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6年 第37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6-01-01
    三农问题研究
    新常态下农村公共服务的模式选择与制度设计
    范和生, 唐惠敏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37(1):  1-9. 
    摘要 ( 2340 )   PDF ( 1090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四个全面”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的宏观环境、农民需求、国家政策等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动。这些变动对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选择提出了现实要求,同时也指明了进一步提升的路径。鉴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农村公共服务模式应以农民需求为导向,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社会化改革为方向,以城乡一体化为支撑,同时逐步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制度设计,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市场推进、民众参与”的“一主多元”农村公共服务多元差异化供给模式。
    制度锚点、制度认知与农地制度实施
    洪名勇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37(1):  10-18. 
    摘要 ( 1876 )   PDF ( 900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在对制度认知中,对制度锚点的正确认知至关重要。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制度认知主体类型较多、层次复杂,必然会产生认知偏差。对农地制度认知偏差的传播、复制带来多重效应,如对制度锚点的认知偏差可能产生锚定效应,偏差复制、偏差传播使偏差产生累积效应。这些效应不仅使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行为产生冲突,而且还会使制度实施绩效远远偏离制度设计的预期。因此,在农地制度实施过程中,纠正不同主体以及人们对于制度的认知偏差,对于制度及时实施、高效率实施至关重要。
    哲学研究
    抽象人权的具体化
    龚群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37(1):  19-24. 
    摘要 ( 2486 )   PDF ( 1033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人权概念是当代政治哲学中的重要概念。这一概念在思想史上,首先是在17、18世纪的思想家那里,以自然权利的概念出现。人权概念在20世纪重新得到重视。然而,不论是以自然权利还是以现代人的权利概念出现的人权概念,都是一种抽象的人权概念。宣布这样一种人权概念,并非意味着人们就得到了它的保护。抽象人权概念只有具体化,才能落实到现代生活中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犹太人所遭受的种族灭绝性的大屠杀,就在于他们被剥夺了公民权。这也反映了人权在现代社会的困境。20世纪的实践和教训表明,要享有这样一种人权,必须是以现代民族国家的公民权或公民身份为前提。

    “兴”与“象”:从《诗经》到《周易》
    启良, 尹江铖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37(1):  25-31. 
    摘要 ( 2146 )   PDF ( 1254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兴”是《诗经》的灵魂,“象”是《周易》的内核。“兴”反映的是上古先民认识世界、跟世界打交道的根本方式,“象”标志着主体自觉的意义生成机制。从《诗经》到《周易》体现的是“兴”思维到“象”思维的发展。“兴”思维中现象和意义的生起是无性的,而“象”思维中现象和意义的生起是有性的。“兴”与“象”有着“体感”与“观思”的不同。“兴”并非凌驾于“象”之上。“兴”有其缺陷,即主体蒙昧性;“象”有其优点,即主体自觉性。中国哲学中的“功夫论”是对“兴”的超越性复归。
    康有为视界中的陆九渊
    魏义霞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37(1):  32-39. 
    摘要 ( 1681 )   PDF ( 1092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康有为早年尊崇朱熹,后来转向陆王。他认为,陆九渊传孟子之学,作为孟子心学的传承人,陆九渊是心学的代表人物,并对陆九渊心学的内容、陆学与宋学的关系、陆九渊及陆学在宋学中的地位等诸多问题予以厘清和思考。康有为对陆九渊的解读、评价不仅与他的心路历程和哲学意趣相契合,而且浓缩着对朱陆关系以及整个“宋明学”的态度和评价。正因为如此,康有为的陆学观既提供了一种解读陆九渊思想的样式,又提供了一面呈现康有为心路历程和哲学理念的镜子。
    生态环保论坛
    基于“反思平衡”方法的环境正义论——评彼得·S·温茨的“同心圆”理论
    王雨辰, 游琴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37(1):  40-49. 
    摘要 ( 2552 )   PDF ( 1241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温茨通过借用罗尔斯的“反思平衡”的方法,对德性理论、财产权理论、人权理论、功利主义、罗尔斯的正义论、生物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论的理论得失进行分析,认为把以上述理论为基础的正义论运用于环境正义问题都存在着各自的优点与缺陷,需要建构一种多元正义理论。他由此提出以人际关系为核心,以人际关系亲密度来判断责任义务关系的“同心圆”理论。温茨提出的环境正义理论对于我们建构非西方中心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
    人性的生态转向:自然与社会的高度统一
    卢艳芹, 彭福扬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37(1):  50-57. 
    摘要 ( 1914 )   PDF ( 860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人与自然危机的实质是人性危机。古今中外对人性的解读都没能克服单一片面的人的属性论,将人的存在某一方面的属性界定为人性,没有关注到外界环境对人性生成的重要作用。人性“生态化”将人性理解为人现实存在性,它由四种属性构成即自然性、社会性、实践性、价值性,四种属性之间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四种属性同时受到外界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影响与制约,人类需要从社会内部构建“善”与“大爱”的制度、文化与道德,将自然的繁荣作为社会发展的一部分,达到人类社会与自然交流的无障碍,才能将自己真正融入自然中去,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统一。
    法学研究
    专利制度的“阿喀琉斯之踵”及其克服
    梁志文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37(1):  58-69. 
    摘要 ( 2065 )   PDF ( 984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引擎。专利制度以发明的市场利润为手段激励技术创新。然而,当市场提供给创新者的预期回报较低或不能补偿创新投资时,市场利润的激励手段并不能实现激励创新的目标,它构成了专利制度的“阿喀琉斯之踵”。为克服专利制度的局限性,国家为激励创新所采取的政策工具和法律手段具有多元性,它包括研发资助和税收优惠等。不同激励机制具有不同型态的成本、收益,在社会或创新者之间的成本、收益也并不一致,不同的激励机制具有发挥各自作用的场域。因此,既要坚持专利制度在激励创新中的基础地位,也要重视发挥其他激励机制的作用。这不仅是专利制度改革应秉持的基本原则,也是完善其他激励机制的出发点。

    专利正当性:阿罗悖论的困境及其重释
    赵勇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37(1):  70-81. 
    摘要 ( 2872 )   PDF ( 1282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知识是由不同层级的信息所构成。构成发明的知识是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混合。隐性知识难以表达,也难于共享,并不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这使得传统上用以阐释专利正当性的“阿罗信息公开悖论”理论缺乏逻辑和实践的解释力,因而需要重释“阿罗悖论”。隐性知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外化为显性知识,专利正当性在于激励发明人将隐性知识外化。它以专利文献为媒介而将隐性知识外化代码向公众公开,以排他权为手段来激励发明人承担隐性知识外化的成本,从而实现隐性知识的扩散(转移)。这表明,未能编码化的隐性知识不受专利保护。在公开充分性条件、普通技术人员标准、现有技术界定、实验例外等重要的专利制度方面,应该防止对专利权人的过分保护。
    管理学研究
    风险社会企业如何参与灾害管理——基于沃尔玛公司参与应对卡崔娜飓风的分析
    杨安华, 许珂玮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37(1):  82-90. 
    摘要 ( 2250 )   PDF ( 1180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包括企业在内的各种社会力量在灾害管理中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及其形成的强大“合力”,是风险社会人类共同战胜各类灾害的保障。作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经济社会力量之一的企业,积极参与灾害管理,既是风险社会企业自身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是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企业发展的应有之义。通过对沃尔玛公司参与卡崔娜飓风应对的典型案例分析发现,平时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与灾前充分的应急准备工作,是沃尔玛在卡崔娜飓风中成功展开自救,并积极参与社区救援的根本保证。中国企业应该加强参与灾害管理能力建设,为推动中国灾害治理体系现代化贡献力量。
    危机学习面临的挑战——一个事故调查报告的视角
    张美莲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37(1):  91-99. 
    摘要 ( 2044 )   PDF ( 1282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作为经验分享的重要工具,事故调查报告在西方国家被广泛使用于改进公共部门的应急准备和响应,而国内对此明显重视不足。充分发挥事故调查报告在危机学习中的作用,一是要保持调查过程的独立性以及方法的科学化,以实现报告的公信力;二是要减少调查报告的官僚色彩,以实现经验利用的可行性;三是要在合适的时间内更大范围地发布报告,以实现经验传播的广泛性。
    社会治理研究
    民族民间宗教问题及其治理研究——以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为例
    孙浩然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37(1):  100-106. 
    摘要 ( 2277 )   PDF ( 1217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民族民间宗教是学术研究的薄弱部分,也是宗教工作存在的软肋,至今鲜有研究涉及民族民间宗教的治理问题。应将传统的单一管理模式转化为多元治理模式,对民族民间宗教进行准确的社会定位、信仰定位、文化定位、研究定位和治理定位,推动宗教治理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民族民间宗教治理应基于“国家—社会—市场—民间”四元框架,形成协同参与的现代化宗教治理体系。
    警务职能的社会化转移——境外私域警务的发展及对我国警务改革的启示
    胡建刚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37(1):  107-113. 
    摘要 ( 1909 )   PDF ( 1296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从警务服务的目的、对象和范围来看,警务可以划分为公共警务和私域警务两大类,它们在社会控制体系中处于不同的功能。在现代社会,私域警务已经成为公共警务不可或缺的补充和协作伙伴。在西方,私域警务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契约化间接雇用保安;二是经营者直接成立下设的保卫部门。政府性公共警务供给与市场性私域警务供给并行的二元供给格局,标志着警务职能的社会性转移,这是西方各国警务发展潮流,也是我国警务改革的一个参照。
    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
    侗族萨岁文化生态问题刍议——以湖南通道坪坦侗寨“萨岁安殿仪式”田野考察为背景
    廖君湘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37(1):  114-122. 
    摘要 ( 1913 )   PDF ( 1312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萨岁信仰与崇拜所衍生的心理特征、思维方法、行为规范、审美情趣和伦理道德,形成了侗民族特有的萨岁文化。萨岁文化属于侗族文化的子系统文化,是一动态的生命体,具有局部之于整体的结构价值;同时又是一个单独次级文化主体,依其文化生态而赓续。
    一个族群的文化认同:安顺屯堡人的汪公信仰建构
    杜成材, 龙先琼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37(1):  123-128. 
    摘要 ( 1826 )   PDF ( 1828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生活在贵州安顺的屯堡人,日常生活中敬奉从徽州传入的地方神汪华。汪华从徽州地方官发展为家族神,发展成护佑徽州、安顺两地百姓的神祗,文化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汪公信仰构成屯堡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屯堡人区别周边其他族群的文化因子。抬汪公活动成为屯堡人的凝聚和动员力量,在社会生活中产生重要影响。
版权所有 © 2021《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技术支持: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公众号 电子书橱 超星期刊 手机浏览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