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07年 第28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7-01-15
    沈从文研究
    来的是谁?
    沈从文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8(1):  1-6. 
    摘要 ( 1067 )   PDF ( 1163 )  
    相关论文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黄永玉先生给刘一友的信
    黄永玉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8(1):  7-7. 
    摘要 ( 1285 )   PDF ( 1009 )  
    相关论文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孤寂中的思亲奏鸣——读《来的是谁?》
    刘一友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8(1):  8-15. 
    摘要 ( 1145 )   PDF ( 1208 )  
    相关论文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哲学研究
    论专制主义(上) ——专制主义概念
    王海明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8(1):  16-22. 
    摘要 ( 1930 )   PDF ( 1490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中国诸子百家之不同,不在于是否主张专制,因为他们都是肯定专制的专制主义论者;也不在于主张在何种历史条件下应该专制,因为他们都认为专制在任何历史条件下都是应该的,他们都是永恒的超历史的专制主义论者。他们的不同只在于主张怎样的专制:是王道的、开明的、仁慈的专制主义,还是霸道的、野蛮的、邪恶的专制主义?因此,中国专制主义便可以归结为两大混合类型:以孔子和儒家为代表的“永恒且开明专制主义”与以韩非和法家为代表的“永恒且邪恶专制主义”。
    君子概念辨难
    孙英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8(1):  23-25. 
    摘要 ( 1190 )   PDF ( 1058 )  
    相关论文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君子就是善人、好人、合乎道德的人:他可以是最善最好最道德的人,因而可以是具有无私利他人格的人;而不必是最善最好最道德的人,不必是具有无私利他人格的人。一个人的行为不论如何自私利己而罕见无私利他,不论他的行为目的是如何为自己,但是,只要他不损人,只要他是为己利他而不是损人利己,那么,他就是一个合乎道德的人,他就是一个君子而不是小人。即使他损人,即使他损人利己,只要这些不道德的行为还没有使他形成和具有损人利己的品德或人格,那么,他就仍然是君子而不是小人。只有当他损人利己的行为越来越多而终于使他形成和具有了损人利己的品德或人格时,他才是小人而不是君子了。因此,君子显然是品德培养的基本目标,而不是品德培养的最高目标。
    人虽有限而可无限——牟宗三对康德“人是有限的理性存在”命题的超越
    陈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8(1):  26-28. 
    摘要 ( 1641 )   PDF ( 1257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将康德“人是有限的理性存在”命题分成“人是有限的”、“上帝是无限的”、“上帝是理性所设定”以及“理性是人的理性”四个方面来理解即发现“理性无法理解自己”的矛盾。牟宗三借用中国传统哲学的资源,为化解这个矛盾而论证了“人虽有限而可无限”的命题。新命题的提出说明了物自身的无限性及价值意味,从而为建立道德形而上学准备了条件。
    美学研究
    自然主义的主体间性:在信仰主义与审美主义之间
    杨春时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8(1):  29-34. 
    摘要 ( 1541 )   PDF ( 1348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本体论的主体间性在其历史发生过程中包括自然主义、信仰主义和审美主义三种取向。自然主义的主体间性哲学主张主体的退让,让理性主体退回到感性主体或自然主体,从而与世界同位,实现人与世界的平等交往、融合无间。这是对现代性以及现代性的核心主体性的反动,但它并不能实现真正的主体间性,它只是一种理论虚构,不能成为现实。自然主义的主体间性哲学的信仰主义倾向是使其不能成为独立完满理论的致命缺陷。主体间性不能靠主体的退让、泯灭主体性以达到与自然的同位来实现,而只能通过主体与世界的升华,使自我和世界成为自由的主体,实现主体间的对话、沟通而实现,这就是审美主义的主体间性哲学。
    论自然环境美
    陈望衡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8(1):  35-42. 
    摘要 ( 1414 )   PDF ( 1101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自然美是自然创化与自然人化共同的产物,自然性即野性是它的基础。自然美具有神性、类人性和社会性。将自然作为环境就意味着人与环境交融互成的内在关系,这一关系既展现为实际的活动,又展现为历史的延续。自然环境美具有整体性、功能性、具体的对象性、实体的精神性、空间的稳定性及时间的变易性等特殊性。
    文学研究
    反现代性与文化保守主义的学术话语
    刘晗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8(1):  43-44. 
    摘要 ( 1093 )   PDF ( 966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历史”的建构和崩溃
    刘勇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8(1):  45-45. 
    摘要 ( 1124 )   PDF ( 961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人性”:个人构想对普世理解的挤压
    李永新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8(1):  46-47. 
    摘要 ( 1240 )   PDF ( 982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文学的乌托邦抑或政治的乌托邦
    陶国山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8(1):  48-49. 
    摘要 ( 1288 )   PDF ( 1077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女性主义美国学派——女性主义叙事学简论
    郑大群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8(1):  50-54. 
    摘要 ( 2651 )   PDF ( 2492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以美国女性主义学者苏珊·S.兰瑟和伊·安·卡普兰为代表的女性主义叙事理论,把原本属于形式主义的叙事学融入自己的研究之中,使女性主义研究从单纯的内容分析、定性研究走向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的整体性研究,以避免女性主义研究中过于印象化和片面性的弱点,从而打破了西方文学研究中形式主义与反形式主义的长期对立,不仅推进了女性主义学科的发展,也丰富了叙事学理论。
    “五四”乡土题材小说民俗描写的文化意蕴
    易瑛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8(1):  55-58. 
    摘要 ( 1603 )   PDF ( 1490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五四”作家对民俗的关注有其内在和外在的原因。对民俗的描写使“五四”乡土题材小说具有开阔的思想视野和丰厚的文化意蕴,显示出更为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文化色彩。
    历史学研究
    论郭嵩焘“人心风俗”思想的时代特征及其历史地位
    彭平一, 黄芳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8(1):  59-63. 
    摘要 ( 1397 )   PDF ( 1178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郭嵩焘针对鸦片战争后清王朝内忧外患,社会道德沦丧,提出了“人心风俗为立国之本”的社会道德思想,具有鲜明的道德主义色彩、近代色彩和实践色彩。尽管这种思想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但并不是真正的近代思想。
    陈寅恪与兰克史学
    李长林, 胡劲松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8(1):  64-71. 
    摘要 ( 1870 )   PDF ( 1744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陈寅恪在日本、美国和德国留学期间接受了兰克史学的熏陶。陈寅恪的史学与兰克史学多有相似之处:史学方法上强调广泛占有资料并严加考证;在史学思想、史学观点方面奉行人文主义、客观主义,注意运用民族(种族)文化观念治史。陈氏归国后又在大学教学中实行了“习明纳尔”这种教学方法。
    式微中的更生:民国时期农村宗族的历史境遇
    刘丽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8(1):  72-79. 
    摘要 ( 1725 )   PDF ( 1763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民国时期的农村宗族,可谓是集衰落与变异于一体。此时的宗族制度由于近代生产方式的出现与发展、政治变革、社会革命的强力冲击以及西方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诱导等因素,呈现出式微的趋势,这种衰落是相对于传统的宗法性家族而言的,但在式微中又开始接受现代观念,呈现出一些发展和变异的新特征。
    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
    “全球化”语境下:自由民族主义的悖论与可能
    暨爱民, 彭永庆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8(1):  80-86. 
    摘要 ( 1955 )   PDF ( 1118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民族国家的国际参与形式和多元文化生态提示着当下“全球化”态势下的世界真实,表现出普遍与特殊的焦虑。以自由民族主义为政治认同建构起来的共同体,既保持社会的公共价值和普世要求,维护个人自决,以及不同文化和谐共生及其自由发展;同时又强调民族的自决权利,明确有着自身历史与文化传统、疆域边界的政治共同体的重要性,以及个人能力及个性在明确的政治社会(民族国家)中的最大发挥和发展。自由民族主义为“全球化”图景下文化多元的理想,贡献了一个希望。
    “自然”的人与“文化”的人——体质人类学和族群研究
    李法军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8(1):  87-97. 
    摘要 ( 2234 )   PDF ( 1394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在人类学研究过程当中,能否尝试以一种“整体观”的新思维来考察人类的发展过程?这是本篇文章重点讨论的问题。笔者强调从人类的“自然性”和“文化性”这二重属性上理解人类的本质。最后,笔者阐释了“体质是自然的体质,也是文化综合体的体质”这一命题。
    经济学研究
    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的再认识——基于价值理论的动态性分析
    李松龄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8(1):  98-104. 
    摘要 ( 1597 )   PDF ( 1314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经济基础是以传统的劳动价值论作为理论指导而建立起来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基础不同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经济基础,它的建立需要以发展了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为指导。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基础,需要转变思想观念,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商圈时空动态性研究
    唐红涛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8(1):  105-109. 
    摘要 ( 1397 )   PDF ( 1353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传统商圈理论对于研究商业企业,特别是研究零售商业企业销售辐射范围是一种有效的工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圈的概念不应只是服务于单个零售企业,而应该看成一定空间商业企业的集聚,随着集聚产生了商圈内和商圈间的相互竞争,并对商圈时间动态性和空间动态性产生了深刻影响。商圈不仅随着经济周期、季节和生命周期等时间因素发生变化,而且随着各种外部和内部空间因素发生动态变化。
    在华韩国企业本土化营销战略及启示
    尹元元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8(1):  110-114. 
    摘要 ( 2075 )   PDF ( 1665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当企业从事跨国营销活动时,则会面临标准化营销(standardized marketing)与本土化营销(或称差异化营销 adapted marketing)战略的选择问题。韩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后努力实施人才本土化策略、产品本土化策略、文化本土化策略、形象本土化策略等本土化营销战略,是其在中国市场上获得成功的重要法宝。这为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进行营销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法学研究
    政治文明建设与中国宪政之路
    张义清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8(1):  115-119. 
    摘要 ( 1408 )   PDF ( 1024 )  
    相关论文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宪政内涵了现代政治文明应然的价值指向。现代中国宪政理想,必须通过确立良宪、切实的履行宪法、维护宪法的权威、一体地遵守宪法等方面促进政治与宪法的发展来实现。其中,立宪是基础,行宪是重点,护宪是保障,守宪是关键。
    循环经济视野下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支持
    李长友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8(1):  120-123. 
    摘要 ( 1406 )   PDF ( 1074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挖掘,审视在循环经济环境下企业作为社会公民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并从公司法、环境保护法、劳动保障法、经济法等法制层面上进一步梳理循环经济条件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法律支持方法及路径。
    教育学研究
    20世纪50年代高等教育界聘请苏联专家发展历程、特点及其影响
    郑刚, 兰军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8(1):  124-129. 
    摘要 ( 1641 )   PDF ( 2183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新中国成立后,在“学习苏联”的政策指导下,我国高等教育借鉴和学习苏联教育经验,聘请教育专家是向苏联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从1949到1960年间,随着国民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聘请苏联教育专家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并体现出了不同的特点。苏联专家活跃在教育部门和各高校,对当时新型教育制度的建立产生了深远影响。
    教育目标的法学界定及其法治化选择——以教育权和受教育权为基点的思考
    粟湘福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8(1):  130-134. 
    摘要 ( 1362 )   PDF ( 907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就一般意义而言,教育的目标是发展人和完善人,在法学领域,教育的目标应当界定为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实现。权力腐败的防治和基本人权的实现,使得教育目标法治化成为历史的必然,并表现为教育权和受教育权的法治化。
    管理学研究
    我国非政府组织在社会公益多元供给主体中的角色分析
    李茂平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8(1):  135-138. 
    摘要 ( 1625 )   PDF ( 904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我国非政府组织在社会公益多元供给主体格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的蓬勃发展及其鲜明、突出的公益属性,为其“角色”扮演提供可能性;我国政府公共管理体制的转型为其“角色”扮演提供现实性;最后,我国非政府组织在社会公益供给中的行为表现表明了其 “角色”的重要性。
    政府社会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模式、经验与启示
    刘超, 胡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8(1):  139-142. 
    摘要 ( 1756 )   PDF ( 1366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是摆在我国政府面前的一个新的重大课题。要破解这一课题,对国外较为成熟的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模式经验的借鉴是不可缺少的。本文分析了国外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美国模式、北欧模式和委内瑞拉模式,指出其经验在于较为发达的社会民主、一定的经济文化条件和独立的公民社会组织,并总结了其对我国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启示。
    关于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思考
    曾天雄, 何少华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8(1):  143-146. 
    摘要 ( 1304 )   PDF ( 1010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新时期全面推进计划生育,稳定低生育水平,必须更新思想观念、转变工作思路,积极探索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和政策推动的有机结合,用利益关系引导和调节群众的婚育观念,用政策推动规范和约束群众的生育行为,在落实上下功夫,在兑现上求实效,在发展中求创新。
    马克思主义研究
    《共产党宣言》的经济全球化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朱廷岚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8(1):  147-150. 
    摘要 ( 1844 )   PDF ( 1649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共产党宣言》不仅是全世界无产者的政治宣言,也是经济宣言。这主要体现在“宣言”中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思想,这对于今天认识经济全球化实质,把握和推进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及其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秦位强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8(1):  151-154. 
    摘要 ( 3420 )   PDF ( 1427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政党解决民族问题必须坚持民族平等,反对民族压迫;要建立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共和国;实行民族自决摆脱殖民统治;要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地方自治或者区域自治。这些理论主张对中国共产党制定民族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建国五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在我国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创立并成功地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探索述评
    刘爱军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8(1):  155-158. 
    摘要 ( 1818 )   PDF ( 1095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进行了初步探索,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理论,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理论。
    语言学研究
    论景颇语的分化名词
    张文国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8(1):  159-163. 
    摘要 ( 1265 )   PDF ( 1042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本文讨论了景颇语中的分化名词。所谓分化名词,是指从古景颇语的名动转类词中分化出来的名词。名词分化的具体做法是在名动转类词的前面添加一个实语素,构成一个单纯的复合名词。前加语素一般与名动转类词所表示的事物或动作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能够反映景颇族人眼中分化名词所表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名词分化的速度并不一致,现尚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层次上。
    古文英译的理论与实践
    彭京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8(1):  164-169. 
    摘要 ( 1176 )   PDF ( 1730 )  
    相关论文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概述了古文英译的历史、古文英译的难处、古文英译的技巧和古文英译的原则。笔者认为,古文英译的理论不应看作高深莫测、高不可攀的东西,不应局限在翻译的原则和标准的狭窄范围之内。
    信息与档案研究
    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
    朱长菊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8(1):  170-173. 
    摘要 ( 1180 )   PDF ( 845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有关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论文进行了统计,并从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概念、特点、服务模式、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
    经济不发达地区多系统图书馆协调发展模式初探
    周彤, 赵奇钊, 刘玲玲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8(1):  174-176. 
    摘要 ( 1217 )   PDF ( 950 )  
    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计量指标 | 引用本文
    多系统图书馆协调发展的前提是建立在一种利益均衡机制上的横向联合,针对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而呈现出多种表象,如何把握本地区多系统图书馆之间的利益均衡,需要建立哪些激励机制和运转机制,同协调之后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密切相关。
版权所有 © 2021《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技术支持: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公众号 电子书橱 超星期刊 手机浏览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