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04年 第25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4-07-05
    伦理学研究
    道德价值与其他价值
    狄特·比恩巴赫, 杨方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5(3):  1-6. 
    摘要 ( 1379 )   PDF ( 981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道德价值与反道德价值之间的区别产生自特定道德之内,而道德价值与非道德价值之间的区别产生自一种超越了一切特定道德视角的理论视角。对道德价值的独特本性的语言学的、心理学的和社会学的探索等间接探索方式所带来的麻烦是循环论证,即它们全都预设人们已知道德是什么。而康德式的直接探索(元伦理学与规范伦理学的交混)所带来的麻烦是,它所产出的是理想化概念而非工作性概念,不适应于道德价值的多变的和多元的现实。道德价值的普遍性比一般性弱,但比一致性强。普遍性原则远非普遍有效。道德价值在人们的价值体系中并不必然是至上的,而可能拥有一种相对弱势的地位。道德评价应当循着价值连续统而非对错好坏的二元对立而进行。具体情境中的道德选择的准则不是绝对的,而是在一定程度上相对的。
    哲学研究
    历史分期法:历史哲学与马克思
    庄国雄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5(3):  7-14. 
    摘要 ( 1610 )   PDF ( 1537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历史分期是历史理论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以前的历史哲学提出的诸多历史分期理论,都是按照思想的或政治的标准来划分历史过程的,并且往往先提出一个抽象的分期模式,然后再应用于具体历史。马克思的历史分期理论从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出发坚持了经济的标准。他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和“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作为成熟的历史分期法是相互补充的,辩证地说明了历史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
    现代化理论与理论的现代化——对现代化理论历史演进的理性思考
    王浩斌, 王飞南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5(3):  15-21. 
    摘要 ( 1243 )   PDF ( 1475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现代化理论不是一个大杂烩而是属于一门经验科学;其历史演进也并不表明它的过时,而恰恰内蕴着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理性地反思现代化理论的历史进程,可以发现:它是一个由多种因素多元驱动的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和复杂的社会变迁过程;是多样化和差异性的统一;最终趋势是整个世界形成为一个有机互动的整体。那种文化决定论、单纯经济驱动论、单一模式论、简单的两分范式或三分范式及认为现代化终结于工业社会或后工业社会的观点是片面的。从其总体运动规律看,现代化进程将越来越摆脱意识形态偏见的影响,现代化理论的发展总是由片面走向全面、由封闭走向开放、由物本主义走向人本主义、由单一价值观走向多元价值观,其运行轨迹类似于一条有着上限线的抛物线。
    生态人类学研究
    主持人的话
    杨庭硕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5(3):  22-22. 
    摘要 ( 1158 )   PDF ( 950 )  
    相关论文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论地方性知识的生态价值
    杨庭硕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5(3):  23-29. 
    摘要 ( 1542 )   PDF ( 1535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地方性知识是指各民族的民间传统知识,其使用范围要受到地域的限制。通常的科学研究虽然也会接触到地方性知识,但是很少将其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文化人类学及其当代分支学科——生态人类学则不然,它不仅高度关注各民族的各种地方性知识,而且致力于发掘、整理和利用地方性知识去开展生态维护。这样的研究取向容易引起世人的误解与责难,也因此造成了地方性知识保护与利用的困难。为此,文章列举我国各民族中一些有代表性的地方性知识事例,说明它们在生态维护中的特殊价值,借以重申生态人类学关注地方性知识的深层考虑。
    论文化建构的双重性——兼谈生态危机发生的文化本源及其消解对策
    吕永锋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5(3):  30-35. 
    摘要 ( 1565 )   PDF ( 1250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人类社会的建构凭借的是文化系统,因而在讨论人类社会对水土资源的影响时不得不先行讨论文化自身的制衡作用。文化自身的制衡作用来自于文化的建构特点。人类社会现存的文化就其实质而言,都必然并行着两套建构法则——生物性法则和社会性法则。在同一文化的运行中,这两套法则既可以紧密地结合起来,也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脱节。当其结合得十分紧密时,该种文化表现出极大的生命力;当其结合紊乱时,该种文化就会呈现衰败的景象,并同时对所处的自然生态系统乃至相关的水土资源构成严重的冲击,从而引发生态危机。文章重点讨论了文化建构的双重法则及其相互制衡机制,同时,从生态危机源自于文化建构的双重性这一理解出发,提出了对于生态危机的消解对策。
    生态人类学述略
    罗康隆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5(3):  36-40. 
    摘要 ( 1591 )   PDF ( 1366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文化人类学在20世纪初叶就已经开始的对社会关系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发展成为文化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生态人类学。该学科聚焦于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人类今天所面对的资源危机,是由复杂的经济、社会、人口、制度和政治条件造成的,地球资源的稀缺界限取决于人类的文化,稀缺是一个文化概念。自然资源本身具有多样性,需要人类在文化多样性基础上模塑出人类生计方式多样性,人类生计方式的多样性也必然会创造出利用资源的多元化途径来。因此,生态人类学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已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显学,它肩负的使命是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
    美学研究
    西方文学原型中“生/死”母题的仪式性隐喻——兼论酒神仪式的原生形态与东方价值
    彭兆荣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5(3):  41-47. 
    摘要 ( 1377 )   PDF ( 1685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西方现代文学中大量出现仪式化叙事,特别是将人物的生命形态与性格冲突置于不同过程的“阈限”之中,从而使人物更具有原始文化底蕴和传统价值。这样的过程与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文学与人类学的借鉴和整合。文章试图以西方文学原型中的仪式性叙事为线索,以文学人类学的研究视野,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和层面对经典文学进行诠释。
    16-17世纪意大利美学
    张玉能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5(3):  48-54. 
    摘要 ( 1358 )   PDF ( 1465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16-17世纪意大利美学形成了风格主义美学、巴洛克美学,它们是在意大利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美学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但是又与人文主义相对,具有自己独特的美学价值;同时在整个欧洲新古典主义美学的影响下也产生了意大利自己的新古典主义美学;在这种发展过程中,意大利历史主义美学应运而生。
    文学研究
    互联网对文学性的技术祛魅
    欧阳友权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5(3):  55-59. 
    摘要 ( 1566 )   PDF ( 1339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网络文学的文学性问题关涉这种文学的资质确证和价值立场。互联网的数码祛魅方式用“读图”的视觉直观替代了文字书写的隽永韵味,使得“纸面”凝聚的文学性被“界面”的感觉撒播所碾碎,以“赛博空间”的新型审美关系改写了已有的文学成规,造成了艺术经典性的消解。网络文学要走进文学历史的节点,赢得艺术的尊重,应该探询文学性的“返魅”路径,重新打造自己的电子诗意。
    艺术学研究
    虚拟身体:现象学与数码艺术的会聚
    黄鸣奋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5(3):  60-64. 
    摘要 ( 1926 )   PDF ( 1092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现象学对身体的思考给数码艺术家以启迪,数码艺术家则以自己的作品丰富了现象学有关身体的理论。在此互动中诞生了交互性影像艺术、遥在艺术与智能代理艺术。对它们的价值,可从人为进化的角度理解。
    沈从文研究
    片面的深刻 ——论沈从文的都市小说
    赵学勇, 崔荣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5(3):  65-70. 
    摘要 ( 1407 )   PDF ( 1305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沈从文主要从乡村中国的文学视野和价值体系出发反思都市文明,深刻揭示人类在都市化过程中所付出的肉体的和精神的代价。但由之形成的情感和思维的定势也囿限了他,使他未能更多关注都市生存的其他向度。他的都市小说在文学发现和文学表现上的优长和缺失都相当明显。这不仅影响了他文学世界的深度建构,而且导致他文学创造整体上的不平衡。他以一种“片面的深刻”的小说形态阐释了都市文明的现在和未来。
    章法外的成功——沈从文文论的独特性
    姜峰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5(3):  71-74. 
    摘要 ( 1330 )   PDF ( 1005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中国现代文学背景下的沈从文文论在客观上弥补了新文学发展中的某些薄弱环节。就人生观和文艺观的主要倾向而言,沈从文采取相对温和的审美论立场,以美学观点和美学方法作为文学理论的主导观念和方法,在理论上有具体针对性。其主体论批评亦可作如是观,在突出审美独特性的同时以哲学反思为特色,对人的主体特征进行艰难的论证。所长处往往蕴涵所短,这样的独特性和复杂性都源自于沈从文的文论与创作取同步前行的姿态。
    论沈从文的文学批评
    刘泽友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5(3):  75-80. 
    摘要 ( 1438 )   PDF ( 1475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坚持“纯正的文学趣味”,反对文学的商业化与政治化,强调文学的独立品格,是沈从文进行文学批评时遵循的基本文艺思想与美学原则。为此,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批评观念与准则,如作品应“匀称”和“和谐”,作家应讲求创作的“技巧”与独创性等。而在批评方法与风格上,则表现为典型的印象式批评,他不是从作家的生平与外部环境入手,而是结合自己的创作实际,深入作家的内心世界,就文章本身加以分析与点评。同时,他还十分重视批评文体的多样性,反对千篇一律。沈从文的文学批评体现出的批评观与批评个性,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占有突出的位置。
    民族学研究
    社会史研究视野中的《溪蛮丛笑》——兼论《溪蛮丛笑》在少数民族社会史研究中的地位
    符太浩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5(3):  81-85. 
    摘要 ( 1346 )   PDF ( 1105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南宋人朱辅所著《溪蛮丛笑》一书,以条目体例形式记述了公元12世纪沅江流域各民族的衣饰发型、食物崇尚、居住婚丧习俗、土产方物、村社组织、等级、阶层、家庭制度、社会交往、节日生活、民众娱乐、民间宗教信仰、文物古迹等社会生活内容,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五溪”地区各民族的具体生存状况及生活理念,展示了少数民族社会生活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提供了“五溪”地区少数民族经济生活和社会关系、社会地位方面的大量信息,揭示了各民族生存的特殊社会环境,为中国社会生活史这门学科向少数民族社会生活领域拓展奠定了基础,是构建少数民族社会生活史这一新学科的重要素材。
    论明清时期土目的来源——土目研究系列之一
    成臻铭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5(3):  86-90. 
    摘要 ( 1377 )   PDF ( 1479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土司无等可降”并非是土目的唯一来源,土目主要来源至少有七个,其形成既处于非官非民又亦官亦民的游离状态又多因多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司区各个层面各种势力消长,即使在土司降授为土目的过程中,朝廷对降授的地域空间均具有极大选择性。
    经济学研究
    减税规则的产权与效率——供给学派公平效率观的产权分析
    李松龄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5(3):  91-97. 
    摘要 ( 1405 )   PDF ( 872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凯恩斯主义主张通过增税实现收入均等化意义上的公平,供给学派则认为减税能够实现帕累托改进意义上的公平。前者被称之为增税规则公平,后者被称之为减税规则公平。二者虽然都是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赖以存在的排他性所有权作为产权基础,但增税规则有损所有权的排他性,两种规则从而有各自不同的效率。
    湖南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几个问题
    周大鸣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5(3):  98-102. 
    摘要 ( 1327 )   PDF ( 915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城市化作为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的主要因素是工业化。湖南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面临着——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规模偏小,集聚功能较弱,缺乏辐射力较强的超大中心城市;城市结构趋同,城市质量不高,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等问题。注重信息化、城市化、工业化的同步发展;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的现代化一起考虑;坚持城市发展模式多样化的原则,注重特色经济的发展,是湖南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法学研究
    对知识产权理论几个问题的探讨
    冯晓青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5(3):  103-109. 
    摘要 ( 1209 )   PDF ( 1169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知识产权是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工商等领域内,创造性智力成果的完成人或工商业经营活动中工商标志所有人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知识产权与无形财产权、信息产权、工业版权、商品化权等概念具有一定的联系与区别。知识产权具有民事权利性、私权性、法定性、人身权与财产权的融合性、专有性等属性与特征。
    环境容量资源配置和排污权交易法理初探
    李爱年, 胡春冬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5(3):  110-114. 
    摘要 ( 1305 )   PDF ( 1218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环境容量资源可以通过行政手段和市场手段进行配置。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法治经济,对环境容量资源的市场配置即第二次分配应以平等主体的双方当事人意思自治为基础,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法律价值观。在全面认识排污权交易的目的、前提和本质的基础上,应准确把握排污权交易的标的物和操作程序,培育自由竞争有序的排污权交易市场。
    上古苗族国家与法的雏形探微
    徐晓光, 韦宗林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5(3):  115-119. 
    摘要 ( 1267 )   PDF ( 1157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在中国上古部落联盟后期曾建立过“三苗国”,国家和法的萌芽都比当时的夏族早,并最先发明和创造了“五兵”和“五刑”,在中国早期国家的建立与法的产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苗族的先民与夏族一起,在中国国家与法的产生和发展中作出过重要的贡献。
    文化研究
    中国古代文化中孔子形象的三维透视
    尹砥廷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5(3):  120-125. 
    摘要 ( 1093 )   PDF ( 1325 )  
    相关论文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人们总是按时代的要求和各自利益的需要,来重新阐述孔子思想,勾勒孔子形象。古代散文家们以务实求真的态度,描绘了孔子二重组合的性格特征,塑造出一个鲜活的孔子形象;而孔子在思想、文化史上的巨大贡献,以及人们从中获得种种启迪而形成的崇敬心态,则使士大夫文人将孔子形象加以简化、单一、拔高,变成了无与伦比、只可仰视的“圣”;由于统治者和野心家的政治需要,御用文人则按既定目标,想方设法将孔子打扮成了“神”;而民间文学传奇的讲述方式,无形中又给孔子形象抹上了神秘的色彩。总之,这些异彩纷呈的孔子形象,既是我国古代政治、思想发展演变的生动记录,也是我国文学史上十分独特的“人物形象”景观。
    信息与传播学研究
    试论新闻报道中的创新求异思维
    张明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5(3):  126-128. 
    摘要 ( 1006 )   PDF ( 1072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思维创新是新闻报道成功的要素之一。新闻工作者合理运用新闻心理学中的发散思维、侧向思维、逆向思维三种思维方式,有助于激发创新求异意识。
版权所有 © 2021《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技术支持: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公众号 电子书橱 超星期刊 手机浏览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