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何海. 早期中国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哲学阐释——李达基于唯物史观的探索[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44(4): 122-129. |
[2] |
曾伯秋, 张凯. 延安整风时期《新华日报》对“增强党性”原则的贯彻[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44(4): 130-137. |
[3] |
冯梦麒. 毛泽东对列宁“向社会主义过渡”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贡献[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44(3): 136-145. |
[4] |
刘潇敏.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中华民族复兴思想:逻辑·发展·内涵[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44(2): 129-141. |
[5] |
汤建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及其深刻启示[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44(1): 1-8. |
[6] |
刘建华. 人工智能的意识形态属性与风险及其应对[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43(6): 62-69. |
[7] |
黄显中, 胡丹. 中国共产党革命伦理:本原意义与本真阐释[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43(5): 1-9. |
[8] |
丁辉侠. 从思想引领到制度领导: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的百年探索与治理启示[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43(5): 10-17. |
[9] |
孙美堂, 张晓庆. 农村公社·东方道路·中国特色——马克思“农村公社”理论再探讨[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43(4): 53-62. |
[10] |
杜玉华, 王晓真.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基础、历史进程及实践转向[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43(3): 14-20. |
[11] |
韩莹莹.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协思想的演进及其逻辑[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43(2): 16-23. |
[12] |
王翔, 袁术林. 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发生逻辑[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43(2): 24-31. |
[13] |
叶钦, 肖映胜.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哲学意蕴和实践逻辑[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43(1): 26-34. |
[14] |
陈道武. 新时代“美好生活”何以可能?——基于资本逻辑语境的阐释[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43(1): 35-42. |
[15] |
刘璐. 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探索及其价值[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43(1): 135-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