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08年 第29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8-09-15
    沈从文研究
    沈从文故事中对农人目光的文本化(下)
    焦石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9(5):  1-10. 
    摘要 ( 2098 )   PDF ( 1727 )  
    相关论文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沈从文笔下的乡下人总是用一种独特标准来观察和批判城市以及城里人。这是异乡情调一种典型形式,即“乡下人”对于城市所形成的印象。沈从文将城市读者的“他者”构成叙事话语,所表现出来的始终是一种社会学意义的距离,同时也是一种民族学意义上的,或者性别和世代上的区分。从这种观察中得到的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对立通过反语和讽刺反映出来。作者拒绝叙述者无所不知的权威,叙述者的声音始终是不张扬的,而且他的写作是以语言的克制为特征的。从这样的叙事实践中所得到的结果,正是话语与话语对象之间的一种距离,同样也是作家与他所创造的世界之间的协调一致。
    沈从文小说的道德困境及其审美表现
    张剑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9(5):  11-15. 
    摘要 ( 2494 )   PDF ( 1371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沈从文作品给人的表面印象是道德的彰显和“历史”的缺席。然而,在历史视角和道德视角的双重审视下,我们发现沈从文作品中的历史意识与道德意识往往共同“在场”、相互纠缠,造成了沈从文小说的独特性。表现之一是叙述者立场的暧昧与游移,表现之二是两者的相互渗透,即以道德视角去质疑历史,同时又以历史视角来反观道德。沈从文小说的理想性、悲剧感、蕴藉性等审美特征也由此生成。
    现代性:对抗与共谋——沈从文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研究
    国家玮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9(5):  16-19. 
    摘要 ( 2266 )   PDF ( 1115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沈从文从地域文化角度展开与主流意识形态对话,表面上似乎与中国社会激进的现代性浪潮格格不入,但他的文本却又参与到对现代性内涵的合理完善上来,在对现代性作出反思的同时,他的作品一再展现给我们的“优美的、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恰恰与现代性对人生存的关照要求契合,在这一点上,他与现代性达成共谋或说是和解。
    从自由的人到自由主义的思想——建国前沈从文影响史研究
    舒刚波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9(5):  20-24. 
    摘要 ( 2135 )   PDF ( 1711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建国前沈从文的影响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如何做一个自由的人,从这一点看,沈从文以他的编辑思想、文学主张、文艺创作影响了一大批作家,使他们成为自由主义作家;第二表现为传播了自由主义的文艺思想,以他的自由主义文艺观、文学独立观、以及健康自然的生命观、宇宙观影响和改造社会。
    哲学研究
    哲学话语略论
    杨方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9(5):  25-28. 
    摘要 ( 1727 )   PDF ( 1000 )  
    相关论文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哲学话语不同于日常话语、艺术话语和科学话语,它有其自身的特征:语义独特、内涵确定、言简意丰、逻辑严谨。哲学话语的多样性是由哲学术语的多样性造成的。哲学术语可以从若干不同的角度(如直接来源、使用范围、民族特色、所属分支)加以区分。哲学话语并非故弄玄虚,而是因为世界太无常。
    马克思的制度分析方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路径
    宋增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9(5):  29-32. 
    摘要 ( 2178 )   PDF ( 1010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马克思的制度分析方法就是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出发,通过阐述制度与人、制度与社会之间的辨证关系去把握制度的本质。马克思对人的问题的考察历来强调要从现实出发,这就要求我们关注现实中人的生存境遇,而制度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实现形式。马克思在分析揭露资本主义制度时无处不渗透着其深切而强烈的人文关怀,关注人的生存、发展、前途以及命运。马克思制度分析的初始点源于对人的“实然”与“应然”矛盾的解决,而其制度分析的终极目标则是为人的全面发展探寻一条现实路径。
    自由及其背叛——从人的存在方式看现代性的背反性
    高广旭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9(5):  33-37. 
    摘要 ( 2209 )   PDF ( 1354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反思现代性的内在困境必须立足于人的存在方式,现代性批判的根本途径是对现代人的存在方式的批判。在现代性逻辑的统治下,人的存在方式表现为:现代自由生活的自我背反、工具理性生活的自我宰制和个体精神生活的自我失落。立足于现代人的存在方式,现代性的背反性表现为:自由的实现及其破灭、理性的创造及其破坏、个性的张扬及其失落。
    伦理学研究
    生态思维的内涵及其意义
    喻文德, 周晚田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9(5):  38-42. 
    摘要 ( 2527 )   PDF ( 1356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生态思维就是运用生态学的观点与原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生态思维具有系统整体性的认知结构、开放性的思维视野、前瞻性的思维战略与和谐性的价值取向。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生态思维实现了思维方式的变革,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式。
    侗族传统农业伦理对发展畜牧业经济的制约
    杨安华, 杨庭硕, 粟应人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9(5):  43-48. 
    摘要 ( 1964 )   PDF ( 1091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因地制宜,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畜牧业,是侗族地区实现当代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要求,但侗族传统农业伦理对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制约作用。破解这种制约需要系统分析侗族传统农业伦理的形成及其对发展畜牧业经济的深刻影响,以采取避开传统农业经济伦理的障碍和淡化传统农业经济伦理,并施以诱导加拖动的方法,促进新农业经济伦理的成熟和发展。
    美学研究
    转换与超越:知识论与价值论美学的结构体性
    赵建军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9(5):  49-53. 
    摘要 ( 1749 )   PDF ( 1033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审美的结构体性是一种逻辑结构的本质问题。知识论与价值论美学认为,审美的结构体性应是时空统一的存在,它规定着结构的具体呈现形态,也规定着审美的知识构成和转换方式。当代审美在维系审美结构体性的本质时,更注重审美信息流的转换,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当代审美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国实践论美学的自我反思
    侯宏堂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9(5):  54-63. 
    摘要 ( 1818 )   PDF ( 1259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美学研究,真正具有学术史意义的美学现象是关于中国实践论美学的论争与反思。论争集中体现于“后实践美学”的超越性批判和实践论美学的改造性维护。其实,“后实践美学”和实践论美学的维护者之间的论争都可以视为对实践论美学的反思。而真正具有理论构建意义和学术品格的反思,还是要数实践论美学家们的自我完善性反思。实践论美学的代表人物李泽厚、刘纲纪和蒋孔阳,都对各自的实践论美学思想进行了自我完善性的反思,从而也充分地证明了实践论美学自身是一个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创造着的开放体系。实践论美学尽管尚存在着一些学术局限和内在矛盾,但却为中国美学的现代发展作出了不可抹煞的历史功绩,同时,它也是中国当代最有发展前景的美学学派。
    虚静的美学意义——从审美观照的视角出发
    刘春雷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9(5):  64-68. 
    摘要 ( 2032 )   PDF ( 1560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审美虚静对审美观照不但具有方法论、本体论和生存论三方面的意义,而且促成了审美主体对单维度生理、心理欲望及其感性杂多世界与单维度知性、理性的知解活动及其知识产物的双重超越,从而开启了本真澄明、生机氤氲的审美世界和生命境界。审美虚静通过有限的在场开启无限的不在场,在“悬置”中“还原”万事万物的本性,这正是审美超越的要义所在。
    海德格尔对尼采审美主义的超越
    伍永忠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9(5):  69-72. 
    摘要 ( 1937 )   PDF ( 945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尼采把由“上帝之死”带给人的精神处境称为虚无主义。在尼采看来,虚无主义即价值的沦落,并试图以审美排斥虚无。海德格尔则认为,审美无助于摆脱虚无,相反,虚无将解构审美。只有摆脱形而上学的束缚,从存在那里接受尺度,人才能踏上“还乡”之路。
    文学研究
    战争风暴中灵魂的呻吟——穆旦诗歌的现代主义倾向
    杨春时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9(5):  73-80. 
    摘要 ( 2466 )   PDF ( 1233 )  
    相关论文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穆旦在民族革命战争的大合唱中,发出了自己特异的声音,在战争风暴中抒写了个体的生存体验。其创作与主流文学思潮相比,主流文学是革命古典主义-集体理性-民族的存亡-崇高的讴歌,穆旦的诗作是现代主义-个体体验-生存的意义-痛苦的拷问。其创作的现代主义意涵主要体现在:对战争的否定;对大写的我的否定;对现实的否定;以及对生命终极意义的追求。穆旦继承了国民性批判的思想,但又超越了启蒙主义。穆旦诗歌在民族革命战争的风暴中,发出了灵魂的呻吟;在革命古典主义为主旋律的时代交响曲中,奏出了现代主义的不和谐的声音。它虽然孤立、微弱,但仍然穿透时间的屏障,回旋在历史的长廊中。
    西汉大赋的帝王接受与经学影响
    郭子峰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9(5):  81-85. 
    摘要 ( 1913 )   PDF ( 1164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汉代经学思想统治地位确立后,赋家在创作上有意识地靠近经学,期望以此提高大赋的政治地位和功能。但作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帝王对大赋娱乐休闲的期待视野有意无意地阻滞了它的经学化努力。这个矛盾呈现出的表象就是汉大赋讽谏创作目的和接受效果的背离。因此,对汉大赋受到经学的程度我们应慎重结论,特别不应过分夸大汉赋的经学化。
    文本意义的主体间性建构——从审美理解谈“解释学论战”
    王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9(5):  86-90. 
    摘要 ( 2151 )   PDF ( 1088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本文从“主体间性”的视域出发,在建构文本意义的层面上,考察解释学的两次经典论战,指出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思想的得失。本文认为,现实解释是异化的、非本真的解释活动,造成沟通的无奈;审美化的解释是对现实解释的否定和超越,是自由的、本真的解释方式,实现和谐交往、平等对话。伽达默尔的失误之处在于,抹杀艺术文本同其他媒体文本的界限,忽视情感在理解活动的重要作用。
    文化研究
    赛伯女性主义:数字化语境中的社会生态
    黄鸣奋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9(5):  91-97. 
    摘要 ( 2606 )   PDF ( 2194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赛伯女性主义是后女性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信息科技和生物工程的进步为背景而产生和发展,同时又受到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影响。赛伯女性主义标榜“电子人意识”,将它与被压迫群体反对霸权力量的斗争联系在一起,并通过新媒体扩大自己的影响。赛伯女性主义关注技术的社会应用,宣扬妇女和现代机器之间所存在的亲密关系,以此有别于排斥技术的传统女性主义。它注重在网络上建立适宜于妇女的虚拟环境,对与之相关的联结性、批判性、创造性等问题深入进行理论研究,鼓励妇女主动参与在线活动,并通过新媒体艺术来表现自己的诉求。它是女性主义的新形态,值得重视与研究。
    传播学视野下音乐生态的娱乐幻象
    王超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9(5):  98-102. 
    摘要 ( 2031 )   PDF ( 1002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提供娱乐休闲以及情感慰藉是作为大众文化形式的流行音乐的一种功能和职责。而问题在于人们过多地表现了对其娱乐性与工具性的狂热,却忽视了其精神性存在。同时,政府规制缺乏和市场失灵将不可避免地使商业趋利中的负面元素渗入音乐传播的全部过程,致使受众对流行音乐本身也产生了误解,娱乐性的元素被抽取并加以放大,音乐—流行音乐—娱乐三者的界线愈加模糊。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培养大众善用媒体、对广在的娱乐和音乐信息保持独立思考及选择判断的意识与能力,杜绝庸俗性,规制娱乐性,促使人真正体验到音乐的美。
    信息与传播学研究
    新闻价值社会主体的认定及其意义
    彭广林, 陈文敏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9(5):  103-106. 
    摘要 ( 2195 )   PDF ( 1138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关于新闻价值主体的构成与认定这一问题,学界一直以来对此存在一个理论缺陷,即完全忽略了把社会共同体作为新闻价值的主体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这一直影响着新闻业务的变革和新闻理论的创新。从哲学和新闻学理论分析得知,新闻价值除了拥有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这两个主体之外,它还存在第三个价值主体——社会。它既不从属于传播主体,也不从属于接受主体,而是一个与前二者相平行且独立存在的价值主体。这种新闻价值社会主体的认定一方面可以直接促使我们在新闻报道中把新闻价值深化到了社会价值的层面,把新闻当作促进社会发展的一种信息力量,突显新闻的社会性和社会价值,为社会的发展和完善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资源;另一方面从理论上揭示了新闻与社会和国家发展之间存在的一种主客体间的价值关系,这可以为新闻社会学和发展新闻学的构建和完善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
    政治传播视角下受众参与缺位的二维解析
    王守智, 王素华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9(5):  107-111. 
    摘要 ( 1886 )   PDF ( 966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政治系统的和谐、有序运作,依赖于传播机制的有效构建,以及传播者与受众的良性互动。但是当前政治形势下,受众参与缺位、参与冷漠现象还普遍存在。针对这一困境和难题,从传播过程的外部变量因素,以及信息经济学对受众的内在“心理-行为”逻辑进行剖析,有助于找到问题的症结,实现路径和走向的新探索。
    市场经济条件下传媒的产业化运作
    宋莉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9(5):  112-115. 
    摘要 ( 1880 )   PDF ( 854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从市场经济与传媒模式着眼,对市场经济与传媒模式的变迁、传媒产业化运作的现状、媒体经营带来的负面效应等方面问题逐一展开论述,并相应地提出建议与对策。
    政治学研究
    中国的和平崛起不会对俄罗斯构成威胁——驳俄罗斯的“中国威胁论”
    傅菊辉, 汪长明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9(5):  116-123. 
    摘要 ( 2465 )   PDF ( 1379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总体上发展比较顺利。近年来,经过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中俄双边关系在不断推进和深化,两国确立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然而,由于受俄罗斯人的历史记忆、中俄实力对比差距、中国自身的失误及国际舆论的蛊惑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威胁论”在俄罗斯也有一定的市场。主要表现为“中国崛起威胁论”、“中国移民威胁论”、“中国崩溃威胁论”三种形式。文章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理念为分析视角,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和合文化的内涵,认为历史上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内敛型国家,现在选择的是和平崛起、共建和谐世界的外交战略。文章对“中国威胁论”进行了驳斥,认为中国的和平崛起不会对俄罗斯构成威胁。
    消极参与和体制外参与之思辨——以建国初期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为例
    李晓广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9(5):  128-132. 
    摘要 ( 2186 )   PDF ( 1076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消极参与是一种非良性的政治参与行为,体制外参与是一种并非依据法定程序或制度规定的非良性参与或良性参与行为。建国初期中国农民的消极参与有体制内和体制外之分,体制外参与又有非良性的消极参与和良性的积极参与之别。对于今天仍处于转型期,民主参与制度尚不健全的中国而言,应深入分析消极参与的成因,并努力将其祛除,而体制外的良性参与更要高度重视,并积极将其纳入体制内,成为制度化参与的一部分。
    管理学研究
    区域联动机制的建立——基于重大灾害与风险视阈
    陈彪, 邵泽义, 蒋华林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9(5):  133-137. 
    摘要 ( 1973 )   PDF ( 1681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重大灾害与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强破坏性增强了政府公共管理的危机性和社会关注的普遍性。应对重大灾害与风险离不开政府主体的区域联动和政府职能的有效耦合。立基这个阈值考量,建立正三角稳态区域联动机制是应对重大灾害与风险的有力措施。笔者在对区域联动机制理论厘定的基础上,对其建立的必要性和规约因素进行论证和分析,最后探讨区域联动机制的实现路径,以期实现政府职能的优化整合进而实现对重大灾害与风险的高效应对。
    寻求我国政府决策咨询发展的路径——一种比较的视角
    李金龙, 杨伟才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9(5):  138-142. 
    摘要 ( 1907 )   PDF ( 1190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政府决策咨询是公共行政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与美日英德等发达国家的政府决策咨询相比,我国政府决策咨询的发展还存在一定差距。加快决策者与执行者的适度分离;完善官办的决策咨询机构;进一步发挥半官方政府决策咨询机构的功用;大力发展民办决策咨询机构等,是我国政府决策咨询发展的基本路径。
    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
    孟涂司巴与原始神判
    陈东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9(5):  143-146. 
    摘要 ( 2043 )   PDF ( 1411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神判是原始父系制形成后家庭私有制经济发展条件下的必然产物。它利用原始风俗习惯所信奉的神的权威与巫术相结合的方式来裁决氏族或部落内部的民事纠纷,是一种在原始习惯下的不成文的法律手段。
    湘西“锁蛇”:蕴涵科技元素的黑白巫术晶品
    吕养正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9(5):  147-149. 
    摘要 ( 2023 )   PDF ( 1387 )  
    相关论文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湘西锁蛇属于辰州符中九丁十三川之遗存绝技之一,属防御性的感生性质的白巫术,但也能转化为极富攻击性的危害人命的黑巫术,是黑、白巫术的结晶体。“锁蛇”的内核注入了药物药效的科技含量。隔绝的地理机制和厚重的原始巫傩文化孕育并保存了这种蕴含着科技元素的黑白巫术的晶品。
    经济学研究
    加快我国绿色产业发展探析
    何潇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9(5):  150-154. 
    摘要 ( 1837 )   PDF ( 1201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我国环境和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而我国远未形成以生产低污染、低消耗的绿色产品与绿色技术的产业群,发展绿色产业、开发绿色市场是解决我国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有效手段。发展绿色产业,有助于扩大对外贸易,有助于改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政府应通过加快绿色产业法的制定、实施与完善,强化法律法规手段,运用经济手段加强对绿色产业的扶持等宏观政策加快发展我国绿色产业。我国企业应通过建立内部经济性与外部经济性的双重目标,树立绿色市场营销观念,大力开发绿色产品,搞好绿色产品的销售服务等微观对策加快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
    贫困山区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基于湘西自治州椪柑滞销的调查与思考
    陈志刚, 刘纯阳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9(5):  155-159. 
    摘要 ( 2021 )   PDF ( 1362 )  
    相关论文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以湘西自治州椪柑滞销问题为例,分析了贫困山区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语言学研究
    英语名词动词化动因分析
    刘信波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9(5):  160-164. 
    摘要 ( 2138 )   PDF ( 2046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从哲学基础、语义基础、语言经济原则基础、社会文化基础等方面探讨了英语名词动词化产生的动因。
    英语之为美
    丁志斌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9(5):  165-167. 
    摘要 ( 2257 )   PDF ( 1252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语言是一种表达的艺术,其中蕴含着审美因素。英语语言的美学意蕴体现在音韵、符号、修辞、内容、结构等方面。
    书评
    立足学术前沿研究民族地区传媒生态——评张景龙《湘鄂渝黔边传媒生态探析》
    钟海平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9(5):  168-170. 
    摘要 ( 1599 )   PDF ( 1108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文学想象运行机制的探寻 ——《乡土想象:现代性与文学表意的焦虑》序
    孙文宪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9(5):  171-172. 
    摘要 ( 1483 )   PDF ( 1014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传统文化研究中的独特新视角——评岳山岳《“六书”与中国传统文化》
    粟世来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9(5):  173-176. 
    摘要 ( 1598 )   PDF ( 1353 )  
    相关论文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版权所有 © 2021《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技术支持: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公众号 电子书橱 超星期刊 手机浏览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