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文章信息

    生态人类学研究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传统生计与生态安全——以金沙江流域氐羌族系各民族“耕牧混成”为例
    马国君, 李红香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1): 41-47.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1.007
    摘要1557)      PDF(pc) (598KB)(1171)    收藏
    金沙江流域自然地理结构复杂多样,生态系统破碎脆弱。人类要在这样的地区生息繁衍,谋求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就必须采用互有区别的生计方式,以达成与自然环境最大限度的兼容。历史上生息在这一地区的氐羌系统各民族,他们以高山草甸、疏林草地、坡面森林和河谷湿地等生态环境为依托,从事游牧为主,游耕为辅的“耕牧混成”生计,并凭借其长期的经验积累和技术技能,做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精心维护,为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民族传统生计与石漠化灾变救治——以广西都安布努瑶族为例
    罗康隆, 彭书佳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1): 48-52.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1.008
    摘要1716)      PDF(pc) (509KB)(1031)    收藏
    一个民族的生存环境是特定的,为了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每个民族都具备其特有的传统生计方式。都安布努瑶族长期生息在高度石漠化的喀斯特山区,该地区土体浅薄、土壤保水性不足,对植物种类成分选择性强。面对其脆弱的生态系统,布努瑶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了一套适应于当地生存环境的传统生态智慧和技术技能,从而使本民族得以发展延续,并凭借这样的生态智慧和技术技能有效地控制了石漠化灾变,化解了生存环境中的结构性缺陷,使得看似极不有利于人类生存的环境也能成为可以利用和改造的家园。这一事实足以表明,布努瑶族能够将世人视为“土地癌症”的灾变实施有效地救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植物与文化:人类历史的又一种解读
    杨庭硕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3 (1): 1-7.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2.01.001
    摘要2515)      PDF(pc) (624KB)(2201)    收藏
    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的功能正在于能够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而人类社会要得以维持,必须要确保其成员有充分的食物保障,而且食物的来源主要得仰仗于植物。这将意味着人类社会一旦形成,就会与植物结下不解之缘。以人类社会的演化为研究对象的历史科学,如果无视植物与文化的制衡互动关系,那么社会演进的动力及作用机制就无从得到合理的解释。遗憾的是,保存至今的文本史料主要关注人类的活动,特别是精英阶层的活动,既不关注建构相关社会所依托的文化,更不会特意记载与相关文化结下不解之缘的植物。这正是对文本史料的解读难以深入和切中要害的关键所在,但如果借助年鉴学派所倡导的社会要素的演进具有非等速性这一原则,确认与特定社会和文化密切关联的植物,其物种的延续具有无可比拟的长时段性,那么只需从文本史料中提取与相关植物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信息,即令传承至今的文本史料没有正面提及植物与文化,其社会演化的动因和机制也可以得到复原,历史科学的研究也可以因此而做到另辟蹊径,取得意外的收获。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全球化背景下的人类生态维护理念
    罗康隆, 邹华锋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3 (1): 8-12.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2.01.002
    摘要2936)      PDF(pc) (512KB)(1807)    收藏
    人类已有的生态维护都是从具体文化出发所做出的。生态安全是一个文化概念,不同文化规约下的不同民族对生态理念内涵的界定也因文化而异,以至于我们所今天从事生态人类学研究,也需从具体民族入手,对其传统生态知识进行发掘与整理,激发当各族人民对自己拥有的传统知识的自信,不断地提升该区域生态知识技能,充分地发挥该区域各民族生态知识价值,实现对区域生态环境的高效利用与精心维护。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水资源供求优化
    杨庭硕, 王楠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2 (1): 32-36.  
    摘要1615)      PDF(pc) (539KB)(1255)    收藏
    淡水资源的再生在时空分布上极不均衡,致使很多民族都不可避免的要遭逢水环境的不利因素的冲击,因而各民族文化都得通过适应手段去消解水环境的不利因素,在一定限度内实现自身所处水环境的优化。具体表现为:通过改变和优化所处生态环境的手段和方法,提高对大气降水的截留、储养、净化和再生的能力,从而为该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与生态保障。我国西部各民族长期以来一直在发挥着优化全国水环境的公益作用。正当我国水资源日趋紧张的今天,理清民族文化与生态系统间水资源供求优化的机制,尊重、发掘和利用我国西部各民族文化优化水环境的潜能,理应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藏族传统游牧方式与三江源“中华水塔”的安全
    罗康隆, 杨曾辉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2 (1): 37-42.  
    摘要1743)      PDF(pc) (578KB)(1380)    收藏
    三江源是中华民族的“水塔”,也是藏族长期生息的地区。藏族的传统生计方式与“中华水塔”的保护密切相关。藏族传统游牧采取“多畜并放”、“转场浅牧”方式,其有效地规避了三江源区域的生态脆弱环节,确保了高寒草原的生命线——覆盖在整个草原表层的泥炭层和腐殖质层,以致稳定了长年冻土带。但半个世纪以来的草场产权更替与“网围栏工程”的推进,严重地冲击了其生态脆弱环节,引发了生态灾变,危及到了中华水塔的安全。这不能不引起世人的关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人类的生态困境与生态人类学的研究取向
    罗康隆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8 (6): 40-46.  
    摘要1816)      PDF(pc) (499KB)(1147)    收藏
    20世纪中期以后,人类学开始关注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而形成了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生态人类学。经过今半个世纪的发展,形成了“决定论”、“互动论”等学科理论,但面对当今的人类生态问题,这些理论显得无力与无奈。本文从当代生态问题的实质出发,分析了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认为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是两个并存的自立复杂体系,都具有自组织能力。从这样的视角去探讨其间的互动关系,应该成为生态人类学的学科取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侗族社区资源传统利用方式分析——以湖南通道阳烂村为例
    王秀, 罗康智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8 (6): 47-52.  
    摘要1523)      PDF(pc) (837KB)(971)    收藏
    侗族在充分利用地方资源时,已经形成了系统的地方性制度。历代以来,阳烂村侗族村民面对山多平地少,可供开辟作稻田的土地资源匮乏的自然背景,文化适应取向主要是依靠对水土资源的多层次、多方式利用,发展出一种精心管护和高效利用水土资源的社区生活模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侗族社会地方性制度对森林资源的保护
    杨秀春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8 (6): 53-57.  
    摘要1485)      PDF(pc) (898KB)(1034)    收藏
    在人类社会的一切生产活动中,都要求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必须进行广泛的合作,而有效的合作就需要有制度的保障。贵州清水江下游侗族人工营林业的形成与发展就是在侗族社会地方性制度(主要表现为“侗款”习惯法)的保护下得以实现的。由于侗族地区的森林资源在侗族社会地方性制度的保护下获得了有效的利用,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这种经济活动方式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作为地域性表述的清真寺——以拖姑清真寺为个案
    马燕坤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8 (3): 56-62.  
    摘要1539)      PDF(pc) (1515KB)(1642)    收藏
    回族清真寺作为从异域“移植”过来的文化载体,在中国本土化的过程中经过不断对话、调适、最终达到适应。经过对话—适应—再对话—新的适应的过程,以清真寺为中心的伊斯兰文化无疑将建构起属于自身的“地方性知识”。在不同时代背景下,不同力量的介入将成为以清真寺为中心的伊斯兰文化建构其地方性知识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文化:作为一个信息系统的定义
    彭永庆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8 (3): 63-67.  
    摘要1667)      PDF(pc) (962KB)(1193)    收藏
    文化研究是人类学家研究文化的一个恒久方式,然而文化又是动态的,其定义一直难有一致的确认。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文化也在日益信息化的过程中被赋予了新的内容——一套以人脑为载体,凭借习得、延续与不断创新、重构逐步定型下来的人为信息系统。依赖该系统,人类可以有效节制社会内物质与能量的有序运行,从而确保文化共同体的稳态延续并不断壮大,该系统也因之呈现出准生命的存在态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生态人类学田野调查纲要概说
    游俊, 吴正彪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5 (4): 1-6.  
    摘要1515)      PDF(pc) (530KB)(1020)    收藏
    生态人类学是文化人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为的生态行为直接影响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有效利用。因此,开展生态人类学的田野调查不仅十分重要,而且也非常必要。为此,本文立足于人类生态行为在田野调查中的实际与运用这一原则拟定了《生态人类学调查大纲》,并在文中对此《大纲》的调查操作要求进行了说明,为今后此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参考的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云南新平花腰傣野菜采集的生态人类学研究
    崔明昆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5 (4): 7-15.  
    摘要1617)      PDF(pc) (724KB)(1327)    收藏
    应用生态人类学理论和民族植物学研究方法,以田野调查采集的族群植物凭证标本(voucher)为材料,对新平花腰傣传统食用野菜进行了挖掘整理。花腰傣食用野菜种类丰富,共72种(归属44科,59属),按食用的部位,可将其分为花类、茎叶类、果实类、块茎(根)类和竹笋类野菜。采用自由列举的方法,排序了当地人喜爱的10种野菜和经常食用的10种野菜。探讨了花腰傣对野菜的处理方法与植物毒性的认识关系。在与山地民族野菜采集比较的基础上,得出了花腰傣的野菜采集兼有山地刀耕火种和坝子稻作民族的采集特征,具有明显过渡性的结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布努瑶石化山区资源利用的困境及对策分析
    马国君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5 (4): 16-20.  
    摘要1384)      PDF(pc) (667KB)(986)    收藏
    结合汉文献的相关记载及实地踏勘,从布努瑶传统的生态智慧和生态技能入手,对现今布努瑶石化山区资源利用方面所陷入困境及如何救治等几个方面做一个尝试性的探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主持人的话
    杨庭硕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5 (3): 22-22.  
    摘要1160)      PDF(pc) (176KB)(957)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论地方性知识的生态价值
    杨庭硕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5 (3): 23-29.  
    摘要1547)      PDF(pc) (370KB)(1543)    收藏
    地方性知识是指各民族的民间传统知识,其使用范围要受到地域的限制。通常的科学研究虽然也会接触到地方性知识,但是很少将其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文化人类学及其当代分支学科——生态人类学则不然,它不仅高度关注各民族的各种地方性知识,而且致力于发掘、整理和利用地方性知识去开展生态维护。这样的研究取向容易引起世人的误解与责难,也因此造成了地方性知识保护与利用的困难。为此,文章列举我国各民族中一些有代表性的地方性知识事例,说明它们在生态维护中的特殊价值,借以重申生态人类学关注地方性知识的深层考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论文化建构的双重性——兼谈生态危机发生的文化本源及其消解对策
    吕永锋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5 (3): 30-35.  
    摘要1571)      PDF(pc) (382KB)(1259)    收藏
    人类社会的建构凭借的是文化系统,因而在讨论人类社会对水土资源的影响时不得不先行讨论文化自身的制衡作用。文化自身的制衡作用来自于文化的建构特点。人类社会现存的文化就其实质而言,都必然并行着两套建构法则——生物性法则和社会性法则。在同一文化的运行中,这两套法则既可以紧密地结合起来,也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脱节。当其结合得十分紧密时,该种文化表现出极大的生命力;当其结合紊乱时,该种文化就会呈现衰败的景象,并同时对所处的自然生态系统乃至相关的水土资源构成严重的冲击,从而引发生态危机。文章重点讨论了文化建构的双重法则及其相互制衡机制,同时,从生态危机源自于文化建构的双重性这一理解出发,提出了对于生态危机的消解对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生态人类学述略
    罗康隆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5 (3): 36-40.  
    摘要1595)      PDF(pc) (488KB)(1376)    收藏
    文化人类学在20世纪初叶就已经开始的对社会关系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发展成为文化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生态人类学。该学科聚焦于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人类今天所面对的资源危机,是由复杂的经济、社会、人口、制度和政治条件造成的,地球资源的稀缺界限取决于人类的文化,稀缺是一个文化概念。自然资源本身具有多样性,需要人类在文化多样性基础上模塑出人类生计方式多样性,人类生计方式的多样性也必然会创造出利用资源的多元化途径来。因此,生态人类学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已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显学,它肩负的使命是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人类学与后现代认识论札记
    叶舒宪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3 (3): 63-67.  
    摘要1370)      PDF(pc) (1717KB)(1144)    收藏
    人类学对异文化的关注给后现代社会科学带来重要影响,表现在文化认识论上由党同伐异向“求异存同”的转化。从德里达的“延异”概念到德勒兹的他者命题,表明对全球化的“同”之负面效应的警觉。而“地方性知识”的命题则是挑战西方社会科学一元构架,保留人类智慧多样性生态的前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一个处于区域性“少数民族”地位的汉族族群建构——对云南大理州鹤庆县金敦乡积德屯村的调查
    杨小柳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3 (3): 68-71.  
    摘要1365)      PDF(pc) (799KB)(928)    收藏
    积德屯村是一个随明代大规模屯田而入滇的汉族村落,在周边白族的包围下生活了几百年。作为一个区域性“少数民族”,积德屯村基于共同的族群血统的历史记忆和地域(行政区划)两个认同要素,把可行性的根基认同与可见的工具利益汇合,实现了族群的认同,并在现代化的背景下显示出了极强的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1. 中国应为人类走向生态文明作出独特贡献
    卢风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21 (4): 1-4.  
    摘要1233)      PDF(pc) (561KB)(1020)    收藏
    中国保护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生态平衡, 避免十几亿人的道德沦丧、人欲横流, 便是为人类作出了较大贡献。中国必须走完自己的现代化历程,但在现代性框架内, 中国已不可能有什么原创性的贡献。然而,中国可为走向生态文明,走向精神成熟而为人类作出独特的贡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2.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总目录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版权所有 © 2021《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技术支持: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公众号 电子书橱 超星期刊 手机浏览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