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强.社会分层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 格尔哈特·伦斯基.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M].关信平,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3] 埃里克·奥林·赖特.阶级分析的三种逻辑与中产阶级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8(4):51-56.
[4] 张翼.中国人社会地位的获得——阶级继承和代内流动[J].社会学研究,2004(4):76-90.
[5] 姚俭建,高红艳.关系性思维模式与社会分层研究——关于布迪厄阶级理论的方法论解读[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56-61.
[6] 刘欣.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制度基础[J].社会学研究,2005(5):1-25,243.
[7] 周晓虹.中产阶级: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J].江苏社会科学,2002(6):37-45.
[8] 边燕杰.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M].北京:三联书店,2002.
[9] 方长春.从“再分配”到“市场”——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研究综述[J].南京社会科学, 2006(1):105-110.
[10] 刘欣.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多元动力基础——一种权力衍生论的解释[J].中国社会科学,2005(4):101-114.
[1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 杨晓,李路路.对中国社会分层的理论研究——关于分层指标的理论背景和制度背景的阐述[J].社会学研究,1989(5):35-44.
[13] 刘祖云.社会转型与社会分层——20世纪末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4):1-9.
[14] 赵德雷.期望状态与地位等级秩序的维持[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4):36-47.
[15] 李春玲.如何定义中国中产阶级:划分中国中产阶级的三个标准[J].学海, 2013(3):62-71.
[16] 韩克庆.社会分层研究的基本概念及其关系辨析[J].天津社会科学,2003(4):55-60.
[17] 徐晓军.转型期中国社会分配方式的变迁与阶层分化[J].河南社会科学,2004(2):60-64.
[18] 刘祖云.社会转型与社会流动:从理论到现实的探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5):1-6,127.
[19] 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邓正来,校.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20] 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J].中国社会科学,1992(5):3-17.
[21] 顾昕.走向互动式治理:国家治理体系创新中“国家-市场-社会关系”的变革[J].学术月刊,2019(1):77-86.
[22] 张宛丽.非制度因素与地位获得——兼论现阶段中国社会分层结构[J].社会学研究,1996(1):64-73.
[23]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4] 李强.中国中产社会形成的三条重要渠道[J].学习与探索,2015(2):23-33.
[25] 张云武.关系规模、地位获得与交往取向[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1(5):78-86.
[26] 冯华.网络、关系与中国的社会地位获得模式[J].广西社会科学,2004(1):155-157.
[27] 雷玉琼,徐刚.社会网络作为资源流动渠道的理论建构[J].学术交流,2010(1):123-126.
[28]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49.
[29] 边燕杰,张文宏.经济体制、社会网络与职业流动[J].中国社会科学,2001(2):77-89,206.
[30] 张清.从身份到契约: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结构之变迁[J].江苏社会科学,2002(3):187-192.
[31] 李路路,边燕杰.制度转型与社会分层:基于2003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
[32] 吴晓林.新中国阶层结构变迁与政治整合60年:过程、特征与挑战[J].天津社会科学,2010(4):60-64,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