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包晓光,张贵勇.教育扶贫的价值和路径[N].光明日报,2018-08-28(13).
[2] 宝乐日.对口支援西部地区民族教育回顾与展望[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26-130.
[3] 郑刚.完善教育对口支援政策模式的构想[J].中国民族教育,2015(12):49-50.
[4] 江星玲,谢治菊.协同学视域下东西部教育扶贫协作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20(6):5-12.
[5] 杨刚.推动教育组团式帮扶向纵深发展——访贵州省教育厅党组书记朱新武[J].当代贵州,2019(21):40-41.
[6] 杨明洪.扶贫模式与援助方式的双重转换:“组团式”援藏的实践与启示[J].西北民族研究,2018(4):40-52.
[7] 谢治菊.推进东西部教育扶贫协作的协同治理[N].广州日报,2020-05-11(10).
[8] 李尧磊,韩承鹏.东西部职业教育协作参与滇西扶贫的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8(9): 5-8.
[9] 管培俊.民族地区同步小康与职业教育的使命[J].教育研究,2018(2):4-9.
[10] 张晨.职业教育“东西部扶贫协作”中的问题与实践研究——以上海对口支援喀什地区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 2018(7):40-45.
[11] 祝慧,雷明.东西部扶贫协作场域中的互动合作模式构建——基于粤桂扶贫协作案例的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1):95-101;192.
[12] 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173.
[13] 张锦华.教育溢出、教育贫困与教育补偿——外部性视角下弱势家庭和弱势地区的教育补偿机制研究[J].教育研究,2008(7):21-25.
[14] 谢君君.教育扶贫研究述评[J].复旦教育论坛,2012(3):66-71.
[15] 王瑜,叶雨欣.多源流理论视角下我国教育扶贫政策的变迁分析[J].当地教育论坛,2020(6):19-27.
[16] 柳礼泉,杨葵.精神贫困: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缺失与重塑[J].湖湘论坛,2019(1):106-113.
[17] 陈志,丁士军,吴海涛.帮扶主体、帮扶措施与帮扶效果研究——基于华中L县精准扶贫实绩核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政研究,2017(10):103-112.
[18] 王文,贾霓.义务教育精准扶贫中的问题与改进路径——基于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调查[J].中国行政管理,2019(2):154-155.
[19] 文燕银,陈琳,张高飞,等.教育扶贫新阶段:精准扶智2.0[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0(5):52-59.
[20] 童春阳,周扬.中国精准扶贫驻村帮扶工作成效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研究,2020(5):1128-1138.
[21] 羌洲,曹宇新.文化资本视角下民族教育扶贫的实现机制——以“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为例[J].西北民族研究,2019(2):106-115.
[22] 代蕊华,于璇.教育精准扶贫:困境与治理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17(7):9-15;30.
[23] 张康之.“协作”与“合作”之辨异[J]. 江海学刊,2006(2):98-105.
[24] 魏向赤.关于教育扶贫若干问题的思考[J].教育研宄,1997(9):62-66.
[25] 景志明.民族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思考[J].云南社会科学,2001(5):59-62.
[26] 齐林泉.以组团式帮扶多向协同精准强教——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精准帮扶贵州教育探索[N].中国教育报,2019-09-04(5).
[27] 袁利平,万江文.我国教育扶贫研究热点的主题构成与前沿趋势[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5):58-65.
[28] 杨立昌,杨跃鸣,曹薇.“后脱贫时代”教育对口支援机制创新研究——基于“组团式植入”帮扶案例分析[J].凯里学院学报,2020(2):86-93.
[29] 周晓虹.流动与城市体验对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影响——北京“浙江村”与温州一个农村社区的考察[J].社会学研究,1998(5):58-71.
[30] 谢立中.关于所谓“英格尔斯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几点讨论[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3):56-60.
[31] 杨友林,杨指榜,李发明.农村精准扶贫的根本困境和出路[J].农业经济,2019(3):71-73.
[32] 杨明洪.对口援藏机制创新与绩效提升:“组团式”教育援藏的调查与分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1):117-129.
[33] 陈东辉.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的探索与路径[J].理论与改革,2019(3):181-188.
[34] 祝智庭,管珏琪.教育变革中的技术力量[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9.
[35] 王奕俊,吴林谦,杨悠然.受教育者成本收益视角的东西部职业教育协作精准扶贫机制分析——以“滇西实施方案”为例[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1):60-69.
[36] 周丽莎.基于阿玛蒂亚·森理论下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扶贫模式研究——以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为例[J].民族教育研究,2011(2):98-101.
[37] 颜佳华,吕炜.协商治理、协作治理、协同治理与合作治理概念及其关系辨析[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14-18.
[38] 黄巨臣.农村教育“技术治理”精细化:表现、局限及其应对——基于协同治理理论的视角[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8(4):93-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