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晨,李福华.知识分子:大学教师的内在诉求[J].教师教育研究,2016(2):8-14.
[2] 王增进.后现代与知识分子社会位置[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0.
[3] 许纪霖.公共性与公共知识分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61.
[4] 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 人的使命[M].梁志学,沈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42-43.
[5] 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377.
[6] 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M].钱永祥,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69.
[7] 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M].单德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12.
[8]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M].许良英,赵中立,张宣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73.
[9] 尚瑞茜,么加利.从“学校场域”走向“社会场域”:我国当代大学教师公共性的式微与提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9):91-97.
[10] 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21-06-16].http://www.gov.cn/xinwen/2020-09/11/content_5542862.htm.
[11] 孙红.试论高校教师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J].高等理科教育,2002(1):94-97.
[12] 理查德·桑内特.公共人的衰落[M].李继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358.
[13] 孙德海.中西方协商民主同构异质的学理分析[J].中州学刊,2018(2):10-16.
[14] 徐贲.知识分子——我的思想和我们的行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序1.
[15] 朱永新,汪敏.教育如何不再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公共品格教育的逻辑向度与实践进路[J].教育研究,2020(2):61-71.
[16]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教育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EB/OL].[2021-06-16].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8-01/31/content_5262539.htm.
[17] XIE Y,SHAUMAN K A.Sex differences in Research Productivity:New Evidence about an Old Puzzle[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98(6):847-870.
[18] 梁文艳,周晔馨,于洪霞.社会资本与大学教师学术创新能力研究[J].经济研究,2019(11):133-148.
[19] 杨冠英.“量化模式崇拜”:我国高校学术体制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社会科学,2006(2):136-137.
[20] 田贤鹏.高校教师学术代表作制评价实施:动因、挑战与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20(2):85-91.
[21] 卜建华,徐凤娟.网络社会青年信仰泛娱乐化庸俗化风险的“文化景观”与破解策略[J].中国青年研究,2020(1):33-40.
[22] 叶飞.论教师职业“公共使命”的式微与重构[J].南京社会科学,2016(3):134-138;156.
[23] 余宏亮,吴海涛.教师作为知识分子:公共性、可能性与实践性[J].教育学报,2014(5):122-128.
[24] 车丽娜,徐继存.寻找失落的知识分子精神——论教师的知识分子精神的式微与重建[J].教师教育研究,2007(2):28-31.
[25] 曹如军.地方性大学教师社会服务的文化抗拒及其消解[J].高校教育管理,2017(5):88-93.
[26] 蒋凯.知识商品化及其对高等教育公共性的侵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1):53-67;189.
[27] 李业昆,海勤.高校教师有效提供社会服务的对策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21):39-42.
[28] 王恩华.大学教师的学术责任:一个责任伦理视角[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4):63-67.
[29] 卡尔·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M].邱立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74.
[30] 么加利.默会知识视域下高校管理智慧缺失及养成[J].高校教育管理,2016(6):21-26.
[31] 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M].温锡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214-215.
[32] 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郑继伟,张维平,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3.
[33] 戴安娜·克兰.无形学院——知识在科学共同体的扩散[M].刘珺珺,顾昕,王德禄,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7.
[34] 刘海峰.大学教师的生存方式[J].教育研究,2006(12):29-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