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文章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Vol.34
    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存在与自由
    杨春时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1): 1-6.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1.001
    摘要1714)      PDF(pc) (437KB)(1112)    收藏
    自由是哲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它的意义只有在存在论上才能得到解决。但由于哲学史上的存在论的偏差,自由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必须建立正确的存在论,才能解决自由的问题。自由不仅体现为超越性,还体现为主体间性。超越性来源于存在,是存在的本真性使生存具有了超越性。作为自由的规定,主体间性不能在现实生存领域充分实现,而只能在审美体验中充分实现。审美是最自由的生存方式,自由在审美中实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论朱熹《中庸章句》的“人-物”平等思想
    乐爱国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1): 7-13.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1.002
    摘要2032)      PDF(pc) (547KB)(1433)    收藏
    朱熹《中庸章句》对“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以及“与天地参”的诠释,强调人与物有着共同的“天命之性”,同时又有各自不同的“道”,要求依据各自不同的“道”对人与物作出不同品级的节制和约束,以实现人与天地自然万物的和谐,蕴含着人与自然万物相互平等的。这种“人-物”平等思想,实际上是今天所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观所必需的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实践转向与美学的逻辑
    张玉能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1): 14-19.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1.003
    摘要1553)      PDF(pc) (488KB)(953)    收藏
    作为人文科学的美学,从实践转向的角度来看,其逻辑起点是人类社会实践,而人的存在只是美学的出发点。对应着实践结构的物质交换层、意识作用层、价值评估层、美学的逻辑结构应该包含着自然客体逻辑,即合规律性逻辑;人类主体逻辑,即合目的性逻辑;主客体关系逻辑,即审美间性逻辑。对应着实践类型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话语生产、美学的逻辑构成应该包含着物象逻辑,即感性形式逻辑;意象逻辑,即知性形式逻辑;形象逻辑,即理性形式逻辑。对应着实践的受动和主动相统一过程,物质和精神相统一过程,共时性和历时性相统一过程,美学的逻辑过程应该包括意向性活动逻辑,即对象化逻辑;超越性活动逻辑,即符号化逻辑;时空性活动逻辑,即真实化逻辑。美学的逻辑力量就在于实践的建构功能、转化功能、解构功能在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中的实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气:中国美学审美域构成中的活力基元
    李天道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1): 20-26.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1.004
    摘要1473)      PDF(pc) (544KB)(1509)    收藏
    受《周易》神秘文化影响,在中国美学看来,“气”是宇宙的原初实有,是最高的本体,“道”即混沌之“气”,宇宙万物皆由“气”所化生化合;作为宇宙万物生成的中间环节,“气”生于“道”或“太极”,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质料或元素。审美创作活动中心物的感应、情景的交融离不开“气”与“气化”作用。由此,中国美学提出了“气之动物,物之感人”说:宇宙万物的生成本源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的运行,“气”之动物,激发了万物的生长发育,自然也激发创作者的创作动机,而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引起审美创作。“物动心感”,引起创作者内心感动与审美域构成的原初动力是“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气候伦理研究须先确立的基本理念——根治灾疫之难的全球伦理行动方案
    唐代兴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1): 27-34.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1.005
    摘要1577)      PDF(pc) (529KB)(1008)    收藏
    在当代进程中,气候失律标志人类存在安全和健康生存的宇观环境不复存在。为谋求自救,气候伦理研究必须为恢复气候的时空韵律而重建全新的伦理认知理念体系:气候失律导致灾疫失律,灾疫失律进一步推动气候失律,其根本的推动力是人类无限度的地球活动。要全面节制人类的地球活动,必须重建人与环境的亲缘性存在关系,以此为整体要求,遵循生态逻辑法则,学会限度生存,重建生境利益机制,实施国际协作减排。这既是恢复失律的气候、根治灾疫、重建世界和人类生境的根本认知前提,亦是其恢复失律的气候、根治灾疫、重建世界和人类生境的基本进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人我关系中道德自我的价值推展与实践
    杨伟涛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1): 35-40.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1.006
    摘要1684)      PDF(pc) (571KB)(1015)    收藏
    道德自我在丰富的交往和社会性生活中确证和实现自我价值。恰当处理和协调他人与自我之间关系,是道德自我价值外向推展和实践的基本途径。提倡仁爱精神、忠恕之道和推己及人,求取人际关系和谐,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和现实生活中人我关系的基本交往模式。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费尔巴哈的“我-你”关系论以及现象学视域中的“他者”理论,都是对人我关系价值的合理解释。当代社会人我关系中道德自我的外向推展价值体现在:人我之间和谐与相互尊重,交往中的情理结合,弘扬人道主义博爱。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传统生计与生态安全——以金沙江流域氐羌族系各民族“耕牧混成”为例
    马国君, 李红香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1): 41-47.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1.007
    摘要1560)      PDF(pc) (598KB)(1175)    收藏
    金沙江流域自然地理结构复杂多样,生态系统破碎脆弱。人类要在这样的地区生息繁衍,谋求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就必须采用互有区别的生计方式,以达成与自然环境最大限度的兼容。历史上生息在这一地区的氐羌系统各民族,他们以高山草甸、疏林草地、坡面森林和河谷湿地等生态环境为依托,从事游牧为主,游耕为辅的“耕牧混成”生计,并凭借其长期的经验积累和技术技能,做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精心维护,为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民族传统生计与石漠化灾变救治——以广西都安布努瑶族为例
    罗康隆, 彭书佳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1): 48-52.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1.008
    摘要1718)      PDF(pc) (509KB)(1032)    收藏
    一个民族的生存环境是特定的,为了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每个民族都具备其特有的传统生计方式。都安布努瑶族长期生息在高度石漠化的喀斯特山区,该地区土体浅薄、土壤保水性不足,对植物种类成分选择性强。面对其脆弱的生态系统,布努瑶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了一套适应于当地生存环境的传统生态智慧和技术技能,从而使本民族得以发展延续,并凭借这样的生态智慧和技术技能有效地控制了石漠化灾变,化解了生存环境中的结构性缺陷,使得看似极不有利于人类生存的环境也能成为可以利用和改造的家园。这一事实足以表明,布努瑶族能够将世人视为“土地癌症”的灾变实施有效地救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论影响社会心态的诸因素
    孙伟平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1): 53-58.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1.009
    摘要1988)      PDF(pc) (514KB)(1518)    收藏
    社会心态是社会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是以整体面貌存在和流行于社会成员之中、并内化在每一个人身上的精神状态。影响社会心态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社会生产方式、社会组织结构、社会意识形态、文化传统、以及主体自身的因素等,都对社会心态的形成和变化具有不尽相同的影响和作用。对之加以系统探讨,有助于化解各种不良社会心态,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健康社会心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恐同症”的根源——基于宗教、现代性和文化的阐释
    王晴锋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1): 59-64.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1.010
    摘要2054)      PDF(pc) (527KB)(2152)    收藏
    西方社会的宗教是产生恐同症的重要原因,然而在宗教话语和道德实践中同性恋行为与非生殖的异性恋行为共同遭受惩戒。促成同性恋身份的现代性条件本身孕育着恐同症,同性恋特质与工业社会的科层制组织形式以及资本主义的竞争性人格和商业精神格格不入。在“文化失范”和“道德恐慌”的压力下,社会倾向于将性越轨视为社会失序的象征,同性恋群体成为“社会病态”的替罪羊。在文化阐释的范式看来,恐同症是“性别主义的武器”,同性恋对居于支配地位的性别意识形态构成了威胁,攻击同性恋者有助于强化既存的性别阶级结构,因而恐同症成为对性别越轨行为的社会控制形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去神圣化:桂东南乡村社会的道公研究——以贵港市木梓镇为个案
    王易萍, 崔雁鸣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1): 65-71.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1.011
    摘要2222)      PDF(pc) (615KB)(1328)    收藏
    道公在桂东南地区普遍存在,其所承载的信仰文化与乡土社会的俗世生活紧密关联。其发展过程因神灵信仰体系对地方民俗传统的顺应包容、科仪经典对儒家孝道伦理和佛教果报思想等多教合一的世俗化伦理取向、生存理性下农民道公做道的工具化,以及社会转型背景下市场经济体制的渗入及国家力量的深度介入等多方面因素而呈现出去神圣化特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认识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张兴茂, 杨智勇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1): 72-76.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1.012
    摘要1781)      PDF(pc) (448KB)(1251)    收藏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正式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这一概念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指引下,科学把握和运用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解决中国改革和建设实践中具体问题的产物,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凝练和升华的产物,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政治冲突研究引论
    胡锐军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1): 77-84.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1.013
    摘要1950)      PDF(pc) (563KB)(1059)    收藏
    政治冲突是社会冲突的重要内容和最高形式,有特定的意涵。从广义上看,政治冲突是指政治体系内各政治主体之间因价值观、利益分配等的不同而围绕政治权力产生的一系列对立、抗争、抗拒等对抗性政治行为。其主要包括政治革命、政治改良、政治暴乱、政治不服从、政治抗议、权力斗争等形式,具有客观性、复杂性、时代性、发展性等特性。而社会冲突、社会矛盾、政治竞争是与其相关并容易引起歧义的主要范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正义与民主之争——基于古典政治哲学的研究
    樊凡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1): 85-91.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1.014
    摘要1935)      PDF(pc) (527KB)(1240)    收藏
    在今日政治哲学研究中,民主与正义之间的否定性关系似乎被遮蔽了。但在古典政治哲学看来,民主与正义之间存在着诸多的对立,这主要表现在:民主不仅不是构建、强化正义的途径,而且,民主往往扮演着削弱、祛除正义的角色——从分配正义的角度讲,正义要求按照人与人之间的自然差别以及待分配之物所承载的意义来分配具有社会意义的资源,而民主则以平等为导向对其进行分配;从交换正义的角度讲,正义与民主的对立表现为市场与政治的对立,正义要求人与人之间的具有非政治性特征的交易活动应遵循自愿对等原则,这与作为政治活动方式的民主有着本质区别;从矫正正义的角度讲,正义与民主的对立表现为法律权力与人民主权的对立,正义需要的是法治而非民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文化研究”若干问题再探——黄卓越教授访谈
    黄卓越, 邹赞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1): 92-97.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1.015
    摘要1487)      PDF(pc) (574KB)(1374)    收藏
    黄卓越,男,1957年生,浙江临安人,文学博士,现为北京语言大学文艺学博士点学科带头人、汉学研究所所长,“BLCU 国际人文讲坛”主持人,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兼职教授、香港《亚太语文教育学报》国际咨询委员、中国古代散文研究学会副会长。至今已出版的代表性著作有《艺术心理范式》(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1 年版,韩国汉城新星出版社2003 版)、《过渡时期的文化选择》(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 年版)、《佛教与晚明文学思潮》(东方出版社1997 年版)、《明永乐至嘉靖初诗文观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明中后期文学思想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英国文化研究:问题与事件》(合著,三联书店2011年版) 等。主编的著述与工具书有《儒学与后现代视域:中国与海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从颠覆到经典——现代主义文学大家群像》(商务印书馆2007 年版)、《中国人的闲情逸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中国大书典》(中国书店1994 年版)、《中国佛教大观》(哈尔滨出版社1994 年版)等多种。承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海外汉学与中国文论”、“ 文化的分层与文学的分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学与政治的类型学考察”等课题研究工作。近期主要研究方向为批评史与文化研究、中国思想史研究、国际汉学研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主体位置”与身份/认同政治
    范永康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1): 98-102.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1.016
    摘要2525)      PDF(pc) (495KB)(1459)    收藏
    “主体位置”是身份/认同政治的一个核心问题。以“主体位置”取代“主体”,是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哲学的一项重要议题。福柯的主体位置理论提供了两点启示:一是揭示建构主体位置的话语权力机制;二是确立反本质主义的身份政治观。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后马克思主义等流派践行了这两条路线。其中,“去除认同”已经成为新的发展趋向。身份/认同政治应当注意吸收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不仅要关注人们在话语系统、意义系统中的位置,也要关注其在经济系统、国家政治系统中的位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中国刑事制裁框架的梳理与扩展——以犯罪学为视角的重新审视
    杜雪晶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1): 103-107.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1.017
    摘要1729)      PDF(pc) (476KB)(1154)    收藏
    随着犯罪学的发展,以及中国对法治文明的不断探求,中国刑事制裁体系的理论确信和实践运转日显重要。基于对犯罪人刑事责任理论的丰富和刑罚内涵的拓展,刑事制裁的框架在中国形成以刑罚处罚、非刑罚处罚和单纯宣告有罪共同构成的刑事制裁体系。犯罪经济学原理奠定了刑罚处罚之外刑事制裁方法的理论基础,其运用是实现刑法谦抑的途径之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传统监禁刑的弊端及出路
    何显兵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1): 108-113.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1.018
    摘要2133)      PDF(pc) (524KB)(1252)    收藏
    传统监禁刑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系列弊端:不仅矫正效果有限,反而使罪犯变得更坏;监狱行刑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严重不人道现象,也损害了其正当性基础。传统监禁刑进行自我完善与改革,一方面,要推进监狱行刑社会化、科学化、人道化,促进监狱社区化、小型化;另一方面,要尽量避免短期监禁刑的适用,倡导社区刑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网上公告送达制度研究
    黄良友, 文庭婷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1): 114-119.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1.019
    摘要1592)      PDF(pc) (529KB)(1207)    收藏
    网上公告送达是法院采用公告的方式,通过互联网将诉讼文书送交受送达人的特殊送达方式。这一送达方式将现代网络技术与传统公告送达紧密融合起来,有利于降低诉讼成本和提高诉讼效率,有利于充分保障受送达人的程序利益,也契合了网络时代的需要。目前,网上公告送达尚未得到现行法律的明确认可,司法实践也仅将其作为传统公告送达的辅助手段。基于此,有必要明确认可网上公告送达的法律效力,并严格限定网上公告送达的适用条件,合理确定网上公告送达的方式和生效时间,从而构建完善的网上公告送达制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邵阳城步古苗文实地调查报告
    龙仕平, 曾晓光, 肖清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1): 120-123.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1.020
    摘要1718)      PDF(pc) (3649KB)(1374)    收藏
    在目前所见到的苗文材料之前,古代苗族是否有过文字,一直是不解之谜。最近,笔者在湖南邵阳城步丹口镇进行田野调查时发现了100余处摩崖石刻。这些摩崖石刻上的文字与古文献资料、民间歌谣传说中的古苗文和明清城步苗族起义军曾广泛使用过的苗文字以及城步民间现仍在使用一些常用的苗文字极其相似。该石刻上的文字应该就是失传了两个半世纪的城步古苗文字。因此,“苗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说法有待商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1. “不过”的主观性与交互主观性建构
    高莉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1): 124-128.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1.021
    摘要1833)      PDF(pc) (485KB)(1450)    收藏
    “过”在古代汉语中是谓词性成分,表示“时间、空间距离上的经过”,突显客观义。“不过”是否定词“不”与“过”构成的否定结构,前后属状中关系。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不过”发生了词汇化,由“不超过某一限制”引申出“仅仅”、“只”等表示说话人态度、情感的主观义。在前后小句语义方向不一致的语境中,“不过”衍推出转折义,由副词转变为连词,是说话人用以调控听话人认知状态的语言手段,体现交互主观性。从否定结构到副词再到连词,“不过”经历了一个主观性与交互主观性建构的过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2.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解释学方法论
    王向清, 黄玉兰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2): 1-6.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2.001
    摘要1680)      PDF(pc) (477KB)(1189)    收藏
    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著作不但继承了儒家经典的解释学思想和方法,而且有所发展和创新。对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儒学经典解释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冯友兰从“照着讲”到“接着讲”的解释学思想和方法的转变。对孟子“知人论世”历史解释学方法论和“以意逆志”的心理解释学方法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冯友兰的具有“设身处地”之了解及哲学史家之见的“释古”的解释学思想和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3. 生存方式的哲学界定
    杨振闻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2): 7-12.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2.002
    摘要1761)      PDF(pc) (487KB)(1350)    收藏
    “根据”、“意义”及其统一,是理解何谓生存的三个视角。透过这些视角,生存方式可以做如下界定:生存方式就是人们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生存背景下,依照特定生存“根据”而存在,并通过多种生存实践来实现生活“意义”、彰显生存价值的方式。其实质就是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身矛盾的解决方式。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主要有权力化生存、物化生存和能力化生存这三种形态,每种形态又都有其特征和表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4. 分配正义视野下的社会管理检讨
    毛勒堂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2): 13-18.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2.003
    摘要1605)      PDF(pc) (507KB)(1135)    收藏
    我国当前对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的着力强调,是基于社会问题激荡的存在现实。尽管社会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利益分配不公以及由此导致的利益失衡是引发我国当前诸多社会问题的重要缘由。因此,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以化解社会问题的实践中,需要自觉持有分配正义的价值视野,践行分配正义的价值原则,实现利益公平,从而形成充满活力而又和谐稳定的社会存在关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5. 环境问题中的价值选择与利益驱动
    郁乐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2): 19-23.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2.004
    摘要1767)      PDF(pc) (501KB)(1223)    收藏
    环境伦理学面临应用困境,在环境伦理-政治博弈与现实环境问题中难以实现其话语影响与价值主张。在环境危机的生产与治理过程中,价值-利益相关各方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价值选择与利益冲突;了解这些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价值-利益相关者关系及其动态博弈,既是深入理解环境问题的客观基础,也是解决环境问题的路径依赖,它启示我们应谨慎对待环境激进主义与生态乌托邦,实事求是地制定环境危机治理与防范的重点领域与公共政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6. 欧美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路径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陈延斌, 牛绍娜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2): 24-29.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2.005
    摘要1913)      PDF(pc) (530KB)(4824)    收藏
    欧美国家推进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之所以卓有成效,主要得益于执政党的鼎力倡行和非政府组织的助推,宗教教化和大众媒体传布,国民教育主渠道的教育渗透及法治的保障。这启示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要注重发挥党的倡行力,强化各级政府的文化主导力,加大对非政府组织的扶持力度,引导和规范大众传媒,全方位、全过程融入国民教育,同时还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宪”并完善相关法规政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7. 村级民主发展次序的反思
    卢正涛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2): 30-34.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2.006
    摘要1531)      PDF(pc) (454KB)(1150)    收藏
    当前中国村级民主主要是一种选举民主,但在相关制度建设未跟上的情况下,村级选举民主在实施过程中易出现贿选、家族势力参与等情况,从而使选举的公正性受到质疑,引发乡村社会的分裂。应此,在发展中国基层民主过程中,法治民主应优先于选举民主,因为只有法治民主才能真正制约乡村公共权力,保障村民的经济权利、社会权利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8. 私法中身份的社会化变迁——兼论农民身份利益的实现
    张力, 郑志峰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2): 35-45.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2.007
    摘要1662)      PDF(pc) (702KB)(1279)    收藏
    私法中的身份是具有私法调整意义的主体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身份在私法发展过程中逐步由等级维系之标尺转变为矫正正义的工具。现代私法中应有身份制度的存在空间,应坚持契约下的身份和身份上的契约的统一。现代私法中身份主体呈现多样性和开放性,个人、团体、群体与社会阶层等都可借助身份制度诉求其利益。身份制度也通过赋予个体身份权与阶层性身份利益的方式给予主体的全面发展需求以回应。我国是传统农业国,在大力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始终是最值得关注的特殊身份阶层,保障实现其阶层身份利益是我国当代身份制度社会化的重要探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9. 遗嘱继承制度的价值悖论——兼论我国《继承法》遗嘱自由的合理定位
    李宏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2): 46-52.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2.008
    摘要1665)      PDF(pc) (562KB)(1271)    收藏
    遗嘱继承制度隐含着四个价值悖论:遗嘱自由与公平的悖论;遗嘱自由与效率的悖论;遗嘱自由与秩序的悖论;遗嘱公平与效率的悖论。实现遗嘱继承价值间的平衡,从悖论的境况中解脱出来,是近现代世界各国遗嘱法的理性选择。我国《继承法》也应顺应世界遗嘱法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继承文化的实际,对遗嘱自由重新进行合理的定位,即将遗嘱自由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构建遗嘱自由、公平、效率、秩序价值间的平衡机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0. 科技创新体制与我国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完善
    冯晓青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2): 53-57.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2.009
    摘要1715)      PDF(pc) (429KB)(1280)    收藏
    科技创新体制、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等与我国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为促进我国技术创新,适应技术创新的开展,我国需要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尤其是建立激发企业创新热情的科技管理体制,及构建和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政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1. 生态效率与生态福利制约下商品生产与生态生产的协调发展
    李济广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2): 58-63.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2.010
    摘要1408)      PDF(pc) (461KB)(1190)    收藏
    社会总生产是商品生产和生态生产的统一,社会总生产速度应是商品(或产品,即货物和劳务)生产速度与生态生产速度、生态效率的统一。经济增长的百分比,归根到底应取决于商品生产的生态成本增比、生态生产决定的生态财富增比和生态效率增比三个因素。两种生产平衡协调的目的和标准是社会总福利最大化。要科学界定生态生产、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等概念。要把握好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与生态的均衡条件,社会生态可接受阈值,当前生态不平衡时期经济发展速度的生态约束条件,生态文明发展的条件,尤其是生态制约下商品经济最佳发展速度的基本均衡条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2. 20世纪20—40年代中国“科学人文主义”史学思想述论
    朱发建, 李婷婷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2): 64-69.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2.011
    摘要1850)      PDF(pc) (561KB)(1360)    收藏
    受“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20世纪中国史学走上了“科学化”的行程,但从20世纪20年代起,随着《学衡》派对白璧德人文主义思想的弘扬,以及40年代《思想与时代》杂志对新人文主义的传播,在中、西人文主义思潮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史学界力图矫正“科学化”之弊端,从“科学”与“人文”兼重的史学观,到逐渐萌生出“科学人文主义”史学思想,提倡义理与考据并重、科学“实证”与人文“虚会”方法结合、主体与客体交融互渗、知识追求与价值意义兼顾的治史新趋向,使中国史学走上沟通“科学”与“人文”的新史学之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3. 1949年以来划分国内人民范围思想的发展及经验
    段炼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2): 70-76.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2.012
    摘要1603)      PDF(pc) (534KB)(1161)    收藏
    划分国内人民范围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政治理论,包括主要任务、主要内容和实现途径等。它运用阶级分析法和敌我分析法,以明确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在各阶级、阶层和群体里,哪些是必须依靠和团结的力量,哪些是必须孤立和打到的力量。1949年以来,划分国内人民范围思想发展历经各个历史时期,既取得巨大成绩,也出现过严重错误。历史经验表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正确结合,是这个思想正确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前提;科学运用阶级分析法和敌我分析法,是这个思想正确发展的关键;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凝聚民心民智民力,是检验这个思想正确发展的最主要标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4. 公共政策传播机制的优化路径
    刘雪明, 沈志军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2): 77-83.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2.013
    摘要1651)      PDF(pc) (490KB)(1071)    收藏
    公共政策传播机制是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受众等要素之间传递、交流和共享政策信息的互动方式及其行为过程。优化公共政策传播机制,需要从硬件修复和软件优化两个方面着手:在硬件修复上,要重视“政策信息服务人”的塑造,加强政策信息的编排,实现媒介力量的整合,强化理性受众的培养;在软件优化上,要全方位完善政策传播制度,重启政策传播的互动模式,重构政府—媒介—受众之间的关系,注重政策传播效果的评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5. 合法性转型与当代中国传媒的新使命
    阳海洪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2): 84-89.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2.014
    摘要1653)      PDF(pc) (563KB)(1206)    收藏
    合法性是指民众对政府统治正当性的认同。在改革开放前,当代中国是以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作为自己的合法性基础,将社会主义唱“好” 和将资本主义批“坏”成为传媒的根本使命。改革开放后,政府以政治绩效作为自己的合法性基础,市场经济催生了国人的求富欲望与权利意识,传媒必须以满足公民知情权、监督权和表达权作为新的历史使命。政治绩效合法性虽为公民权利意识找到了立足根基,并为传媒转型提供了历史动力,但这种合法性对经济绩效过分依赖,未能满足公民的政治参与诉求,因而成为阻碍传媒承担其新使命的关键因素。只有进行第二次合法性转型,走向法理型权威,将政府之权威奠定在规则、程序和制度之上,中国传媒才能真正实现其新使命,以回应时代需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6. 表征/反表征:女性主义批评的发生
    傅美蓉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2): 90-95.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2.015
    摘要1722)      PDF(pc) (551KB)(1250)    收藏
    在后现代语境下,符号与真实的关系受到普遍质疑,女性主义者愈来愈清晰地意识到妇女正处于错误表征的丛林之中。在《女权辩护》中,妇女踏上了漫长而艰难的反表征之路。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则看到了妇女自我表征的可能性,与此同时,妇女深陷表征/反表征的迷宫之中。在《第二性》与《性的政治》中,明确提出了妇女自我表征的政治诉求与文化诉求。从发生学意义上考察女性主义批评,表征/反表征可以被视为女性主义批评的逻辑起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7. 主体间性文论视野中的作者理论
    刘连杰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2): 96-100.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2.016
    摘要1593)      PDF(pc) (434KB)(1156)    收藏
    西方现代作者理论批判了主体性的作者,从而否定了作者对作品的绝对权威,但它自身却未能从这种主体性作者理论中完全解脱出来。实际上,作者对作品解释权威的丧失并不是由于文本的游戏和读者的狂欢,而是作者的主体性在创作过程中融化成了流动的主体性,即主体间性。作者通过自我对话超越其现实存在,走向理想存在,并在作品中留下这一对话的记录,因而作品正是这一对话的展开,它召唤着读者也参与到这一对话中来,并在这一对话中超越自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8. 文化地理学与中国文学研究概观
    汪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2): 101-105.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2.017
    摘要1528)      PDF(pc) (467KB)(1538)    收藏
    从文化地理学角度研究文学,实际上是借用地理空间的形式,展现文学完整的风貌。中国文学经历了从相对静态和封闭的地域文学研究到动态的文化地理研究。空间是文化地理学的关键词,从文学空间的视境下重新阐释与领悟文学的内在意义,对于超越当前的文学研究,构建一种时空并置的新型文学范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9. 彝族民间咪嘎哈祭俗的生态意义
    黄龙光, 玉波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2): 106-110.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2.018
    摘要2574)      PDF(pc) (538KB)(1064)    收藏
    作为滇中南彝族民间一个大型传统节祭,咪嘎哈祭俗具有多重生态意义。年度性咪嘎哈习俗,通过一系列严格而神圣的祭祀仪式,不断强化当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理念,唤醒着民族历史记忆,传递着民族文化心理。咪嘎哈节祭酬神、娱人的民间艺术展演,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可持续传承与传播,增强了民族文化自信心。丰盛的飨食互动,推动村寨内部及其与外部社会多向交流,整合村落间各文化主体,构建良善的民间社会生态关系,维系和谐至亲的地域社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0. 论民间艺术的完整性——以武陵山地区秀山花灯为例
    崔鸿飞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2): 111-116.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2.019
    摘要2305)      PDF(pc) (487KB)(1099)    收藏
    民间艺术的完整性作为遗产的核心概念,是衡量遗产保护价值的标尺,也是遗产保护的依据。其完整性不是整体性,只是呈现整体性的部分特征,不能整体反映实体拥有的全部内容与形式;它也不是实体,只是为建立完全描述客观事实而构建的一种动态趋势,可以充分地反映无形文化遗产的活态流变性。完整性只能从整体性结构特征中体现。民间艺术的整体性构建体现在研究的视角与完整性的论述过程之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版权所有 © 2021《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技术支持: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公众号 电子书橱 超星期刊 手机浏览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