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于建嵘.土地问题已成为农民维权抗争的焦点——关于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形势的一项专题调研[J].调研世界,2005(3).
[2] 周其仁.农地产权与征地制度——中国城市化面临的重大选择[J].经济学(季刊),2004(4).
[3] 党国英.关于征地制度的思考[J].现代城市研究,2004(3).
[4] 齐晓瑾,蔡澍,傅春晖.从征地过程看村干部的行动逻辑——以华东、华中三个村庄的征地事件为例[J].社会,2006(2).
[5] 张永宏,李静君.制造同意:基层政府怎样吸纳民众的抗争[J].开放时代,2012(7).
[6] 贺雪峰.地权的逻辑: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向何处去[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
[7] 卫龙宝,胡慧洪,钱文荣,曹明华.城镇化过程中相关行为主体迁移意愿的分析——对浙江省海宁市农村居民的调查[J].中国社会科学,2003(5).
[8] 金小琴.新时期失地农民的征地意愿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10).
[9] 许恒周,郭玉燕.不同发展水平地区农民被征地意愿及影响因素——基于南京市、鹰潭市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1).
[10] 王兆林,杨庆媛,张佰林,藏波.户籍制度改革中农户土地退出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1(11).
[11] 陈霄.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基于重庆市“两翼”地区1012户农户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2(3).
[12] 陈廷贵,佟雨.农地城市流转过程中农户征地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安徽省望江县农户样本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5(8).
[13] 王伟林,黄贤金,陈志刚.发达地区农户被征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苏州农户调查的实证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9(4).
[14] 罗文春,李世平.农民被征地的意愿与影响因素:陕西462个样本[J].改革,2011(1).
[15] 穆向丽,孙国兴,张安录.农户农用地征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湖北省302个农户的调查[J].中国农村经济,2009(8).
[16] 张怡然,邱道持,李艳.农民工进城落户与宅基地退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重庆市开县357份农民工的调查问卷[J].中国软科学,2011(2).
[17] 郭玲霞,高贵现,彭开丽.基于Logistic模型的失地农民土地征收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资源科学,2012(8).
[18] 王湃,凌雪冰.基于农户受偿意愿的征地补偿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湖北省4市25村354份问卷为证[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19] 郭玲霞,高贵现.基于Logistic模型的贫困地区失地农户被征地意愿研究——以贵州省毕节地区为实证[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4(4).
[20] 唐云锋,高飞,赵浪.失地农民征地意愿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杭州市和南昌市农户的调查[J].上海国土资源,2015(2).
[21] 刘杨,黄贤金,吴晓洁.失地农民的维权行为分析——以江苏省铁本事件征地案件为例[J]. 中国土地科学,2006(1).
[22] 陈艳华,林依标,黄贤金.被征地农户意愿受偿价格影响因素及其差异性的实证分析——基于福建省16个县1 436户入户调查数据[J].中国农村经济,2011(4).
[23] 陈会广,欧名豪,张潇琳.被征地农民及其社会保障——文献评论与今后公共政策选择[J].中国土地科学,2009(2).
[24] 康岚.失地农民被征用土地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农村经济,2009(8).
[25] 陈莹,谭术魁,张安录.公益性、非公益性土地征收补偿的差异性研究——基于湖北省4市54村543户农户问卷和83个征收案例的实证[J].管理世界,2009(10).
[26] 刘祥琪,陈钊,赵阳.程序公正先于货币补偿:农民征地满意度的决定[J].管理世界,2012(2).
[27] 钱忠好,肖屹,曲福田.农民土地产权认知、土地征用意愿与征地制度改革——基于江西省鹰潭市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7(1).
[28] 李尚蒲,罗必良,钟文晶.产权强度、资源禀赋与征地满意度——基于全国273个被征地农户的抽样问卷调查[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29] 张浩.农民如何认识集体土地产权——华北河村征地案例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3(5).
[30] 孔祥智,顾洪明,韩纪江.我国失地农民状况及受偿意愿调查报告[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7).
[31] 韩晓宇,吴群琪.关于征地补偿标准合理性的探讨[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6).
[32] 陈树文,于慕尧.我国失地农民征地补偿模式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33] 符太成,王棚宇.征地过程中地方政府与农民行为浅析——基于博弈论的分析框架[C]//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2007.
[34] 曾亿武,杨泽楷.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广东揭阳140个失地农户的调查数据[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35] 邓大松,丁怡.失地农民被征地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及政策建议——基于调研湖北省宜昌市227个农户的实证分析[J].理论月刊 2014(10).
[36] 陈利根.论征地过程中集体和农民的参与[J].中国土地,2006(4).
[37] 晋洪涛,史清华,俞宁.谈判权、程序公平与征地制度改革[J].中国农村经济,2010(12).
[38] 黄乐乐,王子毅.土地补偿农户间的分配:秩序与法治[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39] 鲍海君,吴次芳.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J].管理世界,2002(10).
[40] 沈关宝,王慧博.解读“失地农民问题”——国内外失地农民问题研究综述[J].江西社会科学,2008(1).
[41] 曲颂,夏英.土地征收补偿方式对农民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5(15).
[42] 付琼,肖洪安,张文秀.失地农民对安置方式的选择意愿分析——基于成都市6县(市、区)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21).
[43] 崔香芬,赵淑华.中青年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参与意愿实证分析——基于江苏6市的调研[J].经济体制改革,2014(6).
[44] 陈映芳.征地农民的市民化——上海市的调查[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45] 毛丹,王燕锋. J市农民为什么不愿做市民——城郊农民的安全经济学[J].社会学研究,2006(6).
[46] 李红波.被征地农民受偿意愿与政府偿付意愿的博弈关系研究[C]//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
[47] 柯小兵,何高潮.从三层博弈关系看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基于某大学城征地案例的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06(3).
[48] 谭术魁,涂姗.征地冲突中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以地方政府与失地农民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09(11).
[49] 邹秀清,钟骁勇,肖泽干等.征地冲突中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和农户行为的动态博弈分析[J]. 中国土地科学,2012(10).
[50] 谭术魁,齐睿.中国征地冲突博弈模型的构建与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0(3).
[51] O'Brien K J. Rightful Resistance[J]. World Politics,1996,49(1).
[52] 裴宜理.中国人的“权利”概念(下)——从孟子到毛泽东延至现在[J].国外理论动态,2008(3).
[53] 詹姆斯·C.斯科特.弱者的武器: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
[54] 折晓叶.合作与非对抗性抵制——弱者的“韧武器”[J].社会学研究,2008(3).
[55] 董海军.依势博弈:基层社会维权行为的新解释框架[J].社会,2010(5).
[56] 徐昕.为权利而自杀——转型中国农民工的“以死抗争”[C]// 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2008.
[57] 黄振辉.表演式抗争:景观、挑战与发生机理——基于珠江三角洲典型案例研究[J].开放时代,2011(2).
[58] 王金红,黄振辉.中国弱势群体的悲情抗争及其理论解释——以农民集体下跪事件为重点的实证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59] 覃琮.农民维权活动的理法抗争及其理论解释 两起征地案例的启示[J].社会,2013(6).
[60] 柳建文,孙梦欣.农村征地类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及其治理——基于冲突过程和典型案例的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14(2).
[61] 吴长青.从“策略”到“伦理”:对“依法抗争”的批评性讨论[J].社会,2010(2).
[62] 赵鼎新.论“依法抗争”概念的误区:对李连江教授的回应[J].社会学评论,201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