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9年 第40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9-09-01
    “长江学者”论坛
    学术资本视角下中世纪大学之源起
    胡钦晓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40(5):  1-13. 
    摘要 ( 1123 )   PDF ( 511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探寻中世纪大学因何产生,不但具有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历史价值,而且具有追问大学“从哪里来”的哲学意义。从学术资本视角看,高深知识获得商品的正当性,是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原点,知识如果不能成为商品,就不可能产生学者行会;基于知识交易的学者行会形成,是中世纪大学产生的起点,没有教师行会或学生行会,也就不可能存在教师型大学或学生型大学;高深知识在大学内外部的交换逻辑,是中世纪大学生存的支点,正是遵循道德规则的知识交换,为大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支持。
    哲学动态
    政府履行防控经济危机道德责任应遵循的主要理念
    彭定光,钟立华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40(5):  14-25. 
    摘要 ( 1001 )   PDF ( 410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经济危机是可以防控的。政府是参与防控经济危机的一个主要主体,应该且必须履行相应的道德责任。为履行好自己应尽的道德责任,政府应该确立和遵循尊重市场理念、责任共担理念、正义公平理念和最小代价理念。
    同意的涵义、性质及其类别
    吕耀怀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40(5):  26-38. 
    摘要 ( 2127 )   PDF ( 519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在伦理学视野下,最一般意义的同意是同意者基于自己的意志自由,以某种作为或不作为的形式,对被同意者提出的要求、建议或意见等给予肯定或否定的意思表示。除了一般的同意概念之外,还有次一级的概念如明示同意与默示同意、假设同意与推定同意以及拒绝同意、撤销同意和非同意等关联概念也应当引起人们的注意。次一级的同意概念,应当在理解一般意义的同意概念基础上依据其所在特殊情境予以具体理解。
    政治科学
    基层官员避责行为:逻辑·危害·治理——一种组织行为学的观点
    盛明科,陈廷栋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40(5):  39-47. 
    摘要 ( 2344 )   PDF ( 766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基层官员避责是懈政怠政的集中表现,是基于官员“心理—个体—组织—环境”互动模式的不良产物,构成基层治理的系统性制约要件。立足组织行为学视域,透析基层官员避责的生成逻辑,即行为判断价值化、行为结构逐利化和行为结果纵容化,分析其危害机理,即陷入基层治理主观价值窠臼、衍生多元主体利益分化偏离、置换行为结构的目标策略、背离行为结果的宗旨使命,为思考官员避责行为提供了基本遵循和依据,同时,在重塑行为心理机制、健全行为运作机制、强化行为沟通机制、筑牢行为保障机制上着力而妥善应对和治理基层官员避责问题,为新时代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一定的理论思考与实践价值。
    规制与问责:英美警察自由裁量权的多元治理
    胡建刚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40(5):  48-60. 
    摘要 ( 1138 )   PDF ( 772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对警察的社会学研究主要关注警察行为对公民自由可能存在的潜在威胁,其中最大的发现有两个,一是英美警察执法中大量存在的歧视性境遇,二是警察亚文化成为导致警察执法背离法治的根源。因此警察自由裁量权的政治性监督不仅有必要,而且会增加。警察机关有着自由裁量权的现实需求,但是必须将其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同时只能是法院拥有对“规定的范围”进行最终审查权。21世纪以来,英美开始倡导以民主警务模式来规范警察的自由裁量权。民主警务模式区分了警察“业务责任”和政府“政策责任”两种不同性质的责任,这将保护警察执法自由裁量权的相对独立性,同时鼓励政治当局对警务政策进行控制。
    “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制保障”专题
    主持人语
    李挚萍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40(5):  61-61. 
    摘要 ( 612 )   PDF ( 359 )  
    相关论文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生态法基本原则体系之建构
    于文轩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40(5):  62-69. 
    摘要 ( 1489 )   PDF ( 470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生态法的基本原则影响一国生态法的体系、内容和发展趋向,是衔接生态法的价值理念与法律制度的根本准则。生态法的基本原则体系应由生态优先原则、风险预防原则、受益者补偿原则和公众参与原则构成。在这一体系中,生态优先原则是目标性原则,风险预防原则和受益者补偿原则是构成性原则,公众参与原则是程序性原则。这四项原则构成完整而自洽的体系,为生态法律制度的建构和完善提供指引。
    “生态环境”宪法概念解析
    巩固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40(5):  70-80. 
    摘要 ( 1905 )   PDF ( 601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生态”与“环境”源于不同学科,所指大同小异,且不断发展变化。我国宪法中的“生态环境”是一个富于中国特色的独创概念,在科学界曾引起广泛争议。因其具有多义性,容易引起误解,并非理想的法律概念;但有其时代背景下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宪法角度的正确处理是接受事实、辩证分析,结合现代环境观念和既有法律事实作出最广义的宽泛解释,为下位法中的制度创新提供合法性基础,而不必强求与法律概念的齐整对应。环境宪法解读应跳出文本局限,更加开放、务实。
    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法律表达
    刘超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40(5):  81-92. 
    摘要 ( 1879 )   PDF ( 807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我国提出了形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改革目标。应当从定义、目标和地理空间范围等角度明晰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内涵与外延,从实质而非形式视角界定自然保护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与自然保护区的“基础”地位。以法律体系理论审视被列入立法计划的《国家公园法》立法,应当在法律体系中规划立法、在法律体系中明确法律部门归属、在法律体系中协整相关单行法的内在关联性。应制定专门的《自然保护地法》为改革目标的实现提供法治保障,立法重点包括将《自然保护地法》界定为自然保护地领域的基本法和政策法、确立自然保护地类型划分的法定标准、厘清各类自然保护地的地位与关系。
    生态保护红线的立法保障:问题与路径
    王社坤,王彬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40(5):  93-99. 
    摘要 ( 1320 )   PDF ( 649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生态保护红线的落地需要立法提供规范性保障。应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的现有立法存在效力层级低、有立法空白、已有规则无法满足生态保护红线“更严格保护”的要求等问题。生态保护红线的立法模式选择具有阶段性和渐进性;应当处理好生态保护红线统一立法与各类生态保护红线区特别立法的关系;统一立法应当以确立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保护的基本规则为核心目标,并对生态保护红线的地位、管理原则、划定与调整、差异化保护措施、评估与考核规则等关键内容作出明确规定。
    面向公众健康保障的生态环境法律规制转型
    朱炳成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40(5):  100-108. 
    摘要 ( 983 )   PDF ( 526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近年来,环境污染导致的公众健康损害愈发突出,环境健康问题频繁发生,暴露出我国环境法治体系建设过程中公众健康保障长期处于边缘化状态。为此,建立起面向公众健康保障的环境法律规制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以规制的发展路径为切入点,分析环境规制的演变进路,剖析市场经济为主导的个体主义规制模式的局限性和以政府为主导的行政规制在环境保护和保障公众健康方面所具备的优势与正当性,从而明确环境法律规制机制的发展脉络和现实需求。然而在风险社会中,环境风险的社会化属性愈发凸显。面对复杂而多元的环境问题,单纯依靠公权力的作用已难以实现环境法律规制目标。随着公众环境保护参与意识的增强和市场型环境规制手段的兴起,建立公私合作模式的环境风险法律规制机制,通过发挥法律的强制性与规范性作用,在行政机关的监督管理下,实现多元主体的协同合作,就成为实现环境法律规制目标的应然之选。
    “儿童文学理论建构新视野”专题
    主持人语
    蒋风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40(5):  109-109. 
    摘要 ( 616 )   PDF ( 337 )  
    相关论文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儿童文学是一种保守的文学?
    吴其南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40(5):  110-115. 
    摘要 ( 913 )   PDF ( 460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成人看儿童和儿童文学类似殖民者看殖民地的人民和文化。成人为了确证自己文明、理性的现代人身份而创造了具有野蛮、幼稚、不文明、未开化等特征的原始人/乡野人/儿童这个他者形象,以将自己和他们、自己的文学和他们的文学区分开来,这自然赋予儿童文学某种保守性质。保守于儿童文学并非都是负面的。现代“并喻社会”“后喻社会”的到来也为儿童文学挣脱保守主义的羁绊提供了契机。
    百年中国儿童文学演进史的理论构想与研究路径
    吴翔宇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40(5):  116-123. 
    摘要 ( 1109 )   PDF ( 563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中国儿童文学是以“文学现代化”为特质的中国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百年演进史与现代中国的转型具有同构性。对百年中国儿童文学演进史的整体而系统的研究有效地融通了“演进”“演进史”与“演进史研究”的内在关联,对重绘中国儿童文学的历史图景与文学谱系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对百年中国儿童文学演进史的研究不是做断代史的叠加,而是以“新人想象”为主题导向,突显生成论意义上的奠基、延续、发展、变通、对立及争议的内在脉络,以儿童观、审美形态的演变来表征百年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演变,从而在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格局中展示其独特的文学魅力。
    作为评价尺度的儿童文学人物形象塑造
    李利芳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40(5):  124-130. 
    摘要 ( 1179 )   PDF ( 596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人物形象塑造是儿童文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当前我国原创儿童文学形象塑造不力的背景下显得尤为迫切而重要。儿童文学特殊的文类属性及其基本功能决定其人物形象是召唤并引领儿童读者展开审美体验的关键精神力量,大量经典儿童文学呈现出这样的文学规律。总结我国百年儿童文学人物形象的变迁及发展发现,形象塑造的美学症结依然在于解决成人社会观念中的“儿童本位”问题。
    可能与边界:百年中国图画书的理论建构
    杜传坤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40(5):  131-138. 
    摘要 ( 993 )   PDF ( 605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百年来我国图画书理论的探索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首先是图画书对儿童的价值。依据儿童年龄阶段理论,年龄越小越需要图画,呈现出将图画书划归幼童文学的趋势。当代原创图画书不缺传统文化元素和绘画技法,却需要弥补“童性”的不足。其次是图画书的名称与身份归属。前者关系到这种艺术形式的自觉,后者则聚焦于图画书是否是儿童文学,其观点分歧在于是否承认图画书之图画的特殊叙事功能。当代原创图画书应超越插图式表现而探索图画的叙事艺术。最后是图画书的图文关系。当代主流观点强调图文的交互作用,“无边的绘本”这一概念反对将文图“互补叙事”视作图画书唯一正当的图文关系和至高无上的价值标准。图画书的生命力在于图文关系的“无限可能性”。梳理与反思我国百年图画书理论的建构历程,考辨图画书这一儿童文学样式的可能与边界,意在促进我国原创图画书的发展。
    教育论丛
    从EGP到ESP: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白蓝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40(5):  139-145. 
    摘要 ( 1277 )   PDF ( 561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大学传统的EGP教学已愈来愈难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ESP教学具有的开放性、实用性、互动性、专业性等特征,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和目标具有更大的契合性。所以,大学英语教学从EGP向ESP转变会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应将具备特定专业知识、能用英语完成专业领域工作的应用型人才确定为大学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为此,应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师资配置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新时代 新青年 新学术:博士生论坛
    “重返阶级”:理论与意义
    胡满英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40(5):  146-153. 
    摘要 ( 1188 )   PDF ( 517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重返阶级”是作为对“阶级消亡”的回应和反击而出场的。“重返阶级”论主张,社会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的确在历史中变化,但阶级和阶级关系的本质没有改变,阶级继续存在并持续地影响着社会,阶级分析仍然是分析社会的有效工具。“重返阶级”的努力得益于将工作场所作为权力体系和阶级对抗场所的当代劳工研究,这种从“工场权力”的角度来划分阶级的研究正确地揭示了社会阶级不平等的现象。阶级话语的再出场是社会不平等的理论回声,新时代阶级存在表现出工人阶级“新贫困”、中产阶级“再无产阶级化”和全球工业阶级形成等新特点和新趋势,应当重返阶级,把工人带回分析的中心,以新视角坚持和重塑阶级话语。
    伍尔夫对布鲁姆斯伯里圈文艺观的接受与超越
    邱高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40(5):  154-160. 
    摘要 ( 1229 )   PDF ( 617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布鲁姆斯伯里圈是英国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精英文化团体,以反传统性和现代性著称。小说家伍尔夫作为圈中核心人物,通过文学创作的方式与圈内所提倡的文艺观展开积极对话,其文学创作活动体现出鲜明的布鲁姆斯伯里式精神气质,即对纯美艺术的不懈追寻、情感与智性的自由协作。伍尔夫对布鲁姆斯伯里圈文艺观的超越体现在其创作形式观、生活真实观、双性同体观的理念中,为英国文学史留下了不朽的印记。
版权所有 © 2021《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技术支持: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公众号 电子书橱 超星期刊 手机浏览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