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JOHNSON E A J. The Dimensions of Diplomacy[M].Baltimore Johns Hopkins Press,1964:15.
[2] 方清云.贫困文化理论对文化扶贫的启示及对策建议[J].广西民族研究,2012(4):158-162.
[3] 熊丽英.中国贫困文化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53-55.
[4] 熊丽英.贫困文化和文化贫困[J].求索,2004(2):133-135.
[5] HARVEY D L,REED M H. The culture of poverty:An ideological analysis[J].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1996,39(4):465-495.
[6] 凯西·卡麦兹.建构扎根理论:质性研究实践指南[M].边国英,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8:3.
[7] 章国卿.贫困、贫困文化与价值观念的转型——对我国农村贫困的社会学思考[J].唯实,1998(4):53-57.
[8] 郇建立.农村的贫困、贫困文化与脱贫[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97-102.
[9] 周忠学,仇立慧.山区贫困文化的形成机理及反贫对策[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4):51-54.
[10] 王小强,白南风.富饶的贫困——中国落后地区的经济考察[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56.
[11] 李文钢.贫困文化论的误用与滥用[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22-31.
[12] 孟凡静,吴成基,贾耀峰.关于贫困地区贫困文化问题的探讨——以西海固地区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2(3):24-27
[13] 王瑜,叶雨欣.广西边境地区普通高中优质生源流失的问题、成因与对策——基于贫困文化视角[J].民族教育研究,2020(6):52-59.
[14] 秦玉友.贫困文化改造取向中的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与反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7):13-16.
[15] 程琪.贫困文化改造视域下的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观重塑[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6):191-195.
[16] 刘佳.大学校园中的贫困文化——Y大学贫困生问题的个案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11(1):106-110.
[17] 方晓玲.论城市流动人口的贫困文化[J].青年研究,2004(6):1-7.
[18] 靳卫东,吴向鹏,张柏良.贫困文化视角下财政惠农政策的经济绩效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7):9-14.
[19] 薛三让.贫困文化不可漠视[J].中国国情国力,2007(8):51-53.
[20] 胡玉兰.解决农民的贫困文化与低社会化问题[J].求实,2008(8):93-95.
[21] 高香芝,徐贵恒.贫困文化对民族地区反贫困的多层次影响[J].理论研究,2008(2):52-54.
[22] 唐任伍.贫困文化韧性下的后小康时代相对贫困特征及其治理[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55-63.
[23] 穆光宗.论人口素质和脱贫致富的关系[J].社会科学战线,1995(5):44-54.
[24] 李宏斌.论西部贫困文化[J].云南社会科学,2004(4):124-128.
[25] 王兆萍.贫困文化结构探论[J].求索,2007(2):50-53.
[26] 李壮,陈书平.贫困文化论与非均衡治理——对“等、靠、要”扶贫现象的成因解释[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128-134.
[27] 王兆萍.解读贫困文化的本质特征[J].中州学刊,2004(6):173-176.
[28] 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73-777.
[29] 奥斯卡·刘易斯.桑切斯的孩子们:一个墨西哥家庭的自传[M].李雪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14.
[30] 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EB/OL].[2022-05-22].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1-02/25/c_1127140240.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