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Sheng. Altruism,Social Preferences and Environment Collaboration Governance[J]. Journal of Jis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DOI: 10.13438/j.cnki.jdxb.2016.06.011.
[1] 何国卿,龙登高,刘齐平.利他主义、社会偏好与经济分析[J].经济学动态,2016(7).
[2] 黄真.从“互惠利他”到“强互惠”:国际合作力量的发展与反思[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9(4).
[3] 霍布斯.利维坦[M].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4] 让 ̄雅克·卢梭.社会契约论[M].陈红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5] 路德维希·冯·米瑟斯.自由与繁荣的国度[M].韩光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
[6] 韦森.从合作的进化到合作的复杂性[M]//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合作的复杂性:基于参与者竞争与合作的模型.梁捷,高笑梅,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7] Ophuls,W.Leviathan or Oblivion? [M]//H.E.Daly(eds.).Toward a Steady State Economy.San Francisco:W.H.Freeman,1973.
[8] Hardin.Political Requirements for Preserving our Common Heritage [M].BOKAW H P.Wildlife and America.Washington,D.C.:Council on Environmental,1978.
[9] 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北京:三联书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10]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M].余逊达,陈旭东,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1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M].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2007.
[12] 余永定,张宇燕,郑秉文.西方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13] Ostrom E.Governing the Commons:The Evaluation of Institutions for Collective Action[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14] 朱宪辰,李玉连.异质性与共享资源的自发治理——关于群体性合作的现实路径研究[J].经济评论,2006(6).
[15] 洛克.政府论:下篇[M].瞿菊农,叶启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16]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蒋自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7] 郑也夫.利他行为的根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18] 杨雅茹,陈博.亲缘利他、互惠利他、强制利他及合作机制的演化[J].制度经济学研究,2014(2).
[19] 张博,刘庆,张志祥,曹和平.代际利他主义倾向和资源产权制度对人口—资源系统的影响[J].华东经济管理,2015(4).
[20] R.Trivers.The Evolution of Reciprocal Altruism[J].Quarterly Review of Biology,1971(1).
[21] 叶航.利他行为的经济学解释[J].经济学家,2005(3).
[22] 罗伯特 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王列,赖海榕,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
[23] 雷玉琼,胡文期.刍议混合产权制度——一种公共池塘资源治理的视角[J].中国行政管理,2009(10).
[24] 萨缪·鲍尔斯,赫伯特·金迪斯.人类合作的起源[M]//赫伯特·金迪斯,萨缪·鲍尔斯.人类的趋社会性及其研究——一个超越经济学的经济分析.汪丁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5] Robert Boyd,Herbert Gintis,Samuel Bowles,Peter J.Richerson.The evolution of altruistic punishment [J].Proceeding of the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03(6).
[26] 冉冉.环境治理的监督机制:以地方人大和政协为观察视角[J].新视野,2015(3).
[27] 齐良书.利他行为及其经济学意义——兼与叶航等探讨[J].经济评论,2006(3).
[28] 易小明,黄立.人类利他行为的自然基础[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
[29] 王能发,蔡绍洪.公共资源管理中克服公地悲剧的轻微利他博弈分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1(4).
[30] Marco G,Morgan J.Slightly altruistic equilibrium [J].Journal of Optimization Theory,2008(4).
[31] 李文钊.环境管理体制演进轨迹及其新型设计[J].改革,2015(4).
[32]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3] 贺来.“陌生人”的位置——对“利他精神”的哲学前提性反思[J].文史哲,2015(3).
[34] 汪丁丁,罗卫东,叶航.人类合作秩序的起源与演化[M]//赫伯特·金迪斯,萨缪·鲍尔斯.人类的趋社会性及其研究——一个超越经济学的经济分析.汪丁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5] 向延平,陈友莲.跨界环境污染区域共同治理框架研究——新区域主义的分析视角[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
[36] 周明.合作收益分析框架下的地方政府间合作机制研究[J].理论学刊,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