的人”为前提才能得以实现。教师作为现实的人,有其本真的生存意识和生命价值追求。以此为视角,可以把教育个体的生命体验定位成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目标。教学过程也就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生命诉求。教师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坚持自我批判,与学生共同体验,开展理性的评价,获得自己的生存之道,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书评
    从产业集群视角研究旅游产业结构调整路径选择的力作——读王兆峰教授新著《基于产业集群的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研究》
    刘茂松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1(6):  176-176. 
    摘要 ( 1333 )  
    相关论文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版权所有 © 2021《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技术支持: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公众号 电子书橱 超星期刊 手机浏览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