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文章信息

    特稿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夷夏东西与华夏一统
    冯时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45 (1): 1-11.   DOI: 10.13438/j.cnki.jdxb.2024.01.001
    摘要69)      PDF(pc) (6575KB)(82)    收藏
    中国的上古文明并非一统的局面,而呈现为夷夏东西的形势。以太行山为界,其东分布着东夷文化,是为今日以彝族为核心的西南少数民族的古代文化;其西则分布着华夏文化,也就是华夏民族的古代文化。这一事实通过文字起源和考古学研究已充分而清晰地展现出来。早期文明夷夏东西的形势至夏王朝的建立而得到改变,夏后通过确定其王朝正统文字及重定天地之中的措施,确立了华夏文明统一的宗教观与政治观。这种以地理之中及通神文字所建立的人君与至上神的固有联系,使后继王朝必须肩负起继承前朝遗产的使命,即恪守天地之中及通神的文字,这是王权合法性的根本保证。正是这一政治与宗教传统,使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而不绝。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征(笔谈)
    王学斌, 段妍, 赵懿, 徐坤, 成龙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45 (1): 12-30.   DOI: 10.13438/j.cnki.jdxb.2024.01.002
    摘要64)      PDF(pc) (1070KB)(78)    收藏
    编者按: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过的文明,形塑了中国人看待自身、看待社会、看待世界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更直接影响着今天人们关于自身和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征概括为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为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内在特质和中国道路的文明底蕴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明突出特征的重要论述,本刊特组织王学斌、段妍、赵懿、徐坤、成龙五位学者进行集中阐释,以期深化对此问题的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中国古代治理中的君士互动
    胡键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43 (3): 1-13.   DOI: 10.13438/j.cnki.jdxb.2022.03.001
    摘要644)      PDF(pc) (964KB)(124)    收藏
    治理作为一种互动行为过程,在古代中国的国家治理中突出地表现为君士互动。在先秦以前,国家治理中的互动表现为“君士共治”,从舜、禹、武王等的问政,以及最初的巫、觋与王权的积极互动,都表现为“共治”的互动。但是,大一统体制建立之后,君士互动的模式中,重心明显偏向了君权一方,而又由于对君权无法制约,“以吏为师”的结果就是“士贱君肆”。两千多年的大一统政治构架,士人在君权之下总是惴惴不安,当然也不乏谏政、议政之士人,但能善终者并不多见。即便如此,中国古代士人的“入仕”与“入世”情怀,永远是为维护和巩固君王权力效劳。当古老帝国遭遇西方列强侵略之后,士人的政治目标第一次发生了“位移”,即从维护君王的政权转变为挽救国家的救亡图存。这既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迁过程,也表明了中国古代士人的转型过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百年大学的“楼名文化”——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嘉庚建筑”楼名考
    邬大光, 梁振坤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42 (3): 28-36.   DOI: 10.13438/j.cnki.jdxb.2021.03.004
    摘要2557)      PDF(pc) (919KB)(345)    收藏
    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的部分校舍被称为“嘉庚建筑”。嘉庚建筑不但外形美观,内在和谐,且每栋建筑被冠以独特的名字。其命名有的源于经典著作,有的出自典故,有的则与历史人物有关,且都非常典雅,具有丰富的文化蕴含。其命名有四个特点:(1)源出广泛,用典精准,寓意深刻;(2)与建筑本身的使用功能形成十分巧妙的结合;(3)以文化人,润物无声,让大楼亦成为育人的“大师”;(4)善用人名激励后人,善用地名以慰乡情。其命名借文化之力,彰显了陈嘉庚先生“在文化环境中育人”的教育理念。嘉庚建筑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治理的发轫与嬗变:中国历史视野下的考察
    胡键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42 (2): 1-13.   DOI: 10.13438/j.cnki.jdxb.2021.02.001
    摘要729)      PDF(pc) (973KB)(262)    收藏
    国内学术界一般以西方学术发展史作为背景,把治理作为一种社会互动来进行研究。中国历史视野下的治理,发轫于中国社会生活,其内涵最初主要是为了获取生存资料,即有收成才能够形成秩序也就是治理。从“乂”这个象形文字来看,乂就是治理,其原意为“收割”。不过,围绕生存资料的生产和分配逐渐产生了更加丰富的社会权力关系,而巩固和拓展这种权力关系则使得构筑更加严格的秩序成为必然。神秘感是构筑秩序的重要依据,而赋予仪式以神秘感的则是觋、巫等知识群体,他们将天、帝、王、人通过仪式联系在一起,建构起一套以礼为基础的秩序。但是,西周末年,觋、巫的神秘感被世俗的君权摧毁以后,“君臣秩序”以及由此构筑起来的社会秩序都被颠覆,从而导致“君臣之礼既坏”和“礼坏乐崩”的情形。“以智力相雄长”不仅表现在王室内部、诸侯之间、社会层面上,而且也表现在知识分子身上。从此以后,士绝大多数以追逐爵禄而骄天下为荣,以至于两千多年来一直存在“士贱而君肆”的情形。“君士互动”的治理模式,正是随着神秘主义的礼的崩溃而崩溃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数字人文的张力与困境——兼论“数字”内涵
    张耀铭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DOI: 10.13438/j.cnki.jdxb.2020.04.001
    8. 主体间性美学思想对恩情文化的解构
    杨春时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DOI: 10.13438/j.cnki.jdxb.2018.02.001
    9. 论道德适应的衍化逻辑
    李建华,刘刚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DOI: 10.13438/j.cnki.jdxb.2018.01.001
    10. 教育研究的意蕴与教育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刘铁芳,位涛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DOI: 10.13438/j.cnki.jdxb.2018.01.002
    11. 碑刻文献整理研究回顾与前瞻
    毛远明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DOI: 10.13438/j.cnki.jdxb.2017.03.001
    12. 环境损害责任与全球环境法的兴起
    [美]罗伯特 V.珀西瓦尔(著);杨朝霞,黄婧(译)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DOI: 10.13438/j.cnki.jdxb.2016.03.001
    13. 高等教育治理的规约机制
    潘懋元,左崇良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DOI: 10.13438/j.cnki.jdxb.2016.03.002
    14. 宪政的“名”“实”之辩
    莫纪宏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5): 1-7.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5.001
    摘要1905)      PDF(pc) (582KB)(1558)    收藏
    针对近期学术界关于“宪政”概念内涵争论日趋白热化的沉重氛围,应当将目前关于“宪政”概念的争议区分为“名相之争”与“实相之争”。“名相之争”涉及到“宪政”概念是有独立内涵的独立词还是仅仅作为汉语长句的缩写;“实相之争”在于如何赋予“宪政”概念相应的价值内涵。由于“宪政”概念在近百年的演变史中已脱离了原先的概念“名相”,成了目前学术界使用过度泛化的概念,无法产生概念上的基本共识;由于“名相之乱”导致了“实相之乱”,“宪政”价值从法律事实到“梦想状态”,已经成为人云亦云的麻烦概念。为不因“宪政”概念上的无谓之争影响了当下的宪法实践,可以在学术上暂时“去宪政”,围绕着“依宪治国”的价值理念,扎扎实实采取一些维护宪法权威、加强宪法实施的制度举措,以此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贯彻落实。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自由、教育、生活——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高兆明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5): 8-14.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5.002
    摘要1541)      PDF(pc) (547KB)(1111)    收藏
    中国梦中有教育梦。教育是保持文化传承的社会自身再生产过程。教育是塑造人性的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自由生活能力的主体,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全格公民。生活共同体即为教育共同体,学校是特殊的生活共同体。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宣扬自我责任:全球治理的中国风格
    石之瑜, 黄琼致, 李巧丽, 杨志军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4): 1-8.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4.001
    摘要1756)      PDF(pc) (601KB)(1344)    收藏
    目前的西方研究大都关注特定文化和政治背景下的中国如何看待全球治理问题。这些内容包括:(1)儒家思想中的不干预和自我治理倾向;(2)社会主义中的集体主义道德观强调用说服而不是单边主义来解决世界冲突;(3)源于不发达而产生的劣势损害了自信;(4)二战以来联合国和美国控制主要国际组织的行径令人反感。由此认为,全球治理格局中的中国风格是被动回应的而不是积极主动的,是问题解决导向而不是目标驱动型,全球义务与改革任务更多地聚集于主要大国而不是处于衰退中的国家。也就是说,中国目前仍然主张通过依靠世界主要国家的自主治理模式来树立全球领导力,那种仅仅依靠闭门式的说服行动和反对公开制裁的例证来干预失败或衰退国家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马克思主义与存在主义
    乔治·诺瓦克, 洪燕妮, 孙亮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4): 9-18.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4.002
    摘要4210)      PDF(pc) (623KB)(1258)    收藏
    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在何种程度上能够被结合以及两者的综合能否有效,这需要对各自的理论要点进行梳理。存在主义主要坚持七个基本原则:即科学和现实都是荒谬的、模糊性宰制着存在本身、主体意识绝对优先于一切客观事物、通过摆脱决定论来解释和捍卫个体的自由、人类宿命论、现代社会是完全异化的以及对生存与死亡意义的追问。基于这些原则的分析,马克思主义则持有相对立的看法,即主张“客观的真实性”、“必然的确定性”、“人对社会的依赖性”、“道德的合历史性”、“历史进步的乐观主义”、“异化消除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以及“生存的实践性”。由此可以确定地指出,任何试图将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强行嫁接的研究都是失效的,因为二者之间存在不可破除的理论屏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版权所有 © 2021《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技术支持: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公众号 电子书橱 超星期刊 手机浏览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