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7年 第38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7-11-01
    政治哲学研究
    超越民族国家的理论反思
    龚群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38(6):  1-7. 
    摘要 ( 1493 )   PDF ( 832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哈贝马斯认为,欧洲现代民族国家是在近代以来的市民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公民的权利保障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基石。现代民族以自然主义的民族为基础,但其实质在于公民自由。在民族国家的概念里,包含着公民个人自由与民族自由,即内在具有现代公民的普遍主义与民族特殊主义两重因素。现代经济社会和政治社会的发展超越了民族国家的主权概念,欧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和发展起来的。从公民普遍主义发展出来的不仅仅是欧盟,而且应当有着更为意义深远的人类价值目标,那就是世界公民社会。
    论政府应该肩负的道德使命
    彭定光,肖勇,钟立华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38(6):  8-14. 
    摘要 ( 1583 )   PDF ( 664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政府的道德使命不是“对道德的使命”,而是“道德的使命”,是政府基于特定道德而自愿地选择并实现的重大任务或者价值目标,其主要内容包括维护公民权利和保护国家安全。它虽然以追求特定国家内所有主体利益为其内容的道德作为根据,却是由政府的公共性所决定的。
    政治哲学视域下少数人权利保护及其限度
    张登巧,卫梦宇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38(6):  15-20. 
    摘要 ( 1360 )   PDF ( 895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少数人”权利与“多数人”权利之间的关系是政治哲学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少数人权利保障问题是现代民主政治倡导的“多数至上原则”所遭遇的现实困境,对少数人权利的保护不仅可以防止多数人暴政的发生,矫正“多数至上原则”,改进和完善民主制度,也有利于建立真正公平正义的社会,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但是少数人权利保护需要设定必要的限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最低限度,即保障少数人最基本的权利——生命安全和人格尊严,二是最高限度,即不损害多数人的正当权利,遵循具有普遍性意义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
    社会治理研究
    主体重构:“新三农”问题治理的路径分析
    项继权,周长友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38(6):  21-29. 
    摘要 ( 1666 )   PDF ( 794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城镇化过程中农村人口的持续外流导致了以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和农民老龄化为代表的“新三农”问题的出现。部分对“新三农”问题发展前景持悲观态度的学者认为未来农村将消逝、农业将衰落和农民将消失,对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的学者则认为城镇化为“新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机遇,未来我国新农村建设将提速,农业将转型升级,新型职业农民也将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城镇化给我国“新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历史机遇,同时也使其面临巨大的现实挑战。重构农村居民主体、农业生产主体和农民养老主体是事关当前“新三农”问题治理成败的关键性政策举措。
    大数据嵌入乡村治理的路径创新
    谭九生,任蓉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38(6):  30-37. 
    摘要 ( 2066 )   PDF ( 933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实现乡村善治:一元主管转向多元共治、经验决策转向数据决策、被动处置转向主动预测、精细管理转向精准服务。然而,在大数据嵌入乡村治理过程中,尚存在着过程性与根源性等阻滞因素。为了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必须创新大数据嵌入乡村治理的路径,包括构建多元共治的大数据系统和大数据嵌入乡村治理的保障体系两大方面。
    运动式治理中资源调配的要素组合与实现逻辑——以武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为例
    文宏,郝郁青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38(6):  38-46. 
    摘要 ( 1494 )   PDF ( 726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运动式治理是我国公共治理中普遍且特殊的治理形态。中国强政府的治理需求与社会资源总量稀缺存在较大矛盾,运动式治理中如何实现资源的调配成为关键问题。武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的案例与扎根理论相结合,聚焦出运动式治理中的资源调配要素组合及实现逻辑。运动式治理资源调配的要素组合为四个方面:资源调配的思想动员、资源调配的激励构建、资源调配的载体形式和资源调配的组织协同;其实现涉及多个主体间的权限划分、资源分配及物资消耗,涵盖政府资源的整合及社会资源的吸纳,以及具有相应的权力架构与制度保障。
    政治学研究
    人类命运共同体: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的自信、智慧与担当
    黄海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38(6):  47-52. 
    摘要 ( 1946 )   PDF ( 953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人类历史上,很多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之间因为大国权力更替而往往发生战争,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及这一“陷阱”,指出中国不会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并进而在联大演讲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实质上,“修昔底德陷阱”是一种历史现象而非历史规律,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中国国际秩序观的集中阐释,更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平崛起开出的一剂良方,充分体现了我们国家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的自信、智慧与担当。
    论西方警务改革的后现代性特征
    胡建刚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38(6):  53-60. 
    摘要 ( 1590 )   PDF ( 705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西方警务改革的后现代性特征表现为多元性、开放性、解构性、社会化等。社区警务的概念随着后现代社会的发展而得到复苏,其优势在于激活共同保护社区的集体责任,并增强邻里之间的互动和改善警民之间的隔阂。同时,新公共管理的核心理念影响着警务模式的改革,政府机构规模追求小型化和灵活性,通过下放决策权与财政支配权来增强基层单位的权责一体化;将社会市场方法引入执法机构,借以增进警务效率;逐渐剥离警察的边缘职能,让渡给社会或其他组织来承担。这意味着原先被政府垄断的警察权开始由社会进行分享。
    法学研究
    司法改革视域下的行政公正:问题、原因及解决路径
    江必新,李育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38(6):  61-66. 
    摘要 ( 1246 )   PDF ( 698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我国司法改革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主要是通过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为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提供制度保证,行政公正则属于这个巨大工程中重要的一环。在目前的行政法治实践中,行政不公正行为时有发生,这是多种缘由造成的。在新一轮司法改革下,实现行政公正的契机得以呈现。同时,实现行政公正目标是司法改革成效的凸显和司法功能得以彰显的体现。在司法改革视域下欲求实现行政公正可以遵从以下路径:延展行政不公正行为的有限界定,构建行政自由裁量的司法制度、积极主动的司法审查制度、行政不公正行为涉诉的独立审判模式等。
    西周法律思想的“类型学”研究
    张继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38(6):  67-75. 
    摘要 ( 1499 )   PDF ( 760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西周法律思想围绕着“天命”、“王权”、“民本”、“规则”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建构。天命的权威性、平等性以及可转移性思想使天命的神圣性得以凸显。而王权的代理性、受限制性、受监督性及地域性思想,导致了王权思想的弱化状态。民本思想强调王权自身的勤政无逸和对民众安全、富裕、健康和安定等方面的关心和维护,展现了民众追求幸福的正当性。而规则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其思想展现了规则的多元化和正义性特征以及强调规则的具体的实施。四个方面的思想构成西周法律思想体系,蕴含着西周时期我国法律精神的逻辑理性和正义内涵,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个人所有制思想的法哲学解读——以“杜林问题”为核心
    刘海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38(6):  76-83. 
    摘要 ( 1435 )   PDF ( 646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杜林在批评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中的个人所有制思想时提出了个人所有制何以又是社会所有制的问题即“杜林问题”。这一问题的答案蕴含于马克思早期的法哲学思想之中。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法哲学和国民经济学的过程中,一方面把社会理解为个人活动的社会性质,另一方面又把个人理解为社会存在物,把社会和个人看作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辩证关系。马克思在分析财产之本质的时候指出劳动产品是一种感性的社会联系纽带,赋予了所有制以实践、总体性与所有等三个方面的基本内涵。私有制作为所有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其结果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对社会关系的控制,是人对人的剥削。社会所有制的目的则在于更好地保证个人对于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占有与利用,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真正的保障。因此,把社会所有制称作个人所有制更能体现其本质内容和历史意义。
    以《大纲》解释《资本论》的黑格尔式方法——罗斯多尔斯基对《资本论》的方法的解读
    董键铭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38(6):  84-90. 
    摘要 ( 1567 )   PDF ( 732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罗斯多尔斯基认为,很多马克思的批判者甚至马克思主义者都不理解马克思的方法及其与黑格尔之间的关系,从而以经济学的方式“误解”了马克思。《大纲》构成了黑格尔思想与《资本论》之间的桥梁,因而对《资本论》的方法的揭示要诉诸对《大纲》的研究。《资本论》的核心方法表现在两方面:其一表现为从抽象概念到具体概念的“抽象上升法”;其二表现为具体概念的辩证运动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运动的统一,这表征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这种方法规定了《资本论》的核心理论性质,它们都与黑格尔有密切关系,而与经济学有本质性区别。
    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
    湖南白族本主信仰的类型及特征——兼与云南白族比较
    陆群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38(6):  91-96. 
    摘要 ( 1442 )   PDF ( 809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湖南白族本主信仰一方面秉承了云南白族本主信仰的传统,具有突出的原始宗教信仰诸表征及本质特点;另一方面,由于历经军事迁徙、辗转落户的特殊历史进程并受到与当地土家族、苗族散杂居的地理人文环境影响,致使湖南白族本主信仰的类型及特征与云南白族相比具有一定差异,打上了鲜明的历史地理及区域文化印记,兼收并蓄巫、释、道、儒诸文化,并与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信仰文化不断交融。
    国家、社会与明代云南民族民间宗教的文化重构
    杨金东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38(6):  97-102. 
    摘要 ( 1264 )   PDF ( 721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民族民间宗教及其文化生态嵌入在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场域之中,既有基于民族民间社会演化传承的信仰形态,也包括“五大宗教”民族化和民间化形成的信仰形态。明代云南民族民间宗教文化重构中有国家力量与社会情境的影响,形成了“国家—社会—民间”三者互动嵌构的动态过程。官方宗教民间化与民间宗教官方化,是解读宗教文化生态的两条主线,从中亦可折射明代云南地方社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
    经济学研究
    扶贫瞄准中贫困户竞争与协同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吴雄周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38(6):  103-112. 
    摘要 ( 1332 )   PDF ( 721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扶贫瞄准过程是贫困户采取竞争和协同行为不断进行博弈的过程。行为演化的结果取决于两类贫困户扶贫协同收益和协同成本的对比关系,只有当协同收益都大于协同成本时,博弈才会向两者都选择协同行为的方向演化。协同收益及其分享系数、协同成本及其分担系数是影响贫困户行为演化路径的关键因素,政府的财政补贴能够改变贫困户的策略选择,并存在一个最佳的补贴临界点,使贫困户都选择协同行为。政府应该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博弈向协同方向演化。
    大数据时代的商品差异化与规模经济
    李曼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38(6):  113-121. 
    摘要 ( 1669 )   PDF ( 864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数字化是数据化的强大推手,数字革命催生了数据革命。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展开,针对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挖掘、对接商品差异化需求的个性化定制、适应商品差异化需求的个性化流通、应对商品差异化需求的个性化服务正在迅速发展,制造企业开始摆脱“规模效益”与“差异化需求满足”不可兼得的困境,大踏步向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生产方式转变,柔性制造得以成为现实,差异化战略取代低成本领先战略的主导地位将成为日益增多的企业的首要选择。
    土司文化研究
    土司遗产田野调查的多维度探索
    李良品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38(6):  122-128. 
    摘要 ( 1368 )   PDF ( 669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运用历史人类学的方法对现存土司遗产进行田野调查,既有助于各类人才培养,促进原土司地区经济发展,也有助于推动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土司遗产田野调查可以通过对土司遗产涉及的“人”“事”“产”“境”“文”“史”“值”等七个维度进行仔细观察、深入分析和综合研究,不仅能深度认知与理解我国土司遗产的文化本质,而且能将土司遗产的保护管理、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纳入“文化制衡”的“民族生境”中进行探讨。
    元代武陵山区土官行政建制研究
    罗中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38(6):  129-135. 
    摘要 ( 1319 )   PDF ( 753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元代在武陵山区的土官行政建制,是一种将民族与地域混合为一体的特殊行政区划管理模式。安抚司行政建制的象征性控制、地方蛮夷官的实质性自治、溪洞社会组织的完整性延续,成为元代武陵山区土官行政建制的基本构架。这种管理模式侧重于“溪洞”群落单位的基层组织管理,忽略于“溪洞”群落所属人口的管理,导致了所谓的“诸部蛮夷”始终没有成为国家的编户之民。为防止溪洞蛮夷的反抗,军政一体的安抚司只能长期保留,从而使国家规范的行政建制无法在武陵山区设置,以至使这里成为规范行政建制的空白。
    都誓主论考
    尹宁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38(6):  136-143. 
    摘要 ( 1506 )   PDF ( 887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都誓主作为酉水流域诸蛮首领的称号,最早见于北宋时期的史料当中。由于史料记载简略,使得学者们在都誓主职位的设置时间、由来以及职能等问题上均存在争议。梳理相关史料和民间文献资料,结合制度和时代背景,可以判断,都誓主一职是唐末溪州地区土家族各地方势力发展、联合的产物,至北宋时得到中央朝廷的认可,并进一步规范其职能,使其具有了双重属性:一方面是代表酉水流域各土家族政权利益的盟主,另一方面是北宋政府维护酉水流域地方秩序、监管各誓下州长官承袭、统管各誓下州朝贡事物的代理人。都誓主职位的设立,反映了北宋政府在管理西南少数民族过程中始终坚持“因俗而治”的指导思想,在实现地方的精细化管理及稳定地方秩序方面均发挥了积极作用。
版权所有 © 2021《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技术支持: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公众号 电子书橱 超星期刊 手机浏览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