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文章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Vol.35
    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从价值哲学角度理解和审视社会公正问题
    马俊峰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5 (1): 1-6.   DOI: 10.13438/j.cnki.jdxb.2014.01.001
    摘要1977)      PDF(pc) (444KB)(1320)    收藏
    国内理论界对社会公正问题的关注和讨论,是当代社会矛盾在理论和观念上的反映,也是为重视和合理地解决社会不公正问题进行的积极探索。公正和公正观属于价值范畴,需要深入到价值哲学的层面进行追问和论辩。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坚持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原则,为我们合理理解马克思主义公正观、分析制度与公正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和方法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从价值解释到价值批判——价值哲学的性质及其路径反思
    胡志刚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5 (1): 7-17.   DOI: 10.13438/j.cnki.jdxb.2014.01.002
    摘要2312)      PDF(pc) (653KB)(1069)    收藏
    原有的观点认为价值定义揭示了价值的先天本质或是一种共性归纳。但“价值”就是共相,价值定义中的“是”并非表达价值和谓词的同一性,而是揭示了切入价值问题的路径,提出了理解整个价值世界的价值模型,表达了研究者核心的价值关切和价值立场。在广义价值哲学的视野下,整个哲学的核心关切是价值问题。如果作为价值哲学起点的价值定义不过是研究者自身的核心价值关切和价值立场,价值哲学、以及整个哲学的必要性何在呢?如何使价值哲学以及整个哲学超越于消极意义上的个人私见?自觉的价值哲学的核心任务是价值解释、价值批判、价值弘扬,价值批判提供了价值哲学超越单纯个人价值呼吁的可能性,是价值哲学工作的重心所在。价值批判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对价值模型的批判分析。主客体需要关系说的价值模型是功利价值模型,它的流行有深刻的时代理由,时代的发展也提供了超越它的价值理由,而超越的方式首先在于超越其价值模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当代中国社会个人生活价值体系的历史性转换
    尹岩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5 (1): 18-24.   DOI: 10.13438/j.cnki.jdxb.2014.01.003
    摘要1929)      PDF(pc) (492KB)(954)    收藏
    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社会转向市场经济社会,个人与社会的联结方式从“人身依附关系”转向“物的依赖关系”,这彻底改变了个人的存在特性,使个人生活价值体系在基本价值关系、重要价值和生活意识等三个方面形成了全新内容。但是,根深蒂固的群体性生活文化、转型期的制度缺陷以及由自上而下的社会转型导致的理性启蒙的不足,使个人生活价值体系的历史性转换遭遇了巨大的困境。走出困境,一方面依赖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和健全、民主法治社会的高度发展、社会的人本化程度;另一方面依赖个人生活的理性自觉以及主体意识、公民意识和法治人格的形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论对道德态度的测量——实证道德态度的设想
    李建华, 谢文凤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5 (1): 25-30.   DOI: 10.13438/j.cnki.jdxb.2014.01.004
    摘要1761)      PDF(pc) (479KB)(1061)    收藏
    科学与道德研究的关系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因为两者的研究领域与研究方法都相差甚远,以至于有的学者认为这两者不会有任何交集。实际上基于道德态度的本质特征所表现出来的可测性,实证研究方法是研究道德态度的很好的工具。关于道德态度测量的主要方式有量表法、访谈法、行为观察法这些实证方法。并可以通过科学地设计问卷与量表问题、假通道技术,采用多项方法综合测量等方式来提高测量的信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全球正义:是否可能?何以可能?
    邹海贵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5 (1): 31-36.   DOI: 10.13438/j.cnki.jdxb.2014.01.005
    摘要1691)      PDF(pc) (515KB)(1281)    收藏
    正义具有不同的边界和层次;全球正义作为全球伦理的基石构成了正义的最高层次。全球正义的可能性存在于全球化过程价值选择和经济全球化、人类生存现状的全球化。全球正义作为一种高阶伦理、超国家伦理,在本质上区别于国家正义,是一种“以人为关注中心”的正义,其价值取向是世界主义的。全球正义要实现战争正义、分配正义和环境正义。全球正义的实现要坚持相对主权原则、普遍人权原则和全球责任原则,需要构建一种融合东西方政治智慧的世界制度、“世界政府”,并充分发挥各种组织在推动全球正义过程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论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的复杂关系
    聂文军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5 (1): 37-41.   DOI: 10.13438/j.cnki.jdxb.2014.01.006
    摘要1545)      PDF(pc) (431KB)(1142)    收藏
    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是伦理学理论和现实道德生活的重要内容。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的逻辑关系主要有一体两面关系、相互需要相互支持的关系、相互离异的关系、相互转化的关系以及功能与价值关系。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的现实关系除包含二者逻辑层面关系的内容外,还有一个特殊方面,就是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的功能与价值关系要在历史的发展中(伦理思想史与道德生活史)以动态的方式双重地呈现出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从“后常规科学”看环境风险治理的技治主义误区
    薛桂波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5 (1): 42-47.   DOI: 10.13438/j.cnki.jdxb.2014.01.007
    摘要1532)      PDF(pc) (534KB)(1144)    收藏
    传统的环境风险治理,主要采取的是基于“常规科学”方法的技治主义模式,旨在以“技术统治论”寻求关于风险的确定性、真理性的科学结论。当前,科学已经进入“后常规”时代,环境风险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程度极大提高,原有的“常规科学”方法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失去其合理性,技治主义治理模式的弊端和局限性日益显现。应充分认识“后常规科学”的特点,适当调整权威式、中心式的精英决策过程,超越技治主义误区,建构多元开放型的科学家-政府-公众联合治理模式,才能真正提高环境风险治理的实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法的价值追求
    吴贤静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5 (1): 48-54.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4.01.008
    摘要1617)      PDF(pc) (516KB)(1184)    收藏
    环境法产生和兴起于环境危机的时代,在法律领域承载着应对环境危机的历史使命。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与完成环境法的历史使命高度契合,环境法是保障生态文明建设首位重要的法律部门。为了保障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法的价值追求应该以生态文明为应然目标、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基本理念。由此,环境法呈现出完全不同于传统法律部门的价值追求:环境法的正义价值表现为追求多面的正义,包括代内环境正义和代际环境正义;环境法的秩序追求是生态秩序;环境法的利益追求是在优先保护生态环境利益的前提下,寻求生态环境利益、经济利益和精神利益的协调与最大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论环境法的生态系统整体保护原则
    薄晓波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5 (1): 55-61.   DOI: 10.13438/j.cnki.jdxb.2014.01.009
    摘要1570)      PDF(pc) (489KB)(1060)    收藏
    环境法的生态系统整体保护原则,要求对环境要素进行综合管理与保护,并注重各环境要素分别管理之间的协调性。贯彻这一原则,要求建立综合性的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实行流域和跨行政区域的环境资源管理,制定综合性的环境保护法律以及在改革我国部门立法体制的前提下对现行环境资源法律法规进行整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农民生态权权利缺陷对农村生态保护的影响及立法对策
    张安毅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5 (1): 62-68.   DOI: 10.13438/j.cnki.jdxb.2014.01.010
    摘要1421)      PDF(pc) (526KB)(904)    收藏
    赋予农民生态权可以使农民成为农村生态维护的权利主体,为农民在生态立法上争取话语权奠定制度基础。然而,生态资源的公共性导致农民生态权权益主体的权利不明晰、生态资源的有限性引发生态权利冲突,这使得农民生态权在农村生态保护中遭遇实施困境。为了使作为抽象人权的农民生态权在农村生态保护中得以落实,在理论上应明确生态权在权利体系中的地位,在立法上需要具体规定作为农民生态权权能的生态知情权、生态参与权、生态公益诉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转型期我国社会稳定风险的防范与治理
    化涛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5 (1): 69-75.   DOI: 10.13438/j.cnki.jdxb.2014.01.011
    摘要1495)      PDF(pc) (550KB)(889)    收藏
    当代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期,社会的流动性、开放性和多元性赋予了社会稳定风险的动态性、活跃性与复杂性。社会稳定风险的防范与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整体性、预见性和法治化的基础上,突破“制度供给不足”和“制度化僵化”的掣肘。以完善利益诉求与协调机制为支点,强化风险源的鉴识、预警、评估和保障机制建设,编织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和应急处置相融合的“三位一体”安全网,是确保社会有序发展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网络谣言刑法治理的基本立场
    陈小彪, 佘杰新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5 (1): 76-83.   DOI: 10.13438/j.cnki.jdxb.2014.01.012
    摘要1644)      PDF(pc) (615KB)(1296)    收藏
    频繁发生的网络谣言给国家、社会和个人利益带来了严重损害。然而,在作为宪法权利的言论自由面前,启动刑法规制网络谣言需要以保障宪法权利言论自由为指导,避免打击民众表达内心声音的意愿。面对不同的网络谣言,刑法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理限度,以落实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网络谣言本质的虚假性和网络谣言变质的真实性,需要我们考察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明知散布的消息是谣言,而网络谣言表达方式的多样性,需要我们证明行为人散布的消息确为网络谣言,如此才能做到主客观相统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普惠金融视角下小额贷款公司监管模式研究
    周孟亮, 李俊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5 (1): 84-89.   DOI: 10.13438/j.cnki.jdxb.2014.01.013
    摘要1433)      PDF(pc) (503KB)(1151)    收藏
    作为从事金融服务的微型金融组织,小额贷款公司对实现我国普惠金融目标有重要作用,政府有必要对其进行有效监管。当前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主体不明确,监管手段不健全,直接影响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前景。国际上存在审慎监管和非审慎监管两种模式;小额贷款公司是“只贷不存”的微型金融组织,更加适合采取非审慎监管模式,同时还应该建立中央和地方分层监管体系,发挥行业自律监管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股票定价函数形式的比较研究
    易荣华, 孙子璇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5 (1): 90-94.   DOI: 10.13438/j.cnki.jdxb.2014.01.014
    摘要1239)      PDF(pc) (424KB)(980)    收藏
    价格作为买卖双方最重要的信号,是市场的灵魂。股价受系统因素与非系统因素的共同复杂作用,简单地应用线性回归模型是有失考虑的,客观上应该突破线性框架,将其视为一个非线性系统。在影响股价的因素方面,公司层面之外的如市场制度、市场环境、投资者心理、投资者喜好等都影响流通价格的形成,且作用复杂,具有很强的随机性、时变性、交互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多民族政治体制确立新证——基于《史记》和《汉书》天文史料的对比研究
    杨庭硕, 张文静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5 (1): 95-100.   DOI: 10.13438/j.cnki.jdxb.2014.01.015
    摘要1208)      PDF(pc) (504KB)(1021)    收藏
    星野观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思想方法之一,它导源于“天人合一”的儒学理念。其要点是说,地上的地域空间,包括行政区划在内,必然与天上的特定星宿一一对应,也与时间的进程相匹配。由于星野观对维护国家统一作用巨大,各朝正史及各地地方志均编有“天文志”和“星野志”,以此综合揭示社会的特征,其中也必然包括各民族平等意识。因而,凭借这样的特殊史料,去认证多民族政治体制在中华大地确立的具体时代,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通过对《史记》和《汉书》天文史料的对比,最终可以确认,多民族政治体制在我国历史上的确立发端于西汉王朝的鼎盛时代,也就是《史记》成书的时代。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修正的民主政治”之政治哲学观
    魏万磊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5 (1): 101-105.   DOI: 10.13438/j.cnki.jdxb.2014.01.016
    摘要1564)      PDF(pc) (490KB)(908)    收藏
    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家社会党将“修正的民主政治”与民治主义相结合,创立了一套有别于其他政党的政治哲学。“修正的民主政治”实现了“效率”与“个性差别”之间的平衡,根据效率的科学以国家权力集中为核心特征,根据个性差别的科学偏重对个人自由的保护。这一政治主张建立在“唯实的唯心论”哲学基础上,以唯实的唯心论解释权力与自由的关系,并将二者统一于民治主义的精神内涵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历史记忆的影像表达——当代电影中“文革镜像”的编码机制研究
    陈伟龄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5 (1): 106-110.   DOI: 10.13438/j.cnki.jdxb.2014.01.017
    摘要1271)      PDF(pc) (566KB)(999)    收藏
    “文革”给“后文革”时期电影创作提供了很重要的母题。在不断出现的关于“文革”的种种话语叙述中,创作者们将自身对“文革”复杂性不同的理解,对历史客观性的深度介入和差异编码,导致“文革镜像”的差异表达。“文革镜像”的研究首先涉及历史叙事的角度问题,主要是历史是如何出现在影像中,承担何种功能。其次是如何编码与解码。而虚构的情境观影协议早已在电影与观众之间签订。历史的真实在“文革镜像”中已经是无可企及的幻梦。影像在历史虚构与历史真实之间找到合适的表达平衡点,在意识形态神话和理性反思中找到合适的编码与解码方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抵抗与收编:“屌丝”恶搞的文化归路
    吴志文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5 (1): 111-115.   DOI: 10.13438/j.cnki.jdxb.2014.01.018
    摘要1841)      PDF(pc) (536KB)(19234)    收藏
    作为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的重要表征之一,网络恶搞已成为年轻一族展示个性的一种方式。一方面,它冷视商业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注重仪式抵抗,张扬自我;另一方面,却又无法远离商业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其宿命的归属只能是或趋向商业化,或迎合主流意识形态,呈现出最终被收编的态势。从后现代文化的视角进行观照,“屌丝”从虚拟世界进入现实生活,自有特殊的话语环境和文化归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沈从文笔下“女学生”形象文化透视
    杨玉珍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5 (1): 116-122.   DOI: 10.13438/j.cnki.jdxb.2014.01.019
    摘要1857)      PDF(pc) (628KB)(1178)    收藏
    “女学”、“女学生”是20世纪中国现代性话语体系的能指符码之一。作为“现代性”转喻象征的“女学生”,在沈从文的笔下成了现代性批判的指代,显示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男性本位特色。作为“他者”形象的女学生,在其听闻传播与成论生成的形式中寓含了其异己性与欲望化特征,在抽象与矛盾描写中显示了其客体化与对象性本质。“女学生”形象在沈从文笔下作为“第三方”话语谱系,折射着乡村对都市的想象、都市对乡村的影响,以及来自乡村、身居都市的作家回望自我与民族来处,对国民性、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批判与反思。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论沈从文文本中的近代湖南镜像
    侯运华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5 (1): 123-128.   DOI: 10.13438/j.cnki.jdxb.2014.01.020
    摘要1627)      PDF(pc) (567KB)(1026)    收藏
    沈从文的创作对近代湖南镜像有充分的动态描绘。社会变革带来家族镜像的变形,凸现出家族命运的变化、家族内部的分化;社会思潮则裹挟着湖南人前行,引发世风转变与心理嬗变,导致人性的变异与价值立场的错位。家族分化、世风转变等带来社会阶层的重构,促成人的社会角色转换,进而打破彼此的身份疆界,发生身份置换。凡此种种,皆是文化冲突使然。这是湖南镜像在近现代发生变化的深层原因,也是最能够凸显沈从文创作特色的所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1. 论康德的“自然”概念及其与“范畴的先验演绎”之关系
    袁建新, 银智玉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5 (2): 1-6.   DOI: 10.13438/j.cnki.jdxb.2014.02.001
    摘要1482)      PDF(pc) (422KB)(994)    收藏
    康德在不同时期的“形而上学讲座”中阐明了“自然”一词包含的自然对象和本性的双重含义。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范畴的先验演绎”证明第二步,尽管未解决显象与范畴的“异种难题”,但康德对“范畴如何给视为一切显象的总和的自然先天地规定规律”之谜的解决,证明了认知的自然的规律出自人类本性,克服了近代科学关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事实和价值的二元对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2. 社会系统的异化与精神苦恼的发生机制
    王艳华, 刘举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5 (2): 7-12.   DOI: 10.13438/j.cnki.jdxb.2014.02.002
    摘要1327)      PDF(pc) (529KB)(951)    收藏
    现代精神的苦恼源于自我意识的分裂及其与他者意识的对立。那个外化的自我意识沉沦于世并以物化意识和理性意识的姿态同人相疏离。社会系统是自我意识寻求外部确证的产物,但它却作为一种外在性的物质力量支配着现代人的精神生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系统的片面发展催生了信仰危机、信任危机、情感淡漠、虚无主义等现代性病症,造成了人类精神生活的全面异化。“返乡”的自我意识必须摒弃物化和对立化的思维模式,在实现内部确认与外部确认相统一的同时,构建物质与精神、自我意识与他者意识间的和谐关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3. 论毛泽东的自由本质观
    彭定光, 李磊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5 (2): 13-19.   DOI: 10.13438/j.cnki.jdxb.2014.02.003
    摘要1576)      PDF(pc) (488KB)(988)    收藏
    毛泽东从自由本质的主体定位和领域定位的视角对自由观中的核心问题即自由的本质观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具有特色的以“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为标志的自由本质观。这种自由的本质在内在逻辑上展开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的结合、对世界的改造重于对必然的认识、改造世界的效果重于对世界的改造三个层面,具体到毛泽东所生活的时代,其主要内容就是他所强调的民族独立、国家自主和人民解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4. 论明智德性的道德形而上学意蕴——《尼各马可伦理学》二元幸福论辩正
    罗秋立, 庄奕莲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5 (2): 20-26.   DOI: 10.13438/j.cnki.jdxb.2014.02.004
    摘要1662)      PDF(pc) (554KB)(1069)    收藏
    经验幸福论和思辨幸福论的二元划分与矛盾一直困扰着人们对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理解,其实,这一理论困境来自于人们方法论上的经验主义。《尼各马可伦理学》的理论主旨是通过“明智”德性而使幸福生活从经验指向形而上学领域,明智学说为幸福论提供了形而上学的基础。明智这种沟通经验与先验的能力,被现代道德哲学家紧紧抓住,康德以“道德判断力”的名义重提古代明智论题,并借此为他的道德形而上学奠基事业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5. 生态乡村建设的理论重构与主体整合——基于波兰尼生态政治的反思
    姚茂华, 黄斌欢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5 (2): 27-32.   DOI: 10.13438/j.cnki.jdxb.2014.02.005
    摘要1436)      PDF(pc) (550KB)(943)    收藏
    生态乡村建设存在着“国家主导”、“市场主导”和“社会主导”三种理论取向。三种取向在指引生态乡村建设的同时,也存在着用“碎片化”思路理解系统性问题的不足。波兰尼的生态政治思想从政治、经济与社会系统角度出发理解生态问题,强调国家与社会对市场的规制,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当下生态问题发生的新视角。因而基于生态乡村建设的特点,目前在生态乡村建设中我们应注意国家、社会与市场的结构性平衡,以国家规制、市场推动和社会本位重构生态乡村建设理论视野,整合生态乡村建设主体。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6. 环境风险分配、传播与认知机制中的道德冲突
    郁乐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5 (2): 33-37.   DOI: 10.13438/j.cnki.jdxb.2014.02.006
    摘要1294)      PDF(pc) (486KB)(856)    收藏
    环境风险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不平衡关系,如社会经济地位与风险地位的差距,解释环境风险以确定责任分担的专业知识与话语权力的失衡,对环境风险的传播、接受与认知造成巨大心理影响,产生诸如怀疑、焦虑与怨恨的心理影响与道德冲突,对社会安全的潜在影响不亚于环境风险本身;因此,环境风险的生产与分配逻辑、传播与认知机制及其心理影响与道德效应,与社会的稳定和谐之间的复杂关系,需要人们的高度关注与慎重应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7. 贸易自由化与环境保护的博弈——环境非政府组织作为法庭之友的合理性探析
    邹国勇, 杨灵一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5 (2): 38-45.   DOI: 10.13438/j.cnki.jdxb.2014.02.007
    摘要1292)      PDF(pc) (571KB)(948)    收藏
    WTO环境保护规则由于其用语模糊,各国环境标准不统一以及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劣势地位,在实践中并没有达到环境NGOS的期望。因此,环境NGOS转向以法庭之友身份参与WTO争端解决程序。经过“美国海龟海虾案”、“欧共体石棉案”和“巴西限制从欧盟进口翻新轮胎案”的实践,WTO争端解决机构逐步接受了环境NGOS提交的法庭之友陈述。为实现WTO可持续发展的宗旨、提高环境贸易争端司法程序的透明度、公正解决案件,让国际社会更加重视环保问题,WTO争端解决机构不仅应在实践中考虑法庭之友陈述,还应根据WTO实体规则和司法实践尽早制定出规范法庭之友陈述的规则。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8. 农村基层民主的成长逻辑与发展前景
    卢正涛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5 (2): 46-51.   DOI: 10.13438/j.cnki.jdxb.2014.02.008
    摘要1330)      PDF(pc) (473KB)(885)    收藏
    农村基层民主的成长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中国民主实践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现行的农村基层民主是适应农村改革后维护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及相关权利的需要而形成的,它保护家庭农场生产的正常秩序。市场经济在农村的发育、发展,农业公司不断压缩家庭农场的生产与发展的空间,逐步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农业生产组织形态,这一变化将导致农村基层民主从村一级提升至乡(镇)层面,村民自治转变为乡镇自治;民主的内涵也将发生变化,农村基层民主不再是大众民主,而是实质上的精英民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9. 完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哲学反思——兼谈初次分配中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历史内涵
    邱卫东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5 (2): 52-57.   DOI: 10.13438/j.cnki.jdxb.2014.02.009
    摘要1338)      PDF(pc) (511KB)(945)    收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意味着可以合法支配生产要素的资本力量而非政府行政力量将在财富生产以及与这一生产结构相匹配的初次分配中占据主导地位。而由此出现在财富初次分配领域的贫富差距问题,则又促使我们在对市场经济背景下各生产要素的历史属性进行归类后,进一步反思各生产要素如何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具体来说就是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若用复杂劳动来加以衡量,其收益是可以纳入按劳动要素分配范畴的;但劳动内涵再丰富、外延再扩大,也不能将资本纳入其中。因此必须在考察如何完善劳动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基本原则外,单独考察资本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基本原则,以此来回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次分配中必须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应有内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0. 毛泽东群众路线实践对实现中国梦的启示
    赵效萍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5 (2): 58-62.   DOI: 10.13438/j.cnki.jdxb.2014.02.010
    摘要1286)      PDF(pc) (466KB)(809)    收藏
    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创立群众路线并长期实践,形成了完备的群众路线实践方案。实践中有丰富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这些经验教训对实现中国梦的深刻启示是:要加强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做好群众工作,总结建设经验,推进理论创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1. 受贿罪中“为他人谋取利益”之要件探讨
    曾粤兴, 周兆进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5 (2): 63-67.   DOI: 10.13438/j.cnki.jdxb.2014.02.011
    摘要1153)      PDF(pc) (439KB)(952)    收藏
    在受贿罪中,“为他人谋取利益”作为其主观要件或是客观要件都不合适。受贿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司法实践中表现为公职行为的不可收买性。国家工作人员因职务行为索取或收受他人贿赂的,即构成受贿罪。“为他人谋取利益”不应当作为受贿罪的构成要件,但是可以作为受贿罪的量刑情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2. 被追诉人权利保护体系的位阶性研究
    马可, 吕升运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5 (2): 68-73.   DOI: 10.13438/j.cnki.jdxb.2014.02.012
    摘要1398)      PDF(pc) (449KB)(950)    收藏
    被追诉人权利保护体系由被追诉人诉讼权利的宪法保障、诉权保障和程序性辩护权保障这高、中、低三个位阶的内容组成。这三个位阶的保障措施和制度相互联系。其中,诉讼权利的宪法规定是法理依据,刑事诉权是权利依据,最终围绕程序性辩护展开。诉讼权利的宪法保障一方面要求基本权利入宪,另一方面要求基本权利具有可诉性。通过行使程序性诉权,被追诉人一方面可以主张自己的权利,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提起司法审查之诉,使程序性违法行为被宣告无效。而程序性辩护则通过显著加强辩护权在审前阶段的力量强化被追诉人权利的保护。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3. 论我国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立法完善——以缩小区域收入差距为视角
    谭正航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5 (2): 74-79.   DOI: 10.13438/j.cnki.jdxb.2014.02.013
    摘要1300)      PDF(pc) (468KB)(821)    收藏
    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合作、提高区域居民福利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等途径缩小区域收入差距。当前,我国区域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化问题较为突出,影响到区域收入差距的缩小,而相关立法不完善是导致区域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重要原因。我国应确立区域公平发展的立法理念,健全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立法体系,完善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法律制度及配套立法,保障我国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4. 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几个关键问题
    杨安华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5 (2): 80-87.   DOI: 10.13438/j.cnki.jdxb.2014.02.014
    摘要1345)      PDF(pc) (623KB)(1063)    收藏
    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是中国在“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实施的彻底摆脱贫困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性决策。其重要途径和目标是通过片区一体化发展之非常规手段,使片区到2020年与全国基本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在这样一批在地域上跨越多个行政区,一般经济增长不能带动、常规扶贫手段难以奏效的极度贫困地区实现一体化发展,是一项伟大创举,其成功将具有世界性意义。该战略的成功实施迫切呼唤基于实践基础之上的理论创新,需要正确把握扶贫开发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亟须创新社会管理,同时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重大项目全面风险评估制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5.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流转的路径选择——基于河南省新乡市190家农户的调查
    吕军书, 豆芳芳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5 (2): 88-92.   DOI: 10.13438/j.cnki.jdxb.2014.02.015
    摘要1422)      PDF(pc) (502KB)(1048)    收藏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流转在我国受到严格的政策限制,根据对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新乡市190个农户多阶段随机抽样和重点抽样调查显示,农户对宅基地使用权抵押流转意愿强烈,且隐形交易愈来愈烈。政府对农村宅基地抵押流转市场宜“疏”不宜“堵”,应积极推进“宅基地使用权抵押流转”的试点工作,进行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创新,预警并防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后可能出现的风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6. 基于实物期权法的矿区生态补偿额核算研究——以湖南花垣锰矿区为例
    彭秀丽, 李宗利, 刘凌霄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5 (2): 93-98.   DOI: 10.13438/j.cnki.jdxb.2014.02.016
    摘要1250)      PDF(pc) (475KB)(931)    收藏
    确定补偿资标准是矿产开发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关键,也是难点。实物期权二叉树模型能比较精确地计算出项目预期收益,而项目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的差额就是生态补偿额中的发展机会成本。运用此模型对湖南花垣县生态补偿额度中发展机会成本的年补偿额进行核算得知,目前矿区生态补偿额的征收标准过低,远远不能满足生态补偿的要求,因此,国家应增加生态补偿资金的拨付或加大税费征收力度,以达到对矿产资源的有偿使用和合理利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7. 载道、言志、缘情的变奏:古典文学批评框架下的新文学观念考察
    张剑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5 (2): 99-106.   DOI: 10.13438/j.cnki.jdxb.2014.02.017
    摘要2442)      PDF(pc) (624KB)(1246)    收藏
    文以载道、诗言志、诗缘情是中国古典文学批评的核心命题,从道、志、情的内涵来看,载道与缘情一者强调文学对“道”的无条件附属,一者强调文学对主观情感的抒发,构成了相互对立的两极,而诗言志观则是居于两者之间的一个较强包容性的命题。五四作家在社会启蒙与文学本体建构的双重考量下历史性地选择了“言志”的文学观念,一方面展开对“文以载道”与“诗缘情”观的双向批判,另一方面却又吊诡地徘徊于两者之间。“五四”后“言志派”开始了两个方向的分化,一是“志”的个性化色彩逐渐淡化从而走向“载道”;一是“志”的社会责任感消退,逐渐走向“缘情”。“言志派”的分化,是现代文学观念逐步多元化与现代文学学科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8. 且说《无愁河》的真实性兼及其他——答友人问
    刘一友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5 (2): 107-116.   DOI: 10.13438/j.cnki.jdxb.2014.02.018
    摘要1382)      PDF(pc) (695KB)(1043)    收藏
    在《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第一卷中,黄永玉先生以超凡的感知力和记忆力,采用小说体自传形式,真实地再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其生活的凤凰城一群见情见义、乐观向上人物的生活画卷,书写了其对家乡——南方最美小城——深情的眷恋与热爱。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9. 从哨堡到边墙:明代对湘西苗疆治策的演递——兼论明代治苗与土司制度的关系
    张振兴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5 (2): 117-124.   DOI: 10.13438/j.cnki.jdxb.2014.02.019
    摘要1431)      PDF(pc) (743KB)(1722)    收藏
    苗疆边墙是明代在湘西苗疆修筑的一项拟军事工程,它在发挥军事震慑功能的同时还具有诸多的社会功能。明代边墙是在萧授兴建“二十四堡”,张岳改建“十三哨所”的基础上,由蔡复一组织修建完成。治理苗疆的政策从表面上看变动十分明显,但若就其实质而言却一脉相承,核心内容都是要对苗民实施招抚和教化,征讨和防御等军事手段仅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是之所以能做到这一步,关键得力于明代完善的土司和土官制度。因而,不管是“二十四堡”、“十三哨所”还是“边墙”,都是以土司和土官为依托,军事设防仅仅局限于土司领地的缺口,也就是“滇黔驿路”主干线起点地带的软肋。明代“治苗”决策的调整,其根本动因不是苗民“叛服”无常,而是依据苗疆区域特点与民族文化差异实施地“因俗设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0. 明代中日朝贡贸易探析
    王磊, 黄博琛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5 (2): 125-128.   DOI: 10.13438/j.cnki.jdxb.2014.02.020
    摘要1736)      PDF(pc) (440KB)(1769)    收藏
    自秦汉以来,中日就相互之间就有了各种往来。从历史发展上看,隋唐时期的中日交流主要是在政治制度方面,宋元时期的中日交流主要是在宗教文化方面,明代的中日交流则主要是在经济贸易方面,且主要体现在官方的朝贡贸易,且主要以日本向明朝称臣纳贡的勘合贸易形式进行。这种朝贡贸易虽然促进了中日双方文化交流,但日本获益更大,明廷虽然通过这种贸易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东南沿海的侵乱威胁,满足了“天朝上国”的虚荣心理,但不计经济效益的赏赐却加重了国力负担,激发了国内矛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版权所有 © 2021《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技术支持: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公众号 电子书橱 超星期刊 手机浏览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