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文章信息

    美学研究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中华美学的审美功能论
    杨春时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DOI: 10.13438/j.cnki.jdxb.2017.05.009
    2. 中国美学之本真生存意识及其自由精神
    李天道,唐君红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DOI: 10.13438/j.cnki.jdxb.2017.05.010
    3. 论“理学诗派”之自然审美意识
    李天道, 龙又嘉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36 (5): 16-21.   DOI: 10.13438/j.cnki.jdxb.2015.05.003
    摘要1977)      PDF(pc) (529KB)(1139)    收藏
    两宋时期的理学以“理”为万事万物的本源。“理”又称为天理,由此天人相依、天人相与,“理”是天人一体的基础,主导着当时的经世思潮,强调“文以载道”。与此同时,既基于“仁者,人也”的思想,同时受张载、朱熹等所提出的“大心”与“合内外之心”说的影响,“理学诗派”诗人的审美诉求一方面推崇自得自然,任心随意,强调自出机杼,同时,另一方面又突出地呈现一种对自然审美意识的诉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神技无技”:庄子技艺美学思想的吊诡
    陈火青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36 (5): 22-27.   DOI: 10.13438/j.cnki.jdxb.2015.05.004
    摘要2140)      PDF(pc) (583KB)(1063)    收藏
    庄子用合道的神技来取代技艺,即用道的自然无为来改铸技艺,无为是无为了,但也就没有人为之技艺了,此即“神技无技”。神技不具有技艺的规定性,技艺是目的性有为,神技是自然无为;技艺创造的是第二自然,神技则不害第一自然。神技也不是现实的技艺或其比拟,神技是对人为技艺加以“自然无为化”或“道德理想化”后的虚构,有其神秘性。神技的逻辑结果就是对现世技艺的取消与否定,如“无画之画”、“其钓莫钓”、“无乐之乐”等。神技经后世的理论转化后,实现了与技艺的统一,那时才显现出“无法之法”等艺术创造思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社会美”的系统厘析——现实美研究系列之二
    祁志祥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36 (2): 14-20.   DOI: 10.13438/j.cnki.jdxb.2015.02.003
    摘要2362)      PDF(pc) (621KB)(1061)    收藏
    现实美分为自然美与社会美。社会美是人类在现实生活中通过物质性的社会实践和其他社会活动创造的美。它表现为劳动成果之美、人物身心之美及生活环境之美。劳动成果之美包含满足实用的功利美与满足五觉愉快的形式美,人物的社会美包括外部的形体美、仪表美与内在的心灵美,生活环境之美包括硬件设施的形式美与软件建设的风气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科技手段的提高,人们的形体仪表、日用商品、生活环境不断向满足官能愉快的形式美方向发展。作为这一现代生活基本特征的理论揭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论争从国外转到国内,呈现出自身的逻辑行程和得失,值得总结与反思。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论晚明文人生活美学的“闲趣”
    曾婷婷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36 (2): 21-26.   DOI: 10.13438/j.cnki.jdxb.2015.02.004
    摘要1983)      PDF(pc) (649KB)(1085)    收藏
    中国古代生活美学在晚明发展成熟。“趣”作为晚明文人生活美学的一个重要观念,与“闲”密不可分。晚明文人的“身闲”转向令“趣”更多与人的感性生命相连,形成融欲望、情感、道德于一体的个体趣味。晚明文人生活美学的“闲趣”,既有偏重世俗享乐、纵情极意的一面,又有超尘绝俗,寻求心灵宁静的另一面,这两个层面相互渗透,展现了雅俗交融的晚明美学趣味;并且,这两个层面的趣味实质都指向“真”,忠实于肉身与精神的真实感受,是晚明文人对传统美学趣味观的一次革命,也深刻反映了文人在发达的物质文化中的沉迷与反思。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儒家美学的“本真”生存审美诉求
    李天道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5 (6): 21-26.   DOI: 10.13438/j.cnki.jdxb.2014.06.004
    摘要1225)      PDF(pc) (465KB)(1040)    收藏
    儒道美学重视人的生存问题,把人,即“此在”的“本真”生存作为最高的审美诉求与审美境域。在儒家美学看来,“仁”的构成境域就是人的一种“本真”生存态势或生命状态,也即“本真”审美域的达成态。可以说,正是从重视人生、珍惜生命、推崇“本真”生存出发,儒家美学强调作为个体的人的自身生命意识的培养。而“仁”审美域的达成流程其本身就是一种“本真”生存态的生动呈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华严宗境界概念的美学内涵
    汤凌云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5 (6): 27-33.   DOI: 10.13438/j.cnki.jdxb.2014.06.005
    摘要1288)      PDF(pc) (606KB)(1171)    收藏
    境界是唐代华严宗提出的极具美学价值的概念,华严宗由此而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审美境界理论。这个概念主要包括三层审美内涵:其一,真俗不二。中唐以来,文人园林以自适为其审美理想,即真即俗,化俗为真,充满着生命的情调。这是白居易等园林美学家在华严宗真俗不二教理影响下推崇“中隐”哲学的反映。其二,圆融无碍。华严宗以圆融无碍为其最高理想,“须弥入芥子”体现出大小无碍的华严教理。文人园林超越面积的大小之见,消解景物的真假之分,赏园者心境圆融,旷达自在。华严境界又是平等共存、彼此关联的世界,各各独立,美美与共。其三,无穷无尽。华严境界在空间上无边无际,在事理上无穷无尽,幽微难测。严羽称赞盛唐诗歌之妙,称其“言有尽而意无穷”,隐含华严境界的无穷性。唐五代画家以重屏入画,多重时空交织,现实与往事、短暂与永恒等体验彼此互摄,相映成趣,令人回味无穷,同样流露出华严境界的意趣。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史前“文明”与中华美学传统
    陈望衡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6): 1-7.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6.001
    摘要1461)      PDF(pc) (4767KB)(1408)    收藏
    史前可以说是文明前的“文明”,虽然是文明前的“文明”,却不妨碍它也产生美,大量的考古材料证明中华民族的天人合一传统、史筮合一传统、阴阳和合传统、礼乐和合传统和意象合一传统等诸多审美传统均肇始于史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重“道”而兼顾“文”:朱熹美学的整体视阈
    祁志祥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6): 8-13.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6.002
    摘要1445)      PDF(pc) (632KB)(1113)    收藏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不仅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文艺美学领域也影响巨大。朱熹的美学思想以“道”为根本,反对“文”的独立地位,不过他并未彻底否定文辞的形式美,而是在坚持道德美的前提下,对诗的赋比兴创作方法和审美方法做了有益的探讨,体现了比较圆通全面的美学视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美是生活的真谛与物欲时代的精神现象批判
    李咏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5): 64-70.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5.009
    摘要1601)      PDF(pc) (534KB)(1392)    收藏
    当代审美文化思潮有关“美是生活”的理解,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分化;过分物欲化的审美生活理解,阻碍了我们对自由生活的想象。按照马克思的理想,“美是生活”,应该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能创造“真正美的生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早期民间道教美学的本体论转向与审美内涵拓展——出土汉代神仙题材画像及铭文的辑录与研究
    刘克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5): 71-79.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5.010
    摘要1719)      PDF(pc) (770KB)(1438)    收藏
    早期民间道教是尚美的宗教,成仙是它的最高理想。神仙境界是中国古代生命美学和身体美学的重要资源。早期道教对于自由享乐生活的珍视和对于安静和谐环境的肯定,开拓了身体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自由和享乐代表了早期道教生活方式方面的审美理想,神仙题材汉画所表现的以生为美、力抗自然和肯定自由享乐的观点,折射出早期道教得道以超越时空和社会限制,获得生命永恒欢乐这一极富审美价值的人生态度。汉画对安静和谐仙境的描绘是对传统形式论美学和认识论美学自然全美理论和“自然的人化”理论的框复与超越。这些修仙证道汉画从生命生存角度对生命文化所做的阐释和开拓,给世人领略宇宙人生带来了新思路、新理念和新空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实践转向与美学的逻辑
    张玉能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1): 14-19.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1.003
    摘要1552)      PDF(pc) (488KB)(951)    收藏
    作为人文科学的美学,从实践转向的角度来看,其逻辑起点是人类社会实践,而人的存在只是美学的出发点。对应着实践结构的物质交换层、意识作用层、价值评估层、美学的逻辑结构应该包含着自然客体逻辑,即合规律性逻辑;人类主体逻辑,即合目的性逻辑;主客体关系逻辑,即审美间性逻辑。对应着实践类型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话语生产、美学的逻辑构成应该包含着物象逻辑,即感性形式逻辑;意象逻辑,即知性形式逻辑;形象逻辑,即理性形式逻辑。对应着实践的受动和主动相统一过程,物质和精神相统一过程,共时性和历时性相统一过程,美学的逻辑过程应该包括意向性活动逻辑,即对象化逻辑;超越性活动逻辑,即符号化逻辑;时空性活动逻辑,即真实化逻辑。美学的逻辑力量就在于实践的建构功能、转化功能、解构功能在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中的实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气:中国美学审美域构成中的活力基元
    李天道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1): 20-26.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1.004
    摘要1466)      PDF(pc) (544KB)(1505)    收藏
    受《周易》神秘文化影响,在中国美学看来,“气”是宇宙的原初实有,是最高的本体,“道”即混沌之“气”,宇宙万物皆由“气”所化生化合;作为宇宙万物生成的中间环节,“气”生于“道”或“太极”,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质料或元素。审美创作活动中心物的感应、情景的交融离不开“气”与“气化”作用。由此,中国美学提出了“气之动物,物之感人”说:宇宙万物的生成本源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的运行,“气”之动物,激发了万物的生长发育,自然也激发创作者的创作动机,而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引起审美创作。“物动心感”,引起创作者内心感动与审美域构成的原初动力是“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深层审美心理与艺术本质——深层审美心理与艺术的“实践-精神的掌握方式”
    张玉能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3 (4): 58-62.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2.04.012
    摘要2027)      PDF(pc) (443KB)(993)    收藏
    深层审美心理对于人类关于艺术本质的认识具有深刻的影响。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生成和发展起来的人类的审美无意识,审美潜意识使得人们逐步认识到艺术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艺术的“实践-精神的掌握方式”,艺术的生产性;艺术的现实反映性。这些都在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中得到了如实的反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光明的缔造:苗族审美起源考
    周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3 (4): 63-66.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2.04.013
    摘要1946)      PDF(pc) (436KB)(1530)    收藏
    在苗族先民看来,美是光亮鲜明的形式,这种观念涉及“金”、“光”两个与审美起源相关的因素:一方面,以冶金为基础的劳动创造了光亮的形式,审美就诞生在冶金活动中,是对光亮形式的创造和喜爱;另一方面,光不仅给予感官把握美的可能,赋予美以形式特征,成为审美活动的基础,而且在光明生活的意义上,展现着苗人自身生活的炫,而生活的炫才是对象性的美的根源。于是,在根本上,美是苗族先民以“炫”为特征的自身存在状态的彰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西方分析美学与中国传统美学语言观差异比较
    傅小凡, 兰浩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3 (2): 23-27.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2.02.005
    摘要2114)      PDF(pc) (472KB)(1990)    收藏
    西方分析美学秉承分析哲学的语言分析方法,力图将美学问题当做语言问题来加以解决,艺术定义为分析美学的核心问题。中国传统美学推崇妙悟,超越语言通过体验通达最高的无言之美,更重视语言之外的心灵体验。分析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语言观之差异主要根源于中西美学思维方法的区别,依据冯友兰观点,分析美学方法即“正的方法”,中国传统美学即“负的方法”,二者均有其独到之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审美泛化论”的悖结与文艺审美论研究的现实问题
    周强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3 (2): 28-32.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2.02.006
    摘要2216)      PDF(pc) (475KB)(1821)    收藏
    审美泛化论是当前文艺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一方面,它通过言说文艺审美与日常生活审美化之间的源流关系,将后者纳入文艺学的理论视域;另一方面,又认为文艺学难以应对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需要转型走向文化研究。这种理论逻辑具有明显的矛盾性,并暴露出当下文论研究中“审美”内涵的漂浮不定和“审美本质主义”的存在等突出问题,值得重视和检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接受美学在内地的转述译介和话语建构
    王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3 (2): 33-40.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2.02.007
    摘要2736)      PDF(pc) (621KB)(1972)    收藏
    接受美学在内地三十年的传播历程,经历着转译、转述评介,再到结合传统诗学资源,进行本土化再造的演化过程。然而汉语知识界对接受美学的接受,也体现着选择性的疏离,即存在着重视批评实践而轻原理研究,关注前期论述忽略后期修正,缺乏对其主体间性内核的正面论述等问题。而发掘并吸收其主体间性诗学思想,有助于促进中国现代美学进行主体间性转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道家美学之“清静”说释义
    李天道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3 (1): 51-55.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2.01.010
    摘要2738)      PDF(pc) (527KB)(1899)    收藏
    就人生美学看,“清”则应该表征一种人生的审美构成域和构成态势。如老庄所倡导的清静无为的审美心理态度,虚心应物、涤除玄览的审美体认方式、超脱尘俗的审美情调等都以“清”为学理依据。作为道家人生美学的重要组成,“清”的审美意识深深烙印在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观念和审美趣味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1. “以美育代宗教”:蔡元培审美信仰建构的双重价值追求
    潘黎勇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3 (1): 56-60.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2.01.011
    摘要3697)      PDF(pc) (478KB)(2074)    收藏
    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是意图在宗教精神阙如而儒家礼乐法度业已崩解的现代中国文化场域中,以美育为手段实施一种信仰重建方案。美育所含之审美精神的特殊性和现代中国的社会政治语境决定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信仰建构逻辑包含了某种双重性的价值追求,具体表现在信仰的世俗性与超越性、个体性与社会性这两组二元对立之中,这也反映出现代知识分子在信仰重建过程中复杂的文化现代性心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2. 仰望神性之美:柏拉图审美理论的基本精神
    周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2 (5): 49-52.  
    摘要2185)      PDF(pc) (418KB)(1593)    收藏
    学界对柏拉图审美理论的基本精神一直有所争论。柏拉图的审美理论虽然凸显了灵魂内部的张力冲突,但总体上“理性—神性”的哲理精神仍占主导地位,这一点在他的“回忆”说和“阶梯”说中表现得特别明显。“回忆”说以灵魂马车的比喻形象地阐释了节制的理性克制放纵的情欲的过程;“阶梯”说则阐述灵魂如何一步步剥离感性影像,不懈地追问上界的“美本身”,从而彰显着审美的“理性—神性”精神。正是在感性情欲与理性神性的动态冲突中,柏拉图美学才走向对永恒真理的凝视、对神性之美的仰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3. 西方人本美学思想的历史觉醒——古希腊美学范畴的流变及特征
    黄大军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2 (5): 53-57.  
    摘要2051)      PDF(pc) (486KB)(1501)    收藏
    历时200年的古希腊美学思想,是欧洲美学史乃至世界美学史的辉煌源头。整体上看,古希腊美学思想贯穿了客观主义与人本主义两条发展主线。客观主义具有根本的方法论意义,但在遵“天”法“道”的历史嬗变中,它的绝对价值却不断遭到人本精神的解构。这种复杂交错的主体觉醒历程大致经历了早期、转型期与成熟期三个辩证发展阶段。其伟大贡献在于,古希腊美学思想开启了欧洲美学两千余年的探索目标,树立了中西美学发展史上一种高不可及的理论范本与思维模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4. 对艺术终结论与生活美学的深层反思
    江渝, 张瑞利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2 (5): 58-61.  
    摘要1774)      PDF(pc) (416KB)(1758)    收藏
    艺术终结论与生活美学有着内在的理论连续性,共同建基于一种面对“生活”的精神态度,这种态度以科耶夫化的黑格尔哲学作为理论渊源。对“生活”概念进行深层反思,厘清其哲学内涵,是使艺术终结论获得终结,使生活美学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5. 丑恶怪谲   各尽其美——中西古典美学中“丑”的比较
    莫小红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2 (5): 62-65.  
    摘要2219)      PDF(pc) (496KB)(1674)    收藏
    由于文化传统和民族审美心理的不同,中西审丑意识与审丑艺术实践存在明显差异。中国因强调对立物的协调、渗透,对“丑”能宽容接纳;西方因崇尚美,强调美与丑的对立与冲突,对“丑”总是排斥拒绝。中国受儒家文化影响,对“丑”的本质认识偏重于伦理道德方面;西方受主客体二分思维的影响,对“丑”的认识偏重于形式方面。在艺术创作中,中国人往往以丑为美;西方人则注重化丑为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6. 中国古典美学意象概念的主体间性
    杨春时, 杨晨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2 (4): 21-25.  
    摘要2594)      PDF(pc) (445KB)(1570)    收藏
    相对于现代美学的主体间性而言,中国古典美学的主体间性是前主体性的主体间性,即主客体尚未充分分化、主体未获得完全独立状态的主体间性。中国美学的意象概念就是这种古典主体间性的体现。意象概念的形成经历了意与象的合成过程,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意象通过审美感兴而产生,突破物我、人我的屏障,达到了主体间性的审美境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7. 中国古代如何言说自然美
    陈望衡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2 (4): 26-29.  
    摘要2401)      PDF(pc) (504KB)(1531)    收藏
    中国古代的自然审美,有文字记载的可追溯距今三千年前的《诗经》。此后,在理论上有众多的观点:寄志:以孔子为代表;比德:以孔子、屈原为代表;寄情:以屈原为代表;悟道:以陶渊明、宗炳为代表;畅神:以宗炳、王微为代表。在历史上,有两人的建树最重要:一是唐代的柳宗元,他提出“美不自美,因人而彰”。二是宋代的苏轼,他提出要与自然山水在精神上共同着生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8. 走向日常生活的审美意识形态
    粟世来, 田泥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2 (4): 30-33.  
    摘要2271)      PDF(pc) (521KB)(1879)    收藏
    审美与意识形态紧密相联,一方面,审美是意识形态的形式之一,另一方面,意识形态也多通过审美的方式表征出来。消费时代的日常生活越发呈现出这种联系的紧密。作为意识形态之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并非虚假意识,也不是对现实的虚幻再现,它并不提供逃避现实的乌托邦。审美意识形态再生产着真实的社会关系,是用来支撑我们“现实”的幻象建构;它形塑、组织、扩展并支配着我们的日常存在,是我们无从逃避的社会现实和社会存在本身。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9. 主体间性理论与审美价值体验的共通感
    李咏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2 (1): 21-26.  
    摘要1790)      PDF(pc) (449KB)(1292)    收藏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理论的发展,是人们对价值交流与价值沟通普遍要求的必然结果。从现象学意义上说,主体间的交流是以体验为基础的,审美价值体验的共同感,源自于生命共同体或文化共同体对普世价值的基本追求,在审美活动中,自由、平等与正义等普世价值原则,往往通过形象传达获得了审美共通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0. 思想与文化:中国美学史研究的认知逻辑——30年中国美学史研究的回顾与总结
    赵建军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2 (1): 27-31.  
    摘要1575)      PDF(pc) (484KB)(1169)    收藏
    中国美学史的研究,可从认知逻辑找到根本问题的得失所在。30年研究表明,上世纪80—90年代的思想认知逻辑模式,曾为中国美学史奠定了高水平的学术起点,但随着学术背景和研究的深入,这种认知逻辑日渐暴露出认知维度单一的局限。2000年以来,从文化认知逻辑切入中国美学史研究,成为崭新的路径,此一路径以其多元视角切入、思想内容的深邃丰富和隐喻系统的对应补充,不仅标示了未来中国美学史着重创造性的“自己讲述自己”的学术品格,而且也预示了与国际美学在文化诠释方面可实现深层接轨的开阔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1. 社会美及其后现代转向
    张中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1 (5): 16-21.  
    摘要2105)      PDF(pc) (478KB)(1044)    收藏
    社会美作为美的形态之一,作为中国美学的“特产”,曾经在中国美学界引发过激烈的讨论、研究与宣扬。然而,它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之后,却逐渐走向了停滞。不过,在进入新世纪之后,西方当代美学开始关注生活、社会和自然,开始将生活、艺术、社会、自然的界限抹平——它们开始提出所谓的“日常生活审美化”、“肯定美学”、“景观美学”——而这些实际上和中国现当代的社会美有着相同的时代诉求和审美立场。同时,伴随着后现代主义的进展,后现代美学思想的影响,社会美开始走向一种建设性的审美征途之中。它开始倡导一种自由、多元、和谐的审美观念,而这些实际上就是一种广义的生态美学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2. 审美现代性与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批判
    粟世来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1 (5): 22-28.  
    摘要2243)      PDF(pc) (613KB)(1405)    收藏
    消费主义文化是现代性历程中发展出的主要的文化再生产模式。在今天,这一文化借助全球化的伪装,推促了审美向日常生活的殖民,促进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进程。审美现代性是现代性的反思维度和批判面向;应该通过审美现代性来反思、批判被消费和审美全面覆盖的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性,揭露作为社会生活本身的意识形态的虚假性,揭示消费时代的日常生活表征出来的审美幻象和消费政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3. 现象学构成识度与中国美学境域缘发构成论
    李天道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1 (4): 16-19.  
    摘要2068)      PDF(pc) (430KB)(1290)    收藏
    中国美学境域缘发构成论认为,审美活动的目的,是审美者通过澄心静虑,心游目想,通过顺应自然、自由自得、直观感悟,即境缘发,通过“由己”“返身”“归朴”,“还原”到 “最自由最充沛的深心的自我”,以达到真力弥满、万象在旁、掉臂游行、超脱自在、兴到神会,顿悟人生真谛的审美境域,从而从中体验自我,实现自我。这样,遂使中国美学的境域缘发构成论与现象学构成识度趋于合一,并由此而生动地体现着中国美学顺应自然的精神。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4. 深层审美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张玉能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1 (4): 57-63.  
    摘要1744)      PDF(pc) (567KB)(1276)    收藏
    深层审美心理学与许多人文学科息息相通,相互影响。深层审美心理学与宗教学密切相关,原始人的深层审美心理与其宗教意识融为一体,原始宗教意识渗透在深层审美心理之中,积淀为集体无意识。深层审美心理学与哲学密不可分,人类的哲学思想制约着深层审美心理,使其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等方面不断深入发展。深层审美心理学与文艺学互为表里,文艺学的发展与深层审美心理的揭示相得益彰,深层审美心理学的深入使得文艺学由理性主义发展到非理性主义及其相互融合;文艺学的发展使得审美心理学日益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深层审美心理学的发展离不开其他许多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积累和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5. 荆浩《笔法记》“度物象而取其真”命题释义
    汤凌云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1 (4): 64-67.  
    摘要5337)      PDF(pc) (502KB)(1752)    收藏
    “度物象而取其真”是荆浩《笔法记》中最有价值的美学命题。“度”是一种当下圆成的直觉观照;“取”不是人为的获取,而是顺应地禀受,是心灵与物象的冥合为一。“度物象而取其真”是一种触物即真、即现象即本体的认知结构,它不求超越物象以获真实,亦非要艺术家赋予对象以生命,而是说艺术的价值在于生命与存在本身。艺术创造的至境是,让存在的意义自由自在地呈现。这在中国美学史上有其独特贡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6. 实践本体论的关系性与美
    张玉能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1 (1): 84-90.  
    摘要1718)      PDF(pc) (477KB)(1004)    收藏
    实践本体论是以自然本体论作为不言自明的前提的社会本体论,即阐明人类及其社会的存在本原和存在方式是社会实践的存在论。实践美学以实践本体论为本体论基础,把实践美学推进到新的阶段。实践是一种关系性哲学范畴,它超越了传统哲学和美学的形而上学视野,消解了主体和客体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在主体和客体、主体和主体、客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之中探讨美的存在本原和存在方式,使得美学成为了关于人对现实审美关系的科学,在人对现实审美关系之中来把握美和审美,因此,美和审美就是在社会实践之中生成的关系属性和价值属性以及自由创造。实践的关系性也就是 “间性”,但是,它全面地包括“主客体间性”、“主体间性”、“客体间性”,它们全面地生成着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及其审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7. 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建构的历史语境
    石长平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1 (1): 91-95.  
    摘要1707)      PDF(pc) (428KB)(1171)    收藏
    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是刘纲纪对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重要贡献,这一思想体系的建构具有特定的历史语境:国外历史语境主要表现在对葛兰西实践一元论、卢卡奇社会存在论以及南斯拉夫实践派的考察和批判上;国内语境则表现为同朱光潜、李泽厚等国内实美学家和哲学家的研究成果的碰撞和影响上,同时,接连不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的争鸣与讨论,也在客观上为这一思想的构建营造了浓厚的理论氛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8. 新实践美学对传统美感理论的超越
    黄健云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1 (1): 96-99.  
    摘要1691)      PDF(pc) (398KB)(1113)    收藏
    在当代美感理论研究中,代表中国美学研究主流的新实践美学在美感研究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超越了传统的美感理论:第一,在研究思路上,克服了反映论美学循环论证和旧实践美学局限于美感源于物质生产实践这个单一纬度的缺陷;第二,在实践和美感关系的认识方面,强调只有自由创造性实践才是美感之源;第三,在实践向美感转化之途中,肯定审美意象的中介作用;第四,在主体感受方面,肯定美感是对主体有价值的满足感、愉快感、和谐感和自由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9. 蒋孔阳:新实践美学的奠基人
    张弓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1 (1): 100-103.  
    摘要1925)      PDF(pc) (396KB)(1157)    收藏
    蒋孔阳力图消解、突破西方形而上学主客二分思维方式,以全球化的视野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美学、中国传统美学、西方美学,创造性地提出了“美在创造中”、“人是世界的美”、“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美是自由的形象”等命题,对美的本质以及美的规律、美感、审美范畴等美学基本问题作出了系统的阐释,有力地推动了美学学科基础研究的现代进程,为新实践美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0. 从般若学内化谈东晋时期中国美学的转型
    赵建军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0 (4): 24-28.  
    摘要1626)      PDF(pc) (571KB)(971)    收藏
    中国美学在东晋时期实现自觉转型,是以般若学与中国美学的内在耦合为前提的。这种耦合最根本的体现在本体论的价值构成上,完成了由直观感遇向思性感悟的转化,它通过思想观念的深处变革而延伸到审美实践领域,并由此奠定了此后中国美学发展的基本模型和审美风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版权所有 © 2021《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技术支持: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公众号 电子书橱 超星期刊 手机浏览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