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立三西(河西、定西、西海固)地区农业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83(1):25.
[2] 国务院.“三西”地区农业建设领导小组第三次扩大会议的汇报提纲[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83(25):22-29.
[3] 邢成举.搬迁扶贫与移民生计重塑:陕省证据[J].改革,2016(11):65-73.
[4] ROPERS S,XUE T.Resettlement and Climate Change Vulnerability:Evidence From Rural China[J].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15,35:62-69.
[5] 杨云彦.社会变迁、介入型贫困与能力再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5.
[6] 史俊宏,赵立娟.非自愿迁移人口生计转型困境及发展能力提高策略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4):603-609.
[7] 许源源,熊瑛.易地扶贫搬迁研究述评[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07-113.
[8] 陈绍军,田鹏.“嵌入”:移民社会系统重建的新视角——以江西省W水利枢纽工程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22-30.
[9] 徐君.割舍与依恋——西藏及其他藏区扶贫移民村考察[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2-19.
[10] 何得桂,党国英.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大规模避灾移民搬迁政策效应提升研究——以陕南为例[J].西北人口,2015(6):99-105.
[11] SMIT B,WANDEL J.Adaptation,Adaptive Capacity and Vulnerability[J].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06,16(3):282-292.
[12] ROBERTC.Vulnerability,Coping and Policy (Editorial Introduction)[J].IDS Bulletin,2006(4):33-40.
[13] 杨云彦,徐映梅,胡静,等.社会变迁、介入型贫困与能力再造——基于南水北调库区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研究[J].管理世界,2008(11):89-98.
[14] 刘伟,黎洁.提升或损伤?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生计能力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210-218.
[15] 赵曼,张广科.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及其制度需求[J].财政研究,2009(8):36-38.
[16] 何家军.水利工程移民生计能力再造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4.
[17] 丁士军,张银银,马志雄.被征地农户生计能力变化研究——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的改进[J].农业经济问题,2016(6):25-33.
[18] 赵锋,邓阳.甘肃省独生子女户与多子女户生计能力的比较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5(1):64-71.
[19] 蔡洁,夏显力.农户农地转出行为诱因及对其生计能力的影响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98-108.
[20] 张峻豪,何家军.能力再造:可持续生计的能力范式及其理论建构[J].湖北社会科学,2014(9):41-47.
[21] 赵锋.可持续生计与生计动态能力分析:一个新的理论研究框架[J].经济研究参考,2015(27):81-87.
[22] 赵锋,杨云彦.外力冲击下水库移民生计脆弱性及其解决机制——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库区为例[J].人口与经济,2009(4):1-7.
[23] 李靖,廖和平.区域贫困农户生计能力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以重庆市16个区县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9):175-182.
[24] 付少平,赵晓峰.精准扶贫视角下的移民生计空间再塑造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8-16.
[25] 袁梁,张光强.生态补偿、生计资本对居民可持续生计影响研究——以陕西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例[J].经济地理,2017(10):188-196.
[26] 徐莉.反贫困的性别分析:基于少数民族山区贫困女性生计资源的调查[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6):111-116.
[27] 杨云彦,赵锋.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下农户生计资本的调查与分析——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库区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09(3):58-65.
[28] 修兴高.产业扶贫模式:运行成效、影响因素与政策建议——福建省产业扶贫模式典型案例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4):188-194.
[29] 郭星华.社群隔离及其测量[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6):2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