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德]于尔根·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M].曹卫东,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2] DAVID RAY GRIFFIN.Founders of Constructive Postmodern Philosophy:Peirce,James,Beygson,Whitenead and Hartshorae[M].New York:Press of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1993.[3] 北京大学哲学系.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4]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 [德]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6] [法]帕斯卡尔.思想录[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7] [德]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8] 孙正聿.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9] 孙正聿.哲学通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10] 孙利天.论辩证法的思维方式[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11] [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2] 孙周兴.后哲学的哲学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3]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M].贺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14] [美]劳伦斯·卡弘.哲学的终结[M].冯克利,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15] 孙利天.纯粹理论生活的理想[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6).[16]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7] 段建军,等.人,生存在边缘上——巴赫金边缘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