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8年 第39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8-03-01
    特稿
    主体间性美学思想对恩情文化的解构
    杨春时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9(2):  1-7. 
    摘要 ( 1507 )   PDF ( 841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文化的核心是恩情观念,它以施恩-报恩理念来规定人际关系,由家族伦理的孝到社会伦理的义和政治伦理的忠,都贯穿着恩情理念。恩情文化一方面构建了一种人情社会,减缓了暴力性,同时也体现了一种权力关系:施恩者对受恩者具有支配性,而受恩者对于施恩者具有依附性。中华美学具有主体间性思想,主张主体与世界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同一性。因此,中华美学以主体间性思想解构了恩情文化。这具体体现在自然审美对社会关系的解构;审美意识对伦理观念的解构;审美同情对权力关系的解构等,从而证明了审美的超越性、自由性。
    “大数据与计算社会科学”专题
    大数据时代的计算社会科学与学术话语体系重构
    罗教讲,张东驰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9(2):  8-16. 
    摘要 ( 1712 )   PDF ( 888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社会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从分析到综合再到复杂性科学三个阶段,与之相伴,科学方法论从还原论到整体论再到复杂适应论持续演进。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把被经典科学理性所简化、排除的多样性、无序性、个体性因素重新带回科学的视野,深刻了社会科学家对研究对象的本质的认识,指明了社会科学方法体系创新和突破的方向。但由于缺乏能够满足复杂适应系统研究要求的数据条件和技术手段,使其实际取得的成果远未达到人们的期待。大数据时代带来的空前丰富的数据资源与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为社会科学实证研究开辟出新的路径,计算社会科学已经形成大数据的获取与分析、多主体社会模拟、互联网社会科学实验三大方法体系,为社会调查、统计分析、社会实验等研究方法增添了全新的内容。复杂适应系统研究的技术实现正在成为可能,社会科学正处在一次突破性进展的前夜。在新一轮的信息技术革命浪潮中,中国已经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这为中国社会科学实现“弯道超车”准备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中国社会科学界应当敏锐地觉察和把握这一重大机遇,积极推动计算社会科学的发展,使之在实现国际学术话语体系重构上发挥重要作用。
    计算社会科学视角下的数据观
    罗俊,李凤翔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9(2):  17-25. 
    摘要 ( 1472 )   PDF ( 805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以大数据为标志的数据密集时代的到来,为社会科学实证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和全新的数据处理技术,计算社会科学迎来了一次重大的发展机遇。但当前大数据的概念混乱和概念泛化导致不少社会科学研究者对数据密集型知识发现以及计算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出现认识偏差。通过对大数据的本质和特征的辨析,从计算社会科学视角厘清大数据的定义;并分析和阐释与大数据密不可分的以物联网、非关系型数据库、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体系,以及二者之间一体两面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依据现实数据状态与数据处理技术水平,分析当前数据驱动型知识发现和理论数据双向驱动型知识发现的优势和局限,计算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所面临的困难及突破方向。
    互联网社会科学实验:数字时代行为与社会研究的新方法
    郝龙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9(2):  26-34. 
    摘要 ( 1813 )   PDF ( 878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互联网社会科学实验,是伴随着日常生活的数字化而兴起的一种新型随机控制实验方法。它致力于以自然发生的互联网空间为田野,对潜藏于在线行为与互联网现象背后的因果机制展开科学性的探索与检验。作为田野实验方法在数字时代的新发展,互联网社会科学实验一方面遵循着田野实验方法的基本要求,如“理论先行”“自然发生”“随机分组”“高度控制”和“外部干预”;另一方面,也因研究对象与实验环境的变化而表现出一定的独特性,包括大规模、稳定且多样的受试者池,突破时空限制的大量样本数据,实验过程的自动化,实验数据的实时记录和超越微观个体层面的关注视野等。该方法尽管仍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但既有应用成果业已证明其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无疑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社会治理研究:“高校学术不端治理”专题
    高校学术不端的缄默向度及治理
    么加利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9(2):  35-41. 
    摘要 ( 1831 )   PDF ( 591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学术不端不单是个体为了学术名利而实施的违反学术准则、违背学术诚信的行为。从缄默层面看,学术不端更是群体性层面的学术失范,是现代性社会、传统文化思想以及人性特征等社会文化基因在高校学术场域中的外在显现。高校要根除学术不端,除完善优化学术评价制度外,更为关键的是要摈弃表层化治理,澄清“学术不端”的缄默层面,唤醒高校学术人的社会良知,激活学术主体的学术旨趣。
    高校学术治理的生态逻辑:制度保障与环境建设
    王牧华,宋莉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9(2):  42-48. 
    摘要 ( 1537 )   PDF ( 734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大学制度和学术环境是影响高校学术生态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构建良好的学术环境是学术创新的重要基础,也是高校学术治理的逻辑起点。大学《章程》是对高校自主办学地位的制度化保障,是突破制度困境和跨越实践阻碍的必然选择。在此基础上,尊重高校教师作为学术创作者的主体地位,建立科学有效的学术评价方式和学术管理体制,协调学术创作、学术评价、学术出版和学术应用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形成良性互动循环、建立学术共同体,使之能够有效运转,并以制度环境和精神环境的建设为重要依托,鼓励和激发学术创新,促进产学研用一体化。
    大学学术不端行为及其治理
    陈亮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9(2):  49-56. 
    摘要 ( 1711 )   PDF ( 769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学术不端行为作为一种学术投机行为,是学术活动中的权力变性与异化的产物,也是文化目标与社会制度间错位导致的一种紧张状态。在这种场域空间内,学术文化失去了固有的内在价值与气质,学术理性无法再为整个学术学术场域提供充足的学术责任伦理标准。根据马克斯·韦伯的行为合理化理论旨要,将学术不端行为以“学术研究—学术评价—学术管理”为标准进行划分,有利于明晰学术人的学术责任。回顾大学学术场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治理,存在技术手段治理无奈、现有制度执行真空以及道德约束孱弱之积弊,未能燃起学术人的学术责任伦理之心。基于此,根治大学学术场域这一久治不愈的顽疾需要转换思路,以角色—责任—问责为轴心,培育学术人形成内生于学术本质中的一种约定俗成的学术伦理契约精神。
    生态环保论坛:“邻避冲突”专题
    邻避冲突的生成与化解:环境正义的视角
    刘海龙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9(2):  57-63. 
    摘要 ( 1481 )   PDF ( 813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作为一种环境社会事件,邻避冲突直接关涉的是环境权益处理的妥当与否。只有从环境正义的视角出发,才能得出对邻避冲突发生原因的深刻认识;也只有做到对居民环境权益的公平对待,才能实现对邻避冲突的科学治理。公民环境权界定不清晰、环境利益分配不平衡以及环境要素使用不符合程序规范都可能引起邻避冲突的发生。而要想从根本上防范邻避冲突的发生,必须将环境正义原则贯彻到邻避冲突治理之中。首先,通过对公民环境权利的明确实现环境承认正义,做到环境使用的有法可依。其次,通过环境利益分配的均衡实现环境分配正义,消除邻避设施的负外部性影响。最后,通过决策模式的科学化走向环境程序正义,减少环境权益纠纷的发生。
    “缺席”抑或“在场”?我国邻避抗争中的环境NGO——以垃圾焚烧厂反建事件为切片的观察
    谭爽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9(2):  64-72. 
    摘要 ( 1689 )   PDF ( 656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围绕“我国邻避抗争中环境NGO究竟是‘缺席’还是‘在场’”这一理论与实践争议,对5家垃圾议题NGO在垃圾焚烧厂反建事件中的行动进行持续观察与剖析,认为可将其策略解读为“缺席的在场”。即有异于西方邻避运动中环保组织的激进角色,我国大部分环境NGO的确“缺席”了对抗争的直接组织与推动,尚未成为公民环境维权的引领者和动员力量,但若放眼邻避抗争所依存的整个环境治理链条,很多组织则已具有显著“在场性”。其经过“获得—拓展—展演”三个阶段,成功实现从抗争中“孕育”与“脱胎”,并依循“直接”和“间接”两条路径完成对冲突治理的“反哺”。这一发现对我国邻避风险应对、环境困局破解以及社会组织的培育等可提供有益启示。
    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工商人类学”专题
    文化差异与农业“走出去”跨文化管理策略分析
    于永达,韩振国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9(2):  73-80. 
    摘要 ( 1395 )   PDF ( 770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农业“走出去”成为推动我国农业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而文化差异对于农业“走出去”品种和技术的选择、劳资关系的处理、土地问题的处理、风险的应对以及国际舆论压力的化解都有所影响。为此,中国农业企业需要进行跨文化管理,首先应正确识别文化差异,其次招揽跨文化管理人才、进行跨文化培训与人才本土化,再次通过跨文化沟通与文化融合形成新的团队文化,最后将企业其他战略与跨文化管理进行协同。政府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为农业“走出去”跨文化管理保驾护航,主要体现为完善信息服务体系、建立风险评估机构与保险制度、培育行业协会以及进行文化合作。
    从工商人类学看商业组织策略行为——基于互联网时代的学术思考
    黄彬云,樊伟,李敏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9(2):  81-88. 
    摘要 ( 1336 )   PDF ( 677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工商人类学作为一门将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研究工商管理实践问题的新兴学科,能够为现有研究提供独特的研究视角和思维模式。应用工商人类学思维从“生物进化”的演化模式中探究互联网时代下的商业组织策略行为模式的内在动机和逻辑,指出人类商业文明通过“自我进化”的方式催生出了三种新的变量:新“物种”、新入口和新土壤。新“物种”是资本和创业者交合的产物,其基于“人格”的商业策略模式,将带来新一代的商业入口,而商业的首要土壤已经从传统工业时代的工业和城市转为数据和计算。现代商业组织的策略行为正是在这三种新变量的影响下不断变革和发展。
    社会学研究
    非正义化与找回社会:空间城市化中社会风险质变研究
    张广利,赵云亭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9(2):  89-95. 
    摘要 ( 1269 )   PDF ( 738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社会风险质变是理解当前社会非正义化与“社会脆化”的重要视角。它是阶段性社会风险受到“冷处理”,积聚、质变为社会结构性风险的动态过程。经济锦标赛、制度改革和迎合、道义价值的辩护以及社会理性程度低是空间城市化中社会风险质变的发生力量。风险利益评估、风险界定以及对抗争行为的漠视是社会风险质变的具体机制。社会风险质变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主要发展代价,其直接后果是社会结构性风险的产生,并进一步造成社会风险分配不公以及社会的非正义化,使社会陷入发展和纠错困境中。找回社会,改变经济锦标赛的发展路径,构筑“强国家-强社会”的发展模式,让经济发展嵌入到社会完善之中是摆脱社会非正义化、走出纠错困境的出路。
    法学研究
    商法通则的法律意义与基本架构
    马治国,田太荣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9(2):  96-103. 
    摘要 ( 2245 )   PDF ( 723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商主体对商事法律规范的特殊需求——实践主义至上、法律的确定性、法律革新性与进步性、法律的相对稳定性是商法独立性的内在依据,商事关系相对于民事关系的特殊性是商法独立性的外在表现。在直面商法独立性这一核心问题之后,必须回归商事立法模式本身,民法典模式、商法典模式无法解决现行商事立法现状产生的不足,商法通则是解决其不足的必由之路。在对主要国家商法典立法体例与基本架构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建议我国商法通则应采折中主义立法例,通则的基本架构应包括总则、商人、商事登记、商号及营业转让、商业账簿、经理权、商业辅助人、商事代理人、商行为一般规定等内容。
    哲学研究
    “马克思是否能进孔庙?”——1925年一场争论引发的思考兼及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思想的融通问题
    殷国明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9(2):  104-108. 
    摘要 ( 2585 )   PDF ( 958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在中国20世纪社会和文化变革中,马克思进入中国是一个关键事件,曾在文化意识形态场域引起长期争论和博弈。正是在这个过程,郭沫若在1925年发表的《马克思进孔庙》,掀起了当时文学、乃至文化批评领域的一个波澜,其不仅反映了当时思想界和文化界争锋、争议的一个重要界面,且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思想之关系的深层次矛盾和融通,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
    可名非常名:论钱锺书的名实观
    刘涛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9(2):  109-115. 
    摘要 ( 1429 )   PDF ( 707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钱锺书在著述中曾重点讨论过中西语言哲学都共同关注的名实关系问题,由此形成了其独特的名实观。钱锺书既受到先秦“名实之争”的影响,也明显借鉴了西方的指称理论。他认为不能把“字”与“名”直接等同,字取有意,名求傅实,名之“指称”有别于名之“涵义”。他从历时的角度提出了“可名非常名”的论题,认为指无定名,名逐物而迁;名无定指,指因时而变。对名实关系的辨析是钱锺书阐发文学虚构问题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其文学批评中常用的方法。他认为文学语言虚而非伪,诚而不实,有涵义而无指称,因此不应当对其控名责实;分析具体文学现象时,应当辨清名称的真实涵义,不能轻心轻信,顾名忽实。
    精准扶贫研究
    困境与超越:扶贫工作的政治学分析
    郑吉峰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9(2):  116-123. 
    摘要 ( 1944 )   PDF ( 1025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扶贫开发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有着丰富的政治意涵,展示着执政党执政、政府治理的基本过程和价值归属。中国的扶贫工作带有着明显的运动式、项目制、压力型的色彩,在取得巨大成效的同时,也有着走向无序化、无效化的风险。以现代国家建设和政党建设的基本理念,构筑多中心的贫困治理格局,建立现代化的扶贫开发的制度体系,走向法治化、制度化、民主化、规范化是扶贫开发的治本之策。
    水库移民贫困人口主体性缺失及其重塑
    孙良顺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9(2):  124-130. 
    摘要 ( 1439 )   PDF ( 733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在当前自上而下的贫困移民扶贫攻坚战背景下,脱贫取得良好成效的根本在于贫困移民自身的参与。现实情况是,被动迁移影响水库移民主体性的发挥、后期扶持项目对贫困移民缺乏针对性以及农村扶贫项目中贫困移民被动边缘化等因素造成贫困移民不能有效发挥主体性作用,并在扶贫实践中处于被帮助的客体角色与地位。而塑造贫困移民的脱贫主体性是实现水库移民脱贫解困、实现全面小康的根本所在。基于“合理赋权、内外结合、上下联动、标本兼治”的工作原则,应从尊重并保障贫困移民的参与权、规范政府部门和水库移民社区间的互动关系、有效盘活贫困移民家庭的各类生计资本、完善后期扶持项目的绩效评估、转变贫困移民的发展思维等方面来塑造贫困移民的脱贫主体性。
    管理学研究
    征地过程中的退出意愿、受偿诉求与行为策略——基于被征地者视角的本土研究述评
    张简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9(2):  131-138. 
    摘要 ( 1178 )   PDF ( 630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期和社会快速转型期的中国,导致了被征地者这一焦点群体的迅速激增。作为征地制度改革和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承载体,该群体在征地过程中的退出意愿、受偿诉求与行为策略等问题已得到不少本土情景下的实证研究的重视,形成了一系列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围绕“退出意愿”,研究者提出了个体特征论、家庭结构论、空间区位论、发展期望论、身份锚定论、政策认知论六种理论假说。围绕“受偿诉求”,除了通常作为谈判之焦点的补偿数额,学者们也揭示出被征地者对于分配方案、程序正义、生存保障的诉求。围绕“行为策略”,研究者主要通过博弈模型、案例分析两种方法进行研究。尽管部分研究已经呈现了上述三个维度之间交融沟通的趋势,但三者各自为阵的孤立局面依旧存在。如何促成被征地者的类型知识、需求学说和行动理论之间的逻辑联结,揭示其中的内在机制,建立出一套整合性框架,应当成为下一步的精进方向。
    基于个体—环境匹配的施工项目经理能力不足风险量测方法
    李晶晶,张飞涟,刘建军,王靖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9(2):  139-144. 
    摘要 ( 1344 )   PDF ( 708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基于匹配性理论,采用施工项目经理个体能力与施工环境能力需求之间的不匹配程度量测能力不足风险,构建了施工项目经理能力不足风险质量屋。建立施工项目经理能力、施工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以及二元语义转换的标准化复合标度值的综合评价模型,通过项目经理能力对不利环境的支持程度分析,确定能力需求。在此基础上,分析人—职、人—组织、人—职业环境三个层次的不匹配程度,依据木桶理论量测施工项目经理能力不足风险。以某轨道施工项目为例开展方法实证验证。
版权所有 © 2021《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技术支持: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公众号 电子书橱 超星期刊 手机浏览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