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02年 第23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2-12-01
    沈从文研究
    沈从文的“凤凰情结”及其小说的文化特质
    杨义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3(4):  1-4. 
    摘要 ( 1197 )   PDF ( 1212 )  
    相关论文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沈从文的“凤凰情结”,一是地理上以凤凰故里为核心的湘西情结,一是精神上的楚文化情结。 这种情结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小说创作的价值取向,积淀成他的小说创作的文化特质。
    沈从文小说人物回归山洞的神话悲剧
    王润华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3(4):  5-11. 
    摘要 ( 1687 )   PDF ( 1740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沈从文小说笔下的山洞是其故乡神话的一种。在《月下小景》、《媚金·豹子·与那羊》、《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七个野人与最后一个迎春节》等小说中,沈从文描写了情人前往深山峻岭中的山洞幽会,然后自杀死亡的神话悲剧,这实际上象征着自然与神意合一爱情的死亡。
    沈从文严肃文学观观照下的京派和海派
    王继志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3(4):  12-21. 
    摘要 ( 1399 )   PDF ( 1883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京派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其发展衍变的过程可明显地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在一向抱定严肃文学观不放的沈从文看来,以周作人、废名为首的前期主要成员,自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已逐渐由积极走向消极,即由积极的社会性文化追求向消极的“趣味个人主义”转化,并于1933年后与“海派”相融合。沈从文的《论冯文炳》、《文学者的态度》、《论“海派”》等文章,实际上是对文学上的“趣味个人主义”和商人习气的共同批判。其出发点完全是为了捍卫中国新文学的庄严性。
    沈从文文化秉赋溯源研究中的误导现象——在“沈从文百年诞辰国际学术论坛”上的发言
    刘一友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3(4):  22-23. 
    摘要 ( 1162 )   PDF ( 1120 )  
    相关论文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引起沈从文文化秉赋研究发生偏差的主要原因是:对“湘西”地域宽狭和民族分布情况认识有误,此外也与沈从文自报的族属等等有关。
    理解沈从文——也谈沈从文改行
    杨瑞仁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3(4):  24-26. 
    摘要 ( 1205 )   PDF ( 1072 )  
    相关论文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沈从文改行,是沈从文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沈从文从事文学创作25年左右,从事文物考古却有40年左右。如何估价后40年,也是沈从文研究中回避不了的问题。应该承认,沈从文必有政治的原因,同时,其个人的兴趣爱好因素、“人弃我取”的择业思想,也应给予充分重视,否则将难以正确估价沈从文后40年的工作和人生道路。
    凝眸远景的另类表达方式——沈从文小说中的比喻艺术
    姚艳玉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3(4):  27-31. 
    摘要 ( 1430 )   PDF ( 1201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沈从文小说中比喻艺术独树一帜。喜用农村常见的动植物形容笔下人物,又善用民间语言表达思想情感。其比喻已摆脱自然主义的简单描摹,达到了高度的审美境界。
    哲学研究
    唯物史观与历史规律的客观性
    庄国雄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3(4):  32-37. 
    摘要 ( 1516 )   PDF ( 1863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历史规律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理论内容,对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必须重新加以审视。历史规律是否存在?历史规律是否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是历史规律客观性问题的两个重要方面。依据唯物史观,人们是在生活世界中、在亿万次实践活动中遭遇并意识到历史规律存在的。这是在本体论层面对历史规律存在的肯定。发现和表述这种规律,则是认识论层面的证明。历史规律本质上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规律,因此以人的实践意识为内在环节,所以不能抽象地说“历史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同样,也不能抽象地谈论“人们不能创造和消灭历史规律”。各种历史规律是在人们实践活动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和消失的。
    论“一分为三”与生物科学的辩证关系
    周德义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3(4):  38-42. 
    摘要 ( 1507 )   PDF ( 957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比较详细地分析、探讨了“一分为三”与生物细胞学、遗传学基本规律、生态系统平衡和生物遗传、变异、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辩证关系,并试图用“一分为三”的观点予以说明和解释,论证了一分为三规律对于生命科学领域的广泛适应性。
    伦理学研究
    和谐的人——儒学视野中的人及其道德维度
    曹刚, 王艳玲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3(4):  43-47. 
    摘要 ( 1385 )   PDF ( 878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儒学视野中的人是和谐的人,体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和身心的和谐。作为封建意识形态中的一个重要思想体系,儒学在现时代已不合时宜,但其理论中又积淀了道德生活实践中特有的智慧和历史经验,包含不少真理性颗粒,为当代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完善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源。
    日本环境伦理思想研究论纲
    曾建平, 杨方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3(4):  48-52. 
    摘要 ( 1345 )   PDF ( 1511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日本环境伦理思想产生于公害引起的社会问题,它历经了四个阶段,现已进入成熟期,其主要论题涉及五大方面;日本重要思想家的环境伦理观主要有池田大作的依正不二观、高桥进的东方人伦观、岩佐茂的社会批判观、丸山竹秋的地球伦理学、岸根卓郎的共生系统观。对日本环境伦理思想的评价要从其与日本传统文化的渊源关系,与西方环境伦理思想的比较入手。日本环境伦理思想的未来走向有五大趋向。
    儒家“仁爱”伦理与基督教“博爱”伦理思想比较研究
    朱全红, 张苹英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3(4):  53-58. 
    摘要 ( 2279 )   PDF ( 2668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儒家伦理的“仁爱”思想和基督教伦理的“博爱”思想分别代表了东西方文明的思想精华,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长河中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分析了两种思想产生的社会文化基础、现代意义,重点比较了两者的相同与差异之处。
    论孔子的“礼孝”思想
    吴恒忠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3(4):  59-62. 
    摘要 ( 2090 )   PDF ( 2003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关于“孝”,孔子曾对学生解释道:“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孔子的“孝”思想是以“礼”为形式的。孔子的“礼孝”思想提出了一套较为全面、内涵丰富的“孝”的伦理准则。
    美学研究
    美根植于人性深处——《审美教育书简》中的审美人类学思想
    张玉能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3(4):  63-68. 
    摘要 ( 1425 )   PDF ( 1135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明确地提出:美根植于人性深处,美是游戏冲动的对象,游戏冲动是结合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的冲动,它们根源于人性的抽象结果(人格、状态及其相互作用)。这些观点,不仅直截了当地综合了大陆理性主义和英国经验主义两大美学思潮,继承了康德的美学思想,而且开启了黑格尔把认识论美学、本体论美学和辩证法美学融为一体的思路,同时也最明确地表明了席勒的审美人类学的思想是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美学一脉相通的。
    全球化语境下的美学身份问题
    季水河, 叶仁雄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3(4):  69-72. 
    摘要 ( 1394 )   PDF ( 1377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美学是对人类历史进行阐释的范型之一,它本质上是传统的话语。因此,在全球化和现代性相互作用的历史情境中,必然会在历时和共时两个层面产生身份问题,重建美学身份就成为必要。
    经济学研究
    论ERP对现代管理技术的综合运用
    王孝成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3(4):  73-76. 
    摘要 ( 1151 )   PDF ( 937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企业资源计划ERP是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科学结合的产物,它发展、超越了制造资源计划MRPⅡ,它是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体现业务流程重组思想、整合客户关系管理、反映知识管理理念的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具有集成化管理的特点。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改革探讨
    刘紫云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3(4):  77-81. 
    摘要 ( 1505 )   PDF ( 784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不足是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但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面临的特殊性是人口基数大、老龄化进程加速、产业结构调整而提前退休等带来的巨大压力,解决此难题的源头是控制人口。控制人口的重点、难点是农民群体。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行为减弱,控制农民计划生育,政府必须付出交易成本即建立国家财政支持的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日本家族企业的现状及其发展困境
    汤涛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3(4):  82-85. 
    摘要 ( 1268 )   PDF ( 1443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在日本,无论大型跨国企业还是小型企业,几乎都是由家族统治。尽管在一定的意义上,它又富涵新的理念,它不仅包括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所形成的经济组织,同时也以同一经营思想为主线,把将家族中的非血缘关系经济组织也包涵进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日本的家族企业面临着新的困境。
    历史学研究
    当代·当代历史·当代史
    雷戈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3(4):  86-89. 
    摘要 ( 1171 )   PDF ( 966 )  
    相关论文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对历史学家来说,言说即是存在。历史学家不应让人们在平常处认可自己,而应力求让人们在非常处理解自己。在某种意义上,当代史言说是一种纯粹的政治性话语。如果说,历史事件有赖于记忆的话,那么,当代历史则制约着记忆。当代史言说则成为这种记忆的最一般的形式。
    明清时期湖广土司自署职官初探
    成臻铭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3(4):  90-93. 
    摘要 ( 1341 )   PDF ( 1503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通过对明清时期湖广土司自署职官设置的情况及设置源流的探讨,可见湖广土司政权机构划分为行署、旗、峒三级,在宣慰司署那一级又分设为致仕宣慰司署、已袭宣慰司署和经历司署三个系列,它们形成三足鼎立格局。其自署职官分为土官、流官两大系统,内分文武两个职别。自署职官的形成深受明代卫所制度和清代绿营制度的影响,并糅合了以明代军职为主的明清兵制的成份。
    民国时期湘西报刊出版钩沉
    李端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3(4):  94-99. 
    摘要 ( 1288 )   PDF ( 1464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民国时期湘西十县报刊出版活动,是湘西历史文化研究领域不可忽略的重要现象。这一时期的报纸与期刊从出现、发展到消亡,经过了四个阶段,在出版形式上也具有自身的一些特征。在对这些报刊内容和作用进行评价时,应实事求是地指出它们消极乃至反动的一面,同时也要肯定其特定时期内和一些方面的积极作用,以及它们记录地方历史的功能。
    语言学研究
    单音形容词的叠合
    马骏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3(4):  100-103. 
    摘要 ( 1589 )   PDF ( 1116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单音形容词的叠合有AABB和ABAB两种方式,能表示“意义并举”,但在指向特征上又有合述和分述两种情况,由此可证明:AABB叠合式较常见,而ABAB叠合式只存在于部分可以AABB叠合的单音形容词之中。单音词之间的叠合不同于单音词或双音词的重叠,它是一种造词方式,认识其规律并运用之,对于词语的发展是一种促进。
    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的主要差异
    李相群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3(4):  104-107. 
    摘要 ( 3244 )   PDF ( 18428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英语是世界上最广泛运用和影响的语言之一。但由于地域、历史、文化、社会习俗等不同因素影响,当今英语已变成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并且它们各具有自身特点。本文重点介绍了美、英英语的主要差异。首先对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的起源与发展作了简单的介绍,并进一步较详细就英、美语在拼写、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进行了差异比较。从文中可知,英、美英语在拼写中较少部分词汇拼写不相同,且美语相对来说比英国英语简单。由于地域或文化传播的媒介不同,英、美英语语音差异较明显。英、美词汇差异主要有三种不同表现形式:同词异义,同义异词和特有词。英美语语法差异不大,其表达形式不同、意义却一样。通过本文介绍,英语语言学习者系统地了解英、美英语的主要差异后,能理解这些差异并进一步提高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
    论语篇理论在英语快速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陈意德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3(4):  108-110. 
    摘要 ( 1415 )   PDF ( 908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将语篇理论运用于阅读教学中,可使学生迅速地掌握篇章基本结构,把握句子和段落的重心,调节阅读速度,把阅读视角由句子水平提高到语篇水平,从而达到快速阅读效果。
    教育学研究
    情境教学: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的中观机制
    李建华, 黄飞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3(4):  111-115. 
    摘要 ( 1226 )   PDF ( 1231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在当今大学人文知识教育过程中,由于缺少情境教学,人文知识仍停留在“记笔记、背笔记、考笔记“的层面上,未能真正内化为人文素质。在教学层面上,只有通过情境的设置,使学生在接受人文知识时能亲身感受人文精神的巨大魅力,才能使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
    扩招中弱势高校化解择校冲击的思考
    符润中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3(4):  116-119. 
    摘要 ( 1135 )   PDF ( 781 )  
    相关论文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高校扩招作为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重要措施,一方面给高校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又使品质不同的高校受到不同的冲击,尤其是弱势高校生源不足,质量下降,在考生择校中面临生存危机。在分析了择校和弱势高校存在的原因及表现之后,就弱势高校如何化解择校冲击提出了一些对策、措施。
    信息与档案研究
    档案及其价值功能的新认识
    蒋超美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3(4):  120-122. 
    摘要 ( 1118 )   PDF ( 878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从界定档案的内容入手,从凭证、教育、审美、经济等方面对档案的价值功能作出了较为深入的论述。
    教育学研究
    论“通感”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田鲁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3(4):  123-124. 
    摘要 ( 883 )   PDF ( 974 )  
    相关论文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通感”是借助一种感觉沟通或启发另一种感觉,或由对一种艺术门类的感觉和理解转移为对另一种艺术门类的感受。在美术教学中,恰当地运用“通感”,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艺术灵感,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帮助教师生动、形象地讲授美术基础知识,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书评
    正义的法律追寻——读《法律的道德批判》
    任建东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3(4):  125-125. 
    摘要 ( 1055 )   PDF ( 962 )  
    相关论文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述评
    文艺理论的未来:在破中求立——“21世纪中国文艺理论研究与学术创新研讨会”述要
    刘晗, 张惠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3(4):  126-128. 
    摘要 ( 979 )   PDF ( 867 )  
    相关论文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版权所有 © 2021《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技术支持: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公众号 电子书橱 超星期刊 手机浏览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