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文章信息

    沈从文研究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沈从文湘西小说中的地缘道德景观
    张盛泰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DOI: 10.13438/j.cnki.jdxb.2019.01.015
    2. 沈从文的人类本体艺术思想
    何小平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DOI: 10.13438/j.cnki.jdxb.2019.01.016
    3. 现代文学场与沈从文的经典观
    冯仰操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DOI: 10.13438/j.cnki.jdxb.2016.04.018
    5. 现代性、反现代性与《边城》中的金钱意象
    陈雪, 刘泰然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5 (5): 101-106.   DOI: 10.13438/j.cnki.jdxb.2014.05.015
    摘要1965)      PDF(pc) (586KB)(1444)    收藏
    在沈从文的《边城》中,金钱、货币、与金钱有关的事件以及围绕金钱所展开的商业活动被刻意地反复书写,体现了沈从文从金钱视角对现代性问题的思考,从而使得与金钱有关的主题成为《边城》中的核心主题。沈从文意识到资本抽空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土地之间的诗性关联,导致人、自然、世界的祛魅和空间的均质化。而通过有意识地将金钱从一种等价交换的抽象物还原为一种象征交换的礼物,以及对由资本所带来的同质性空间相反的异质空间的书写,沈从文表明了他对建立在资本原则上的现代性观念的批判立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自由主义话语与人文精神——关于沈从文
    胡梅仙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5 (5): 107-112.   DOI: 10.13438/j.cnki.jdxb.2014.05.016
    摘要1356)      PDF(pc) (592KB)(1362)    收藏
    作为一个不加入任何党派团体的自由主义者,沈从文的创作历程、生命历验都与中国现代自由主义的命运息息相关;他与主流话语疏离的边缘姿态使沈从文的创作成为与新文学运动、革命文学相异的另类写作,也可以说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民间写作。沈从文的一生从开始写作到最后搁笔是中国现代自由主义作家命运的真实缩影,具有典型意义。沈从文作品在对平凡乡村生活的叙述中表现出来的对千年不变的生存方式的隐在思考,既有着对生命庄严和美丽的感慨,也有着对愚昧、静止背后的隐痛和担忧。到底是用传统文化来救弊现代理性,还是用现代文明来纠偏乡村的野蛮愚钝,这是沈从文没有解决的问题,也是中国的民族道德重建中需要理清的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沈从文笔下“女学生”形象文化透视
    杨玉珍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5 (1): 116-122.   DOI: 10.13438/j.cnki.jdxb.2014.01.019
    摘要1868)      PDF(pc) (628KB)(1191)    收藏
    “女学”、“女学生”是20世纪中国现代性话语体系的能指符码之一。作为“现代性”转喻象征的“女学生”,在沈从文的笔下成了现代性批判的指代,显示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男性本位特色。作为“他者”形象的女学生,在其听闻传播与成论生成的形式中寓含了其异己性与欲望化特征,在抽象与矛盾描写中显示了其客体化与对象性本质。“女学生”形象在沈从文笔下作为“第三方”话语谱系,折射着乡村对都市的想象、都市对乡村的影响,以及来自乡村、身居都市的作家回望自我与民族来处,对国民性、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批判与反思。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论沈从文文本中的近代湖南镜像
    侯运华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5 (1): 123-128.   DOI: 10.13438/j.cnki.jdxb.2014.01.020
    摘要1637)      PDF(pc) (567KB)(1034)    收藏
    沈从文的创作对近代湖南镜像有充分的动态描绘。社会变革带来家族镜像的变形,凸现出家族命运的变化、家族内部的分化;社会思潮则裹挟着湖南人前行,引发世风转变与心理嬗变,导致人性的变异与价值立场的错位。家族分化、世风转变等带来社会阶层的重构,促成人的社会角色转换,进而打破彼此的身份疆界,发生身份置换。凡此种种,皆是文化冲突使然。这是湖南镜像在近现代发生变化的深层原因,也是最能够凸显沈从文创作特色的所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边城》的民族伦理与性别叙事
    杨玉珍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3 (6): 1-5.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2.06.001
    摘要1908)      PDF(pc) (540KB)(998)    收藏
    《边城》在重塑中国形象时其叙事基点是张扬民族伦理;民族伦理表述框定着文本的性别叙事:失衡的自然性别设置、抽空与变形的社会性别意涵、诗性叙述背后的传统性别文化逻辑、女主人公的“失语”与“假借”、一潜一显两代女性的爱情悲剧与民族历史文化命运表里互衬的结构等,形成了特殊的民族社会性别形象;在女性及“边城”的性别权力关系中寄予了作者关于民族和自我的想象,隐含着“内部东方主义”的文化逻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论沈从文的边地军人想象与民国筸军文化的关系
    罗维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3 (6): 6-13.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2.06.002
    摘要1859)      PDF(pc) (733KB)(1310)    收藏
    湘西地域文化对于沈从文文学创作的影响,不仅源于当地的自然条件、民风民俗,还来自于民国湘西政治、文化等方面共同构成的历史人文环境。他的军人题材作品的创作与民国湘西的筸军文化有着密切联系,民国筸军文化的三个主要特点即尚武传统、游侠传统以及游民色彩在沈从文对边地军人的想象中都有所反映。民国筸军文化使沈从文获得了第一个社会身份——军人,继而获得了审美观照人生的独特视角,最后促他形成了对社会人生独有的个人化思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论沈从文的民族志书写
    何小平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3 (6): 14-22.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2.06.003
    摘要1847)      PDF(pc) (582KB)(1260)    收藏
    沈从文文学创作和文化书写活动的文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表达文化思考的文学文本,二是用文学手段写成的文化文本,即民族志文本;二者共同指向对湘西及现代都市的文化思考,两类文本都具有比较鲜明的民族志特征。沈从文民族志书写特征的形成原因在于其在跨文化生活经历中形成的相对主义文化思想以及与文化的内外部视域的结合,这是沈从文在表达活动中自觉地进行文体实验的必然结果。沈从文文学创作中的民族志特征与民族志写作中的诗学特征的结合是沈从文文化思想、审美思想与艺术思想及其表达在中国现代独立特行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上海租界语境下沈从文小说创作中的“民族国家想象”
    任晓兵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3 (6): 23-27.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2.06.004
    摘要1806)      PDF(pc) (514KB)(1154)    收藏
    上海租界寄居生活的生命体验刺激了沈从文,使他体会到了强烈的“民族”屈辱感,处处感受租界殖民话语的凌辱。这种“生命体验”,对沈从文的心理乃至其乡土小说写作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沈从文于北京时期通过乡土小说的写作实现完成的对自我苗族族群族属身份认同的立场得到了强化,他开始理性正视自己已经“重新发现”了的“本质身份”,将苗族血统族属身份的“隐蔽历史”去蔽还原,端正并将自己苗族身份的族群本位立场推向历史前台,以关于苗族的历史记忆、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以及傩事信仰活动,婚恋中的民间歌谣、狩猎、龙舟、放蛊、行巫、落洞等民俗文化作为书写的中心,以苗族族群民众所具有的淳良朴素德行品性作为对“民族”文化重造的思考,塑造民族“想象共同体”集体记忆的“认知物”,进而完成对“中华民族”这一民族国家的想象性建构认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沈从文物质文化史研究与三重证据法的理论与实践
    张鑫, 李建平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3 (6): 28-33.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2.06.005
    摘要1648)      PDF(pc) (539KB)(1165)    收藏
    从文学转治文物的沈从文是三重证据法(传世文献、出土文献与出土文物相结合)的最早倡导者与实践者之一。他不仅在理论上阐述了文史研究必须结合文物,而且熟练运用这一方法取得了文献、文物研究的辉煌成果,并进一步阐述了深入研究与人才培养的方法。沈从文的文学成就掩盖了其物质文化研究的卓越贡献,以后的沈从文研究应当还原他作为一名史学家的真实面目和历史地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凤子》中反讽的各个侧面(下)
    焦石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3 (6): 34-42.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2.06.006
    摘要1575)      PDF(pc) (713KB)(1030)    收藏
    在《凤子》中,沈从文破除了归隐的基础、文化预设、物质可能和终极目的,涉及的是归隐的不可能性。沈从文以反讽为特色的隐士的归隐应当被理解为哲学和神秘意义上的归隐。沈从文的所有思考经过了反讽的筛选都被改头换面了,反讽性的超脱,相对于严肃的彻底超脱只是局部的。另外,这是一种双重的超脱:一方面,作者虽不乏公民与政治意识,但这却不成为一种崇拜;另一方面,生命的张力和对知识的相对化阻止了向神秘主义的转变。沈从文的人物并不逃避,他们生活在现实中。从根本上,沈从文将一个以极端化为特色的时代加以相对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凤子》中反讽的各个侧面(上)
    焦石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3 (1): 38-45.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2.01.008
    摘要2471)      PDF(pc) (732KB)(1728)    收藏
    在《凤子》中,沈从文破除了归隐的基础、文化预设、物质可能和终极目的,涉及的是归隐的不可能性。沈从文以反讽为特色的隐士的归隐应当被理解为哲学和神秘意义上的归隐。沈从文的所有思考经过了反讽的筛选都被改头换面了,反讽性的超脱,相对于严肃的彻底超脱只是局部的。另外,这是一种双重的超脱:一方面,作者虽不乏公民与政治意识,但这却不成为一种崇拜;另一方面,生命的张力和对知识的相对化阻止了向神秘主义的转变。沈从文的人物并不逃避,他们生活在现实中。从根本上,沈从文将一个以极端化为特色的时代加以相对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沈从文创作初期的人类学诗学创作
    何小平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3 (1): 46-50.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2.01.009
    摘要2756)      PDF(pc) (493KB)(1886)    收藏
    创作初期,沈从文在湘西题材的创作中,用审美的方式对湘西文化的地方性知识系统进行深度描写,为我们保存了一个异质于现代文明的文化空间,他这种异质的文化空间成为了现代文明的种种堕落的反观之镜,这使得沈从文湘西文学题材选择与创作具有了极高的人类学价值,也使得他的湘西题材创作具有了鲜明的人类学诗学特征。沈从文湘西题材的文学创作本身具有比较鲜明的原始主义倾向,沈从文梦回湘西,营造了一个审美乌托邦世界,把湘西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复兴的文化资源之一,这是沈从文的艺术审美思想在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重要原因。但此时沈从文的人类学诗学创作面临着困境,缘于沈从文对湘西文化的思考缺失历史理性。站在历史理性的高度,从为湘西文化到为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甚至是为人类整体文化而代言,创作思想着眼于关爱人类整体的命运,这种悲天悯人、大仁大爱的思想立足点,是沈从文的人类学诗学创作困境突破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沈从文文学理论的审美现代性品格
    林铁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2 (4): 34-38.  
    摘要2379)      PDF(pc) (533KB)(1783)    收藏
    沈从文文学理论的审美现代性品格从三个层面展开,一是通过反对文学政治工具化和商业利益化来积极主张文学艺术的独立性,二是,通过对文学艺术审美形式的强调,进一步阐释和守护文学艺术的自律性,三是,对审美独立和审美形式的强调最终落实到人类生命的审美品格上,换言之,就是将审美问题与人生问题结合,通过审美的途径获得人生的救赎。区别于西方语境中审美现代性的独立与救赎的内涵,沈从文的独特性在于,把作为文学本质规律的审美,作为学科自治的现代文学,作为社会实践的美育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中国现代审美理想的时代特征、民族精神和现实指向,构成了中国式审美思想的一个重要的现代传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沈从文与川端康成的女性观比较
    田晓琳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2 (4): 39-42.  
    摘要2685)      PDF(pc) (496KB)(2618)    收藏
    沈从文和川端康成都是20世纪国际文坛上的著名作家,特殊而又相近的生活和情感经历,使他们不约而同地在创作中表现出对女性和女性美的关注。对于女性他们有着复杂、矛盾的情感:既有偏爱和推崇,又有偏见与轻视。通过对两位大家的作品进行分析、比较,解读二者的女性观,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两位文学大家的作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永远的“希腊小庙”——英译《边城》序
    金介甫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1 (4): 1-3.  
    摘要1544)      PDF(pc) (448KB)(1744)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中国文人美学视野下的《边城》研究
    邱于芸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1 (4): 4-9.  
    摘要1945)      PDF(pc) (2156KB)(1554)    收藏
    《边城》符合中国山水画的元素,它的绘画特征创造出了含蓄之美,让文字的指涉意义大过文字叙述本身,并开辟了读者更个人的但也更多元的诠释空间。《边城》的文体与其精神互为必要条件,《边城》的表现方式即它的意义。以中国传统文人美学来理解《边城》,可让中国现代小说跟上欧美思想界利用小说来展现哲学观点的脚步,它还可以重新检视中国文人美学,甚至是与欧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并驾齐驱,进而对小说文类的文学批评理论有所贡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1. 沈从文的文化阐释视阈与创作价值取向
    何小平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1 (1): 39-43.  
    摘要1809)      PDF(pc) (481KB)(1052)    收藏
    沈从文价值取向呈动态特征。湘西独特的文化精神,20世纪初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西方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的采借下对中国文化的重新理解和再阐释,这些因素共同铸就了沈从文的理解前见,渗透进了其文学活动中,就使他能够运用文化整体、文化相对论思想,对各种文化进行跨文化比较,走向对湘西文化乃至整个国家民族文化进行全方位和整体性的解读,实现了文化理解、文化阐释视阈的融合,使创作视野不断突破,从创作初、中期的湘西文化本土阐释到创作后期的国家民族整体文化理解与阐释后,提高到创作晚期的对人类整体文化的理解与阐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2. 《青色魇》:沈从文40年代对佛经故事的重说
    许君毅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1 (1): 44-49.  
    摘要2544)      PDF(pc) (571KB)(1653)    收藏
    写于1946年的《青色魇》,讲述了佛经典籍《法苑珠林》中驹那罗王子的故事。同《七色魇》其他文章一样,《青色魇》也呈现出晦涩难解的文本状态,评论多将之称为“抽象的抒情”。从佛经故事重说的角度将之与上世纪30年代的《月下小景》进行比较,不难剖析这种“抽象抒情”文风形成的深层原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3. 合三为一论《边城》
    杨瑞仁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1 (1): 50-54.  
    摘要2109)      PDF(pc) (582KB)(1317)    收藏
    一部《边城》,主要地点并不放在茶峒城,而是放在茶峒河支流“碧溪”上溯三里,或翻山而过仅一里的碧溪岨。碧溪岨是主人公主要活动场所,而茶峒城只是他们重要活动场所。就这两个空间来说,作品向我们展示了两个层面世界,加上主人公生活的大小自然地理环境,《边城》实际向我们展示了三个层面的世界,即:美丽而愁人的自然、天人合一的碧溪岨、被“文明”浸染的茶峒城。这三个层面的世界不是分割存在,而是“合三为一”的艺术独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4. 沈从文故事中对农人目光的文本化(下)
    焦石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9 (5): 1-10.  
    摘要2029)      PDF(pc) (2052KB)(1596)    收藏
    沈从文笔下的乡下人总是用一种独特标准来观察和批判城市以及城里人。这是异乡情调一种典型形式,即“乡下人”对于城市所形成的印象。沈从文将城市读者的“他者”构成叙事话语,所表现出来的始终是一种社会学意义的距离,同时也是一种民族学意义上的,或者性别和世代上的区分。从这种观察中得到的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对立通过反语和讽刺反映出来。作者拒绝叙述者无所不知的权威,叙述者的声音始终是不张扬的,而且他的写作是以语言的克制为特征的。从这样的叙事实践中所得到的结果,正是话语与话语对象之间的一种距离,同样也是作家与他所创造的世界之间的协调一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5. 沈从文小说的道德困境及其审美表现
    张剑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9 (5): 11-15.  
    摘要2369)      PDF(pc) (1142KB)(1230)    收藏
    沈从文作品给人的表面印象是道德的彰显和“历史”的缺席。然而,在历史视角和道德视角的双重审视下,我们发现沈从文作品中的历史意识与道德意识往往共同“在场”、相互纠缠,造成了沈从文小说的独特性。表现之一是叙述者立场的暧昧与游移,表现之二是两者的相互渗透,即以道德视角去质疑历史,同时又以历史视角来反观道德。沈从文小说的理想性、悲剧感、蕴藉性等审美特征也由此生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6. 现代性:对抗与共谋——沈从文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研究
    国家玮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9 (5): 16-19.  
    摘要2145)      PDF(pc) (839KB)(1023)    收藏
    沈从文从地域文化角度展开与主流意识形态对话,表面上似乎与中国社会激进的现代性浪潮格格不入,但他的文本却又参与到对现代性内涵的合理完善上来,在对现代性作出反思的同时,他的作品一再展现给我们的“优美的、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恰恰与现代性对人生存的关照要求契合,在这一点上,他与现代性达成共谋或说是和解。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7. 从自由的人到自由主义的思想——建国前沈从文影响史研究
    舒刚波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9 (5): 20-24.  
    摘要2015)      PDF(pc) (1105KB)(1348)    收藏
    建国前沈从文的影响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如何做一个自由的人,从这一点看,沈从文以他的编辑思想、文学主张、文艺创作影响了一大批作家,使他们成为自由主义作家;第二表现为传播了自由主义的文艺思想,以他的自由主义文艺观、文学独立观、以及健康自然的生命观、宇宙观影响和改造社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8. 沈从文故事中对农人目光的文本化(上)
    焦石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9 (2): 1-15.  
    摘要1306)      PDF(pc) (2828KB)(1119)    收藏
    沈从文笔下的乡下人总是用一种独特标准来观察和批判城市以及城里人。这是异乡情调一种典型形式,即“乡下人”对于城市所形成的印象。沈从文将城市读者的“他者”构成叙事话语,所表现出来的始终是一种社会学意义的距离,同时也是一种民族学意义上的,或者性别和世代上的区分。从这种观察中得到的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对立通过反语和讽刺反映出来。作者拒绝叙述者无所不知的权威,叙述者的声音始终是不张扬的,而且他的写作是以语言的克制为特征的。从这样的叙事实践中所得到的结果,正是话语与话语对象之间的一种距离,同样也是作家与他所创造的世界之间的协调一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9. 沈从文小说中的山洞意象解读
    邱苑妮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9 (2): 16-22.  
    摘要1796)      PDF(pc) (1546KB)(2149)    收藏
    山洞是沈文小说创作中反复出现的自然象征。山洞代表 “过去的空间”和“永恒的时间”;山洞是死亡之地,亦是再生之地。作家对山洞死亡约会的“反复叙写”,凸显了爱欲与死亡的主题及其关系,也体现了沈从文的现代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0. 老船夫的俄狄浦斯追求——《边城》与《俄狄浦斯王》悲剧因素比较
    杨瑞仁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9 (2): 23-28.  
    摘要1635)      PDF(pc) (2274KB)(1351)    收藏
    从反抗命运和人物的追求适得其反两点来看,老船夫与俄狄浦斯的悲剧行动非常相似,这说明《边城》具备了悲剧的基本要素,《边城》的“悲剧说”是有根据的。《俄狄浦斯王》悲剧人物的行动或情节紧凑、激烈,《边城》悲剧人物的行动或情节则委婉平缓,曲尽其意;《边城》不如《俄狄浦斯王》那样能引起巨大的恐惧、强烈的怜悯,产生的是轻微的恐惧、悠长的怜悯;俄狄浦斯属于“灭亡于英雄的特别悲剧者”,老船夫则属于“消磨于极平常的,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者”;《俄狄浦斯王》和《边城》是善的悲剧,亦是命运的悲剧,“宿命”意识渗透在两部作品中;《俄狄浦斯王》悲剧处理,浓墨重彩,悲伤惨烈,《边城》的悲剧采用的是低调陈述法,似有似无;《边城》与《俄狄浦斯王》都表现了对命运的矛盾态度——既相信命运和命运的威力,又强调人的坚强毅力和积极的行动。两个作品又一次证明古今东西方作家对命运与人为的矛盾思考不断在延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1. 律动之“水”与消殒之“雪”——《边城》与《雪国》意象比较
    苏琴琴, 刘洪祥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9 (2): 29-39.  
    摘要2094)      PDF(pc) (2294KB)(1138)    收藏
    《边城》中以“水”为中心的意象系统传达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道家精神和生命的意义,由此可窥见作家沈从文在小说中欲探索的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所包孕的文化内涵;而《雪国》中以“雪”为中心的意象系统则彰显了日本民族文化中的禅宗思想,濡染了日本文化所独有的“物哀”、“幽玄”的美学风格,显示出川端康成对生命的独特探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2. 设计艺术学学术史上的沈从文
    祝帅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8 (5): 71-78.  
    摘要1429)      PDF(pc) (2081KB)(1308)    收藏
    作为20世纪中国设计艺术学研究历程中一位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沈从文的后半生从文学创作转向物质文化研究的背后固然有时局环境变化的外部原因,也是遵循了他一生对实用美术情有独钟的“内在理路”。从学术史的角度看,沈从文从“工艺”到文化的视野的拓展、“小心求证”和“图像学”的研究方法与相关成果,无论就其广度还是深度而言都比同时期的实用美术研究更为自觉和深化,相对于此前实用美术内部研究的空疏学风具有一种范式转换的意义。沈从文在物质文化领域内的相关研究间接影响到了1980年代以来设计艺术学中的若干分支学科的建设,是中国现代设计艺术学学科建构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3. 沈从文《记丁玲》述评
    李端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8 (5): 79-83.  
    摘要1657)      PDF(pc) (2108KB)(1416)    收藏
    在钩沉史料的基础上,从文本解读角度,对沈从文《记丁玲》的创作背景、成因与发表、结集出版过程以及作品基本内容与形式作了较详细述评和分析,以期人们对该作品有一个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4. 回瞥与悲悯:沈从文的现代性体验
    唐喜玲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8 (5): 84-87.  
    摘要1382)      PDF(pc) (1003KB)(920)    收藏
    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全面转型,沈从文身处其中,表现出的回瞥与悲悯体验是他对“传统”与“现代”的独特思考。本文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一、语境断裂与回瞥冲动,通过在乡村与都市,古典与现代的断裂层面来阐述其带有古典意味的宇宙模式,价值观念和人生趣味。二、审美建构与桃园理想,揭示其作品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审美取向,以及寻求超脱于现实的思想寄托。三、挽歌气息与末世情绪,仔细阅读其创作,文本在渲染桃园乐境时萦绕着的哀惋感伤的悲悯情怀,正是对现代社会这一特定处境的生存感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5. 用形式表现意象:沈从文40年代的文学追求
    邓齐平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8 (3): 28-31.  
    摘要1338)      PDF(pc) (1357KB)(990)    收藏
    重新解读沈从文1940年代的主要代表性作品《看虹录》、《摘星录》、“七色魇”系列等,发现他1940年代的文学追求是用文字构图作曲,用文字保留生命中的永恒的线条、色块、旋律等等美感意象,最终达到“用意象构筑形式”的艺术目的。他所要诠释的是“爱”与“美”的永恒。他希望用永恒的“美”去创造理想的生活,以此保留永恒的生命形式。沈从文这一时期的创作具有突出的文学史的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6. 《边城》爱情悲剧的心理学解读
    姚艳玉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8 (3): 32-35.  
    摘要1970)      PDF(pc) (874KB)(1907)    收藏
    《边城》中自然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设置隐喻着翠翠物质与精神上双向的孤独无依的生存态势。倾诉对象缺失,迫使翠翠通过托物、唱山歌和做梦等方式进行自我心理补偿。翠翠自尊里深潜的自卑又自负的心理意识也阻碍了她与二老的爱情沟通。而老船夫的“欲速则不达”和顺顺隐秘的心理疙瘩均于无意间催化了翠翠的爱情悲剧。《边城》的爱情悲剧还是沈从文被压抑的心灵、心绪的一种情感外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7. 来的是谁?
    沈从文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8 (1): 1-6.  
    摘要1067)      PDF(pc) (1548KB)(1163)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8. 黄永玉先生给刘一友的信
    黄永玉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8 (1): 7-7.  
    摘要1285)      PDF(pc) (183KB)(1010)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9. 孤寂中的思亲奏鸣——读《来的是谁?》
    刘一友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8 (1): 8-15.  
    摘要1145)      PDF(pc) (2087KB)(1208)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0. “人性的小庙”与现代性——对沈从文“浪漫传奇小说”的解构批评
    周昌梅, 向刚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27 (6): 1-7.  
    摘要1500)      PDF(pc) (420KB)(1101)    收藏
    沈从文在1930年前后创作的一批“浪漫传奇小说”,在沈从文文化观念的形成过程中非常重要,它们强烈、浪漫地表达了沈从文“理想的人生形式”,可以说是沈从文文化观念的内核。创作这批“浪漫传奇小说”,是沈从文寻找湘西苗族文化“传统”、建设湘苗文化主体性的一种努力。沈从文通过对汉语中心霸权的颠覆和改写,获得了苗族文化的自我认同和肯定,“发现”、重塑了湘西苗族的“人性”,以此建立起他的“人性的小庙”,并且,沈从文试图从湘西苗族文化的特殊性中发展出普遍性,用以对抗汉族和西方的文化普遍主义(现代性),以“人性的小庙”作为边缘文化反抗“现代性”的抵抗性话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版权所有 © 2021《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技术支持: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公众号 电子书橱 超星期刊 手机浏览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