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09年 第30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9-05-15
    伦理学研究
    人学视野中的环境正义
    张登巧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0(3):  1-4. 
    摘要 ( 1764 )   PDF ( 1293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从表面上看,环境正义涉及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体现的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是一种社会正义。不同层面的环境正义根源于人的多种存在属性,人的类属性与全球环境正义相对应;人的群体属性对应的则是群际环境正义,与人的个体属性相对应的是个体间环境正义。在环境正义中贯彻“以人为本”,就是要公正地分享环境利益和承担环境责任,重视每个人都具有的环境权利和应尽的环境义务,在权利和义务面前人人平等,特别是要关注不发达国家、落后地区和穷人在环境权利与利益方面的诉求。
    环境代际正义的实现——论三种伦理主体的道德建构
    杨盛军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0(3):  5-9. 
    摘要 ( 1790 )   PDF ( 1032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环境代际正义的实现依赖于人类整体的道德努力,其中,人类整体是个体主体、群体主体以及类主体的统一,它们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承担着相应的角色,要解决人与自然、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环境正义问题,必须实现三种伦理主体的道德建构。
    从成人道德与规范道德看道德与人的关系
    李平, 刘仁贵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0(3):  10-13. 
    摘要 ( 1588 )   PDF ( 1143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道德与人的关系由于对道德存在成人之维和规范之维的不同理解而表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在成人道德的意义上,道德与人彼此同构,道德内在于人;在规范道德的意义上,道德与人之间既存在着“同一—内在”关系,也存在着“差异—外在”关系;成人道德与规范道德在人们具体的行为实践中历史地表现出或相互一致或相互背离的关系。
    现代科技发展与消费伦理反思
    唐琼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0(3):  14-17. 
    摘要 ( 1556 )   PDF ( 1293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现代科技发展对人类的物质与精神消费方式的影响越来越重要,一方面它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负面作用。因此,养成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念与消费方式,对促进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显得尤为重要。
    民族学研究
    经济人类学视野中民族经济发展分析
    罗康隆, 曾宪军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0(3):  18-25. 
    摘要 ( 1559 )   PDF ( 1529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在现代社会的统一世界框架中,包容着具有广泛差异性的多元民族,不同民族的发展都应该有其特定的方式。在民族经济活动中,经济是与其他种种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表现出来的,因而它在特定环境下并不仅仅是按照一定的经济目的而采取的明确直接合理的行为。因此,要准确地评估不同类型和不同样式的各民族的经济生活的利弊得失就必须综合、系统分析。
    从“替罪羊”现象看社会紧张的缓释
    李劼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0(3):  26-30. 
    摘要 ( 1684 )   PDF ( 1878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从社会控制的角度看,巫蛊是对社会紧张的一种缓释。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有蛊者成为消除社会紧张的“替罪羊”。有蛊者与无蛊者因处于同一文化背景下而成为隐秘的“合作者”,维护的是所处社会的权力认知体系。有蛊者多半为女性这一事实,阐述的还不是男女两性角色模式,根本上是人们对女性与神灵间关系认知的表达。当然,这样的认知很容易被当权者——主要是男性所利用,而在演变方向上清晰地指向两性的社会差异。
    村落传统生态知识的多样性表达及其特点与利用——湘西土家族村落“苏竹”个案研究
    梁正海, 柏贵喜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0(3):  31-37. 
    摘要 ( 1510 )   PDF ( 1361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武陵山区特定的生活空间塑造了土家族既受水系又受山系双重制约的生态认知体系。这种认知体系以生产劳动中人们对生境的认知和信仰为基础,以生活中人们对生境的维护和适当利用为内核,以具体的文化事象为表达形式。本文以湘西龙山县苏竹村为个案,初步探讨了村落传统生态知识在现代社会中的利用价值。
    文学研究
    文学翻译在中国近代社会的发生
    邓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0(3):  38-42. 
    摘要 ( 1901 )   PDF ( 1194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在戊戌变法以前,中国近代的翻译主要是洋务派的科技翻译,后扩大到社科领域。此时,人们基于自身固有的文学观念,并不重视文学翻译,仅有若干零星的“以中化西”的自发翻译。戊戌变法时期,近代文学翻译在特定视域下“误读”西方文学——主要是小说,认为它是西方“开民智”的启蒙利器与政治宣传的工具。此时,中国社会完成了对文学翻译大规模兴起的思想准备,之后文学翻译被实质性地纳入到了中国文学变革的内部。
    置疑与重建——20世纪90年代长篇小说疯癫叙事的历史意识
    胡俊飞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0(3):  43-48. 
    摘要 ( 1575 )   PDF ( 1089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疯癫叙事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长篇小说创作中一道引人注目的景观。作为“有意味的形式”,它们传达出新中国前四十年文学所不曾有过的历史意识,这些历史意识包括历史形态与叙述姿态的开放,将历史作为一种审美修辞对象消费。具体而言,即对历史形态的重新认识、自我置疑的历史叙述姿态、寻求历史认同和重建历史话语意义。将90年代长篇小说疯癫叙事所传达的这套历史意识,放置到中国当代文学历史意识流变的坐标轴上,可以清楚地看出,这种历史意识是在认识到过去文学叙事的局限的基础上,对其做出的有限度的反拨与超越。
    欧洲19世纪末思潮视域中的颓废波希米亚
    卫华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0(3):  49-54. 
    摘要 ( 2181 )   PDF ( 1450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颓废波希米亚是欧洲19世纪末思潮衍生的典型文人生存状态,在特殊的时代氛围中,他们表现出放荡、落魄、伤风败俗乃至罪恶等极端的坏孩子行为特征。然而,这种倍加指责的精神疾病状态却让他们对现代文明和文学危机产生独一无二的敏感力,在艺术中做出杰出贡献,创造出新的生活/艺术双重关系典型,为世纪末人们对另一种生活的期待提供了想象中的轨道。从这一角度进入,对象征主义有着新的美学内涵解读:既是一种艺术潮流,更是一种生活运动。
    神性?人性?兽性——对《萨勒姆的女巫》中 “谬论”的解读
    郭建辉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0(3):  55-59. 
    摘要 ( 2231 )   PDF ( 1609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超越狭隘的现实功利性的理解,将阿瑟·米勒的《萨勒姆的女巫》放在更为广阔的审美视野中加以考察发现,该剧紧扣由原始思维逻辑所形成的“谬论”展开戏剧冲突,展现了萨勒姆镇荒谬地赋予一群无知无畏的小女孩命名的特权,将“谬论”当作法律审判惩罚无辜平民,从而深刻揭示出人类自身思维的局限性和由此而导致的人性堕落与良知犹在之间的冲突,警示人们拔除心中的魔障,从神性和兽性的诱惑中走出来,在人性的回归中提升生命的层次,锻造人的生命意志。
    政治学研究
    发展县域生态经济与县级领导干部的生态素质
    崔永和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0(3):  60-65. 
    摘要 ( 1711 )   PDF ( 1099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发展县域生态经济是走出生态危机的现实路径。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县域生态经济必须引入绿色GDP的战略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道路。县级领导干部是否具备生态素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县域生态经济的关键因素。
    政府文化与公务员心理契约——置于统一分析框架的尝试
    钟洪亮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0(3):  66-71. 
    摘要 ( 1506 )   PDF ( 1250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心理契约是个体人格的组织化,政府文化是政府的人格化;公务员心理契约的“个性”与政府文化的“共性”的互动关系是推动政府管理绩效提升的原动力。尝试将二者内在机理、耦合向度置于统一的分析框内研究,进一步明确政府文化与公务员心理契约构建的互动新维,改善政府管理绩效。
    环境社会学研究的生态论思维范式
    赵晓歌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0(3):  71-74. 
    摘要 ( 1628 )   PDF ( 1283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环境社会学坚持的生态论思维范式认为当今生态问题具有历史普遍性与时代性、渐进性与突发性、客观性与建构性统一的特征,生态论思维范式应坚持实践性、能动性、主体间性、“两个尺度”辩证统一的原则,超越“经济中心论”和“社会中心论”,增强社会决策的生态导向,调动一切环保力量,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法学研究
    我国司法解释制度改革路径探析——以《澳门刑事诉讼法典》“统一司法见解制度”为视角
    王仲兴, 孙末非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0(3):  75-80. 
    摘要 ( 1743 )   PDF ( 1164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近年来,对我国司法解释制度进行改革的呼声在法学界日渐高涨,但一直没能在实践中有所突破。《澳门刑事诉讼法典》中的统一司法见解制度融合了两大法系在适用法律方面的制度优势。它专门为统一法官对法律的不同解释而设立,在功能上与司法解释类似;又由于该制度根植于个案之中,对我国目前“同案不同判,同法不同解”现象有很好的遏制作用;且该制度符合我国目前的制度构架和司法技艺:值得我国在司法解释制度改革中予以借鉴。
    非讼案件本质和范围的域外考察及启示
    邓辉辉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0(3):  81-86. 
    摘要 ( 1535 )   PDF ( 1520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非讼案件和诉讼案件是民事案件的基本分类。长期以来,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界缺乏对非讼案件的专门研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通过对非讼案件的本质和范围进行域外考察,有利于为我国对非讼案件的探讨提供借鉴,深化非讼案件和非讼程序的研究,以充分发挥民事非讼程序在预防纠纷和稳定社会秩序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司法解决民事案件功能的整体发挥。
    诉讼担当的理论推演与现实环境
    李德恩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0(3):  87-92. 
    摘要 ( 1601 )   PDF ( 1099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民事主体与诉讼主体相统一是民事诉讼的理想格局,但新的民事主体和实体权利随社会发展不断产生,使两者之间的分离成为普遍现象。诉讼担当既保护了既有实体权利,又为新的实体权利的生成乃至最终为立法所确认奠定了条件。但是,诉讼担当双重功能的发挥存在环境制约因素,我国的代表人诉讼就因运行环境不佳导致在解决群体纠纷时的作用有限。强化群体纠纷替代解决方式的建设是我们的现实选择,同时也不能忽视代表人诉讼运行的环境建设,对法治社会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而言两者都不可或缺。
    抽象行政行为行政相对方权利属性和理论依据
    田志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0(3):  93-96. 
    摘要 ( 1627 )   PDF ( 1022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在行政法研究中,行政相对方及其权利是第一性的。在行政相对方权利的大命题之下,抽象行政行为行政相对方的权利构成了行政相对方权利体系中的重要分支。抽象行政行为行政相对方的权利是部分宪法基本权利在行政部门法领域内的具体化和衍生。抽象行政行为行政相对方权利的理论基础主要在于人权、宪法公民权基本理论,以及行政法自身的发展趋势。
    经济学研究
    行为经济学的理论贡献及其应用
    马广奇, 张林云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0(3):  97-102. 
    摘要 ( 1722 )   PDF ( 2092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行为经济学作为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决策行为和经济现象的新兴交叉性经济学分支学科,随着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而在国际经济学界迅速崛起。行为经济学以心理学为基础,强调实验,从人自身的心理特质、行为特征出发,去揭示影响选择行为的非理性因素,因此,行为经济学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反判(或修正)。本文就行为经济学的主要观点、理论贡献和应用进行了归纳与分析。
    湘西州近十年来跨越式经济发展战略反思
    鲁明勇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0(3):  103-107. 
    摘要 ( 1743 )   PDF ( 1161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某一区域推行“跨越式”经济发展战略,必须具备一定的要素条件,才能取得突出成效,否则有可能造成政经动荡,人民遭受损失。1999—2008年的十年期间,在资本、劳动、土地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方面存在诸多障碍和制约的条件下,湘西州推行的激进“跨越式”经济发展战略,通过反思,本文认为应属战略失当。怀化和张家界等周边地区的发展战略日趋务实和理性,也进一步证明湘西州 “跨越式”发展战略的不妥当。因此,树立以民为本的科学政绩观,在保持政局稳定、社会稳定的前提下,渐进推动州域经济发展,应成为现在和将来湘西州的经济发展总战略。
    湘西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探索
    贾玉娥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0(3):  108-112. 
    摘要 ( 1415 )   PDF ( 1202 )  
    相关论文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的一种新型经营机制,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湘西民族地区因其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应因地制宜,采用农户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市场主导型、主导产业带动型等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以推动湘西民族地区农业发展。
    管理学研究
    利益格局变迁与非直接利益冲突
    谢海军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0(3):  113-118. 
    摘要 ( 1779 )   PDF ( 1438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利益冲突是引起现代社会冲突的两种基本因素之一,阶级意识(阶级认同)是阶级社会中从阶级矛盾到阶级冲突行为发生的关键环节,在现代社会,社会公平感是现代社会冲突行为发生的主要中介变量。当今中国群体性事件增多折射出非直接利益冲突的特点,反映出利益相对剥夺感群体由对物质利益分配的不满转向对社会公平公正价值理念的怀疑,直接削弱统治“合法性”基础。
    城区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沈阳市城区居民为例
    张艳华, 于晶, 常波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0(3):  119-123. 
    摘要 ( 1808 )   PDF ( 1441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采用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修订版)作为测试工具,分层抽取沈阳市622名被试作为调查样本,以沈阳市城市居民为例对当前我国城区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沈阳市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体验与全国平均水平的表现不太一致;(2)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及婚姻状况均对沈阳市居民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
    我国民营企业家的素质现状及提高途径
    何潇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0(3):  124-128. 
    摘要 ( 2004 )   PDF ( 1601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企业家素质内涵丰富,包括企业家诚信、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和个人品质及道德修养等方面。我国民营企业家的素质虽有提高,但仍存在企业家总体文化层次较低、诚信不够、社会责任感不强等问题。我国民营企业家的素质现状堪忧,大部分民营企业家的自身调整仍然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因此,需通过解放民营企业家,树立正确的高素质导向,加强专业培训等途径再度提高我国民营企业家的素质。
    文化研究
    原创图书与出版繁荣
    杨耘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0(3):  129-132. 
    摘要 ( 1234 )   PDF ( 958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原创图书包括首创性的原创作品,拓展性的原创作品,阐释性的原创作品三个层次;原创图书的价值诉求表现为版权贸易活跃,品牌效益显著,附加值高,引导全民阅读四个方面;只有加大政府倡导原创的力度,加速原创作品转化的机制创新,加强文化多样性观念,才能促进出版繁荣。
    博物馆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及制度保障措施探究
    谷遇春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0(3):  133-136. 
    摘要 ( 1832 )   PDF ( 1105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作为非营利机构的博物馆行业,应确定其生存与发展的核心价值体系,只有在核心价值的指导下才能促进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博物馆的基本职能入手,分别从博物馆主体、客体及外部环境的视角确定了博物馆的核心价值体系,其中包括:藏品保管、非正式教育、引领大众、接触可达和社会目的,最后就实现博物馆核心价值体系的协调发展提出了博物馆内外部共同作用的制度保障措施。
    文化生产力客体性要素探讨
    成涛, 李树德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0(3):  137-140. 
    摘要 ( 1654 )   PDF ( 1116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文化生产力客体性要素是指文化生产劳动所指向的劳动对象以及文化生产劳动者所创造和使用的生产工具、劳动资料等。在文化生产力系统中,文化生产力客体性要素制约着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也是文化生产得以进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条件;同时直接影响文化生产力的整体水平。
    为人与人为:编辑工作以人为本的二重维度
    向宏恩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0(3):  141-143. 
    摘要 ( 1617 )   PDF ( 943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编辑工作要实现“以人为本”必需在二重维度上把握并落实:一是为人性,即作为文化传播的责任承担者,既要为信息受众提供与时俱进的精神食粮,也要为信息作者创造可持续发展空间;二是人为性,即本身作为文化性存在,既要合理处理各种信息,也要创造性地参与到人类文化精神缔构中去。
    语言学研究
    翻译中改写的决定性因素
    何德红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0(3):  144-148. 
    摘要 ( 1707 )   PDF ( 1474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安德烈·勒菲维尔从社会文化角度出发,通过对大量实例进行描述性研究后发现翻译中的改写大都是由赞助人、诗学和意识形态等权力关系所引起或者说是受制于它们,权力关系因而被认为是翻译中改写现象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但忠实/对等原则才是翻译的充分必要条件,因而翻译中存在改写的首要原因是翻译内在固有的可译性限度而非外在的社会文化等权力关系。
    翻译中的文化误读
    朱海玉, 毛新耕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0(3):  149-152. 
    摘要 ( 2036 )   PDF ( 1575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基本组成部分,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文化内涵。翻译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转换。目的语中缺少源语的文化现象,目的语与源语在词汇内涵中的差异都会导致文化误读。在大多数情况下,误读不利于跨文化交际,但在某些情况下,可增加目标语文化的艺术表现力。要想尽可能避免文化误读,译者需要精通本国文化和异域文化。
    英汉中动结构语义特征对比及认知动因研究
    张静媛, 张冰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0(3):  153-156. 
    摘要 ( 2215 )   PDF ( 1736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中动”是具有普遍性、跨语言存在的语言现象,英汉语言都存在中动结构句式。除了都具有非事件性、类属性、情态性等语义特征外,英汉中动结构还存在一些语义差异。文章在分析英汉中动结构语义特征异同的基础上,从认知语言学角度阐述了英汉中动结构的生成动因。
    英语中的动词化现象
    刘信波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0(3):  157-160. 
    摘要 ( 2245 )   PDF ( 1897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动词化是人们追求信息高效传递的结果,是人类语言历史演化的产物,也是语言自身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节奏加快所必然出现的现象,在英语中越来越普遍。动词化是概念语法隐喻的一种具体体现形式,动词化其类型有多种。动词化隐喻增强了英语语言的表意能力,使语言结构简练,形象生动,更具活力。
    艺术学研究
    湘西土家摆手歌舞溯源
    陈东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0(3):  161-164. 
    摘要 ( 2022 )   PDF ( 1234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摆手歌舞,是湘西土家族最具民族特色的习俗文化,它随土家族悠久的历史而源远流长,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又有其不同的艺术形态,并始终与土家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因此,要探索摆手歌舞的源头,只能顺着土家民族的历史长河溯流而上,在领略其奔泻的艺术浪花的同时,去感受这个民族非同凡响的生命乐章。
    德国艺术歌曲早期发展的原因和特征
    贺吉军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0(3):  165-167. 
    摘要 ( 2139 )   PDF ( 1332 )  
    相关论文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在18世纪的德国,抒情诗开始走入家庭,“自然”、“简单、纯朴”和“情感主义”的美学观点影响到了歌曲的创作,特别是随着印刷术的革新,妇女对文学和艺术活动的积极参与,以及乐器的改革,艺术歌曲得到极大发展。而以简单化与业余化为特征的德国早期艺术歌曲,无论是创作上还是在理论上都已初具雏形,并为19世纪艺术歌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育学研究
    赠地学院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策略
    李晓玲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0(3):  168-172. 
    摘要 ( 1558 )   PDF ( 1010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赠地学院在美国高等教育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培养技术人才方面,为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方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前,我国技术人才的培养得到了广泛重视,但是在发展水平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有较大差距,表现在管理体制、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经费保障等等方面,因此,学习赠地学院在技术人才培养中的特点,结合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现状,探索高职教育发展的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构建我国技术人才培养体系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生涯辅导理论本土化再思考
    雷蕾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0(3):  173-176. 
    摘要 ( 1759 )   PDF ( 1226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作为国外先进而有效的教育理论,大学生生涯辅导受到我国高等教育界的大力引介。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该理论在我国高等教育界实现了初步本土化,取得了积极效果;但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理念和体制的局限,特别是对该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存在各种偏差,本土化还存在诸多问题。面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高等教育改革的良好机遇和大学生发展的现实需要,我们应全面推动该理论进一步本土化,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优质的人才资源。
版权所有 © 2021《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技术支持: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公众号 电子书橱 超星期刊 手机浏览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