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皮埃尔·布尔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与结构[M].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2] 朱光潜.我对于本刊的希望[J].文学杂志,1937(1).
[3] 朱光潜.复刊卷头语[J].文学杂志,1947(1).
[4] 沈从文.小说作者和读者[M]//沈从文全集:第12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5] 沈从文.横石和九溪·湘行书简[M]//沈从文全集:第11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6] 皮埃尔·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M].包亚明,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7] 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M]//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8]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M]//胡适文集:第2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9] 沈从文.长庚[M]//沈从文全集:第12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10] 周作人.《晚间的来客》译后附记[J].新青年,1921(5).
[11] 沈从文.从周作人鲁迅作品学习抒情[M]//沈从文全集:第16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12] 沈从文.论冯文炳[M]//沈从文全集:第16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13] 沈从文.石子船·后记[M]//沈从文全集:第5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14] 章炳麟.文学说例[M]//近代文论选(下).舒芜,等,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15] 刘师培.文说[M]//近代文论选(下).舒芜,等,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16] 周作人.苦雨斋序跋文·桃园跋[M]//周作人自编文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17] 周作人.苦竹杂记·后记[M]//周作人自编文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18] 废名.废名小说选·序[M]//废名集:第6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9.
[19] 沈从文. 潜虚[M]//沈从文全集:第12卷. 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20] 沈从文.“文艺政策”检讨[M]//沈从文全集:第17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21] 沈从文.谈进步[M]//沈从文全集:第16卷. 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22] 沈从文.论技巧[M]//沈从文全集:第16卷. 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23] 沈从文.论穆时英[M]//沈从文全集:第16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24] 沈从文.论郭沫若[M]//沈从文全集:第16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25] 沈从文.天才与耐性[M]//沈从文全集:第17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26] 沈从文.短篇小说[M]//沈从文全集:第16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27] 刘西渭.《边城》与《八骏图》[M]//吴福辉.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3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28] 汪曾祺.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M]//汪曾祺全集:第4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9] 黄曼君.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诞生与延传[J].中国社会科学,2004(3).
[30] 王尔敏.中国近代知识普及运动与通俗文学之兴起[M]//王尔敏.中国近代文运之升降.北京:中华书局,2011.
[31] 沈从文.作家间需要一种新运动[M]//沈从文全集:第17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32] 沈从文.《边城》题记·新题记[M]//沈从文全集:第8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33] 沈从文.《看虹摘星录》后记[M]//沈从文全集:第16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34] 沈从文.职业与事业[M]//沈从文全集:第17卷. 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35] 沈从文.文艺界联合阵线所有的意义[M]//沈从文全集:第17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36] 沈从文.长河·题记[M]//沈从文全集:第10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37] 沈从文.抽象的抒情[M]//沈从文全集:第16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38] 沈从文.答凌宇问[M]//沈从文全集:第16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39] 伊塔洛·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M].黄灿然,李桂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