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Vol. 45 ›› Issue (3): 20-29.DOI: 10.13438/j.cnki.jdxb.2024.03.003
李海金,焦方杨
LI Haijin,JIAO Fangyang
摘要:针对民族地区的脱贫发展问题,主要有经济与社会结构视角和文化视角两种解释模式。在脱贫与发展实践过程中,民族地区的部分文化因子通常被视为所谓的“贫困文化”,而且往往也成为现代性改造的对象。然而,民族地区及其民众在认同现代性价值的同时,也针对现代性改造所采取的措施作出了相应的回应甚至抵制,从而导致脱贫与发展政策出现落地难题和悬浮困境。从现代性与地方性的双重视角看,现代性与国家权力的内在勾连以及国家权力的整体运行,成为现代性价值与地方性文化之间张力的基本动因。进入乡村全面振兴阶段后,民族地区应保持现代性与地方性的双重自觉,在乡村振兴中重新认识和强化民族文化价值、文化认同,推动民族地区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加速民族地区乡村振兴进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