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时丽冉,张峰.DNA并非遗传的全部[J].衡水师专学报,2002(1).[2] 蒋运龙.自然资源学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3] [美]阿兰·兰德尔.资源经济学[M].施以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4] 楼慧心.关注原生基因资源的产权保护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3).[5] 王少杰.论基因资源及其法律保护[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5(1).[6] 全球转基因作物生产概况[EB/OL].[2014-05-17].http://tech.163.com/04/1115/12/157SOPTH0009rt.html.[7] 秦天宝.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的法律问题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8] UNEP.Global biodiversity Assessment[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Great Britain,1995.[9] 杨朝飞.澳大利亚\新西兰有关遗传资源管理的启示[J].世界环境,2001(1).[10] 史学赢.生物多样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1] 张建邦.生物基因资源获取和利益分享的国际法规制——兼论对我国基因资源保护的启示[J].法律科学,2005(6).[12] 闫海,吴琼.基于生物遗传资源保护的事先知情同意探析[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3] 杨利雅.自然资源的“物”性分析——对自然资源保护物权立法客体的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2).[14] 徐信贵.遗传资源的权属问题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5] 王明远.美国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法律制度介评[J].法律评论,2008(4).[16] 秦天宝.欧盟及其成员国关于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的管制模式[J].科技与法律,2007(2).[17] 张小勇.印度遗传资源立法及其启示[J].法商研究,2007(1).[18] [美]卡里佐萨.生物多样性获取与惠益分享[M].薛达元,等,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19] 蒋志刚.生物遗传资源的元所有权、衍生所有权和修饰权[J].生物多样性,2005(4).[20] 梁慧星.民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21] 薛达元.中国生物遗传资源现状与保护[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22] 张小勇.我国遗传资源的获取和惠益分享立法研究[J].法律科学,2007(1).[23] 韦贵红.生物多样性的法律保护[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24] Rüdiger Wolfrum and Peter-Tobias Stoll.Access to Genetic Resources under the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y and the Law of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M].Berichte8/96,Erich Schmidt Verlag GmbH and Co.,Berlin,19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