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Vol. 45 ›› Issue (6): 19-26.DOI: 10.13438/j.cnki.jdxb.2024.06.003
谷继明
GU Jiming
摘要:理学对于人的修证方向之论述可分两种:一种可归纳为“返本”,另一种可称作“生成”。“返本”路向以“复性”说为代表,不管是朱熹的“性理”,还是阳明的“本心”,皆提倡人在后天的努力中要恢复其初,与此相关联的比喻意象是宝珠、镜子、原初水、赤子等。王阳明已经把良知和气放在一起讲,但仍然关注最初本原。此路向的问题是:如果最初的性理至善无恶,气则有善有恶,如何保证性与气质的一贯性?王夫之看到了这种学说可能带来的问题,才在性气合说的基础上,强调性日生日成的特色,面向当下和未来;同时给恶的来源问题以合理的安顿。这与朱熹、阳明是十分不同的另一种“生成”路向,却又是从朱熹、阳明的人性论问题中发展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