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0年全国教育发展统计公报数据[EB/OL].[2021-08-27].http:∥www.moe.gov.cn/jyb_sjzl/moe_560/2020/gedi.
[2] 《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新成就》编写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新成就: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5.
[3] 邬大光,陈祥祺.高等教育“深水区”与大学转型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21(12):6-11.
[4] 管培俊.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 助力高质量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21(12):1-5.
[5] 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162.
[1] 陆扬.“情感转向”的理论资源[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30-38.
[2] 郝强.从“感觉结构”到“情感转向”——雷蒙·威廉斯与当代西方情感理论的关系[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12-19.
[3] 马克斯·范梅南,李树英.教育的情调[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135.
[4] 包水梅.全面振兴西部高等教育:困境、根源及其突破[J].中国高教研究,2020(12):41-47.
[5] 顾明远.中国教育路在何方[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98.
[6] 陈亮.从“输血”到“造血”:新时代中西部高校内生性发展的路径[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37-46.
[7] 费孝通.乡土中国[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5.
[8] 李化树.建设西部高等教育区:西部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与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2-23.
[9] 杨进,杨雪,谭玉容.欠发达地区乡村教师职业幸福感:现实图景、困境剖析与提升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21(12):87-94.
[1] 管培俊.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助力高质量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21(12):1-5.
[2] 陈亮,石定芳.新时代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政策逻辑与实践路径[J].高校教育管理,2021(1):97-106.
[3] 郑玉飞.论教育政策的柔性执行[J].教育发展研究,2021(1):64-71.
[4] 陈亮.法理与学理——大学学术不端行为问责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48.
[5] 周序.被建构的片面应试与高考阅卷改革[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59-65.
[1]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印发《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年)》的通知[EB/OL].[2022-01-08].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302/t20130228_148468.html.
[2] 陈时见,杨盼.“双循环”视域下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的价值与路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5):53-60.
[3] 包水梅,陈秋萍.我国区域间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贡献率的比较分析——基于近20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16-27.
[4] 张荣馨,陈星云.我国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的微观研究——来自12省32所高校的问卷调查数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3):25-33.
[5] 阎卫东,王素君,吕文浩.地方高校产教融合推进内涵式发展的逻辑分析和路径选择[J].现代教育管理,2021(6):44-50.
[6] 洪银兴.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基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的考察[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49-59.
[1] 李立国,孙杰远,刘振天,等.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的多维思考与推进策略[J].高校教育管理,2022(3):2.
[2] 任飏,陈安.论创新型人才及其行为特征[J].教育研究,2017(1):149.
[3] 《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发布[J].新闻世界,2021(11):64.
[4] 靳玉乐,张良.论高校教师的分类评价[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7):8-14.
[5] 周启良.高等教育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度对就业结构的影响[J].中国人口科学,2022(2):96.
[6] 王树国.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变革与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2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