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文章信息

    马克思主义研究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作为总体性的“美好生活”及其可能
    毛勒堂,韩涛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DOI: 10.13438/j.cnki.jdxb.2019.03.003
    2. 毛泽东现代性理论的思想史效应
    张明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DOI: 10.13438/j.cnki.jdxb.2019.03.004
    5. 大数据时代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挑战及应对
    李丽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DOI: 10.13438/j.cnki.jdxb.2018.04.020
    6. 论我国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研究的方法论和当代价值
    王雨辰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DOI: 10.13438/j.cnki.jdxb.2018.03.001
    7. 对话协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核与特质
    马纯红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DOI: 10.13438/j.cnki.jdxb.2018.03.002
    10. 《穆勒评注》中的交往异化:私有财产社会性质的辩证考察
    刘海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DOI: 10.13438/j.cnki.jdxb.2016.05.009
    11. 恩格斯晚年法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以比较民俗民法为例
    章礼强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DOI: 10.13438/j.cnki.jdxb.2016.05.010
    12. 补上“政治异化”的缺环——马克思早期异化思想发展逻辑研究
    刘海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5 (3): 98-102.   DOI: 10.13438/j.cnki.jdxb.2014.03.015
    摘要1329)      PDF(pc) (416KB)(863)    收藏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书中把个人的社会活动看作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共同的基础,三者的统一构成个人现实生活的基本内容。在政治异化中,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发生了分离并使得解放仅仅停留于抽象的政治领域,奴役和剥削关系在市民社会中仍然保留着。但政治异化发生的原因必须到市民社会的结构中去寻找,马克思早期理论探索的重点因此由法哲学转向了市民社会,并提出了劳动异化理论。这样,马克思的早期思想探索过程便表现为“国家和法→市民社会→异化劳动”的不断深入的过程,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逻辑关系具有明显的反向对应关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
    李红革, 王威峰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5 (3): 103-106.   DOI: 10.13438/j.cnki.jdxb.2014.03.016
    摘要1507)      PDF(pc) (402KB)(969)    收藏
    构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对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大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应坚持主体性、系统性、针对性、人文性原则,从内容体系、方法体系、组织体系、评价体系、制度体系、创新体系等方面着手构建和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马克思社会管理理论探索——兼对理性主义社会管理模式哲学基础的反思和超越
    刘新刚, 吴倬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6): 14-18.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6.003
    摘要1514)      PDF(pc) (461KB)(978)    收藏
    当前全球各国社会管理的现实紧张状态凸显了社会管理的理论研究。社会主义中国从马克思的理论资源中开发社会管理理论是我国社会管理理论研究的题中应有之意。马克思的哲学理论是在批判西方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基础上逐渐生成出来的。同样研究马克思社会管理理论也应该按照对西方传统社会管理理论的批判和超越的基础上来进行考察。以马克思实践哲学为基础,在对西方传统社会管理理论的理性主义传统进行反思和超越的基础上,从实践的二重性角度构建马克思社会管理理论的双重维度,以解决现代社会管理中理性与价值分裂的难题,为我国社会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毛泽东思想的空间之维
    张荣军, 汪勇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6): 19-24.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6.004
    摘要1655)      PDF(pc) (532KB)(1053)    收藏
    以空间思维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可以发现,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时期就有利用白色政权矛盾建立红色根据地,获取生存空间,燃起革命燎原之火的空间之维;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毛泽东分别用“以空间换时间”和“时空转换”等战略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并取得了重大胜利;解放后,毛泽东用空间思维创造性地提出了如何解决敌我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和进行现代化的工业布局,从而以发展生产,夺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的思想。可见,毛泽东思想中是包含丰富的空间维度的,它是我们重要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马克思哲学的历史之维
    张云飞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3 (4): 27-32.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2.04.006
    摘要1887)      PDF(pc) (460KB)(1185)    收藏
    历史是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关键维度,具有本质的重要性。历史是马克思哲学研究的逻辑起点,马克思的逻辑思维方法是从具体的、现实的历史出发得出抽象的观念,再由抽象的观念上升到思维具体的过程。历史是哲学的服务目标,“为历史服务的哲学”就是要“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历史是人的存在方式和根本特征,首先,完整的“合乎人性的人”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诞生的;其次,历史性是人的根本特征;最后,作为个体的人只有在历史整体中才能获得自身的定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哲学审视
    唐志龙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3 (4): 33-37.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2.04.007
    摘要2011)      PDF(pc) (466KB)(1288)    收藏
    从哲学视域科学审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侧重表现在3个方面:本质认知上,必须把握核心价值体系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在联结;主体力量上,注重多维整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价值目标上,着力为提升文化软实力熔铸“兴国之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定位与精神实质
    王飞南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3 (4): 38-41.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2.04.008
    摘要2000)      PDF(pc) (389KB)(1696)    收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定位有着深厚的实践依据、学术依据和政策依据。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属的二级学科,在其中处于中心地位,是一门经验性、规范性和理论性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精神实质在于有效地促进思想意识领域的认同性整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探微
    吕学芳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2 (6): 1-5.  
    摘要1935)      PDF(pc) (415KB)(1349)    收藏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整体性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不容忽视更不可疏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包括四个维度: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而言,大众化是科学理论体系的普及;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阶级性而言,大众化是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政治性而言,大众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性而言,大众化是国民人文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及其文化意蕴
    崔越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2 (6): 6-9.  
    摘要2100)      PDF(pc) (394KB)(1626)    收藏
    文化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以一种先进文化形态的身份,同中华民族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不断为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接受和信仰的过程。在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政治意义上的认同建构应该以文化的认同建构为基础和前提。从文化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融合、整合、提升,并实现自身不断创新的过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1. 德里达解构的马克思主义论析
    陈均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2 (6): 10-14.  
    摘要1751)      PDF(pc) (448KB)(1462)    收藏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特别是随苏东巨变以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关注的一个中心问题。福山认为意识形态领域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斗争已经终结,为此德里达认为,马克思主义虽然存在着结构上的自身矛盾,但作为与资本主义相伴而生的产物,不管从其发展和功用上来看,马克思的精神、灵魂将永世长存。德里达对马克思主义的的批评虽然有失偏颇,但马克思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必须正视这些批判,并与一切非马克思主义的斗争中彰显其真理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2. 论研究史体例在马克思经典文本研究中的应用——以《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史为例
    邓伯军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2 (5): 1-5.  
    摘要1917)      PDF(pc) (444KB)(1217)    收藏
    作为史学编年体体例,研究史是对历史过程中研究的研究。研究史的史学性质定位,决定了研究史学科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学术性和政治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特征;研究史对史学学科的对象定位,决定了研究史研究的史学方法;研究史对史学研究目的的定位,决定了研究史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研究史对“史”本身的超越,决定了研究史研究的历史哲学层面的创新。将研究史这种史学编年体体例应用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研究,揭示了其在中国研究的文献把握规律、理论运思规律和实践诠释规律。从根本上讲,是要服务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3. 索罗斯“反射性理论”和“理性经济人” ——从马克思“现实的人”视角出发的哲学解读
    庄国雄, 李勇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2 (5): 6-12.  
    摘要2005)      PDF(pc) (528KB)(1689)    收藏
    索罗斯的“反射性理论”为突破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困境提供了新的范式,颠覆了“理性经济人”假设,重新审视了经济理性在市场中的作用,更加重视真实复杂的人性中非理性因素在市场中的体现。本文运用马克思的“现实的人”观点对“理性经济”人及索罗斯范式中的“人”作出新的批判和评价:现实的人就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的、历史的人,“理性经济人”是抽象的、孤立的人;索罗斯将人的不完备性、易错性、不确定性等加入了他的新的范式中,这种对人的认识,相对于西方主流经济学是一个进步,但是,它对人的抽象,仍然没有完整地把握人的规定性,特别是本质规定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4. 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何以可能?
    陈英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2 (5): 13-17.  
    摘要1901)      PDF(pc) (426KB)(1625)    收藏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与女性主义的性别分析在概念基础、批判意识、政治目标三个方面具有对等性,这种对等性为马克思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可能融合奠定了基础。阶级立场与性别立场中包含的多元政治内涵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的女性主义与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诸多理论组合的不同意义,而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合理政治立场要求在可分辩的政治差异中保持马克思主义与女性主义融合的张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5. 马克思人的发展思想的公共性向度
    杨仁忠, 任滢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2 (3): 1-4.  
    摘要1690)      PDF(pc) (376KB)(1124)    收藏
    公共性是人的社会本质的表现方式,社会公共性的实现程度对人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根据马克思社会发展三阶段理论,在人的依赖关系阶段,社会呈现出群体存在方式下的虚幻公共性;在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社会,人的独立性被物化从而阻碍了社会公共性的实现;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的未来社会,社会公共性得以充分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6. 《共产党宣言》全球化思想研究述评
    刘明华, 郭强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2 (3): 5-8.  
    摘要2028)      PDF(pc) (426KB)(1391)    收藏
    关于《共产党宣言》中全球化思想的研究,截止目前,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宣言》中是否有全球化思想;《宣言》中全球化思想的理论基础;《宣言》中全球化思想的具体内容;《宣言》中全球化思想的现实意义;《宣言》中全球化思想的不足之处等。其中《宣言》中全球化思想具体内容的研究比较深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7. 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孙喜杰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2 (3): 9-13.  
    摘要2782)      PDF(pc) (409KB)(1146)    收藏
    唯物史观“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根据经验去研究现实的物质前提”,实现了从历史之外回到历史之内、从抽象世界回到现实世界的哲学革命,即对传统形而上学哲学观念的彻底革命,使作为“现实中的个人”一种属性的形而上学本身重新回到人身怀抱里;它是“沿着实证科学和利用辩证思维对这些科学成果进行概括的途径”的“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唯物史观的历史是指包括人所遭遇到的自然和思维在内的“人类史”。唯物史观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不是以本体论或存在论为核心的传统形而上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8. 从马克思的科学技术社会理论看中国近代社会的历史进程——暨对当前教科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修订的一点建议
    周东启, 何玲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1 (6): 23-28.  
    摘要2308)      PDF(pc) (479KB)(1060)    收藏
    近代科学技术结合到生产力中,形成科学化的生产力,作为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对近代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主导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历史进程,把中国从一个不可溶的社会结构向可溶性的社会结构转变,这是近代科学技术给中国带来的最大的社会效应,为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提供了现实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科学和科学精神的人文展开构成了科学发展观充实丰富的内涵,这对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有着重要意义。遗憾的是在当前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这样一个重要的侧面被忽视了,所以建议在今后的教材修订中,应补充上这缺失的一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主体及其结构层次
    王浩斌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1 (6): 29-33.  
    摘要1943)      PDF(pc) (484KB)(1109)    收藏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的创造者,以人民群众为核心的“现实的人”事实上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主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主体内在地包括了历史认识主体、历史创造主体以及历史评价主体,它们之间有着极为复杂的结构性关联,构成了一个内含丰富的图谱序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0. 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初探
    刘海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1 (6): 34-38.  
    摘要2159)      PDF(pc) (398KB)(1144)    收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得以产生的方法论前提和基础。毛泽东在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的过程中着重解决了三个问题:通过对认识和实践关系的分析阐发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解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性;从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两个方面指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性。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1. 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的辨证思考
    张忠良, 杨越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9 (6): 163-166.  
    摘要1617)      PDF(pc) (354KB)(867)    收藏
    科学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和客观基础,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的价值追求和目标导向。必须坚持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的统一。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主体地位,人民群众的实践是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力量源泉。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要紧紧地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2.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命运思想管窥
    东.华尔丹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9 (6): 167-170.  
    摘要1475)      PDF(pc) (637KB)(845)    收藏
    当代资本主义出现了诸多新变化,但是这些新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性质,因而也就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异化依然存在,因此,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3. 《共产党宣言》的经济全球化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朱廷岚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8 (1): 147-150.  
    摘要1844)      PDF(pc) (964KB)(1649)    收藏
    《共产党宣言》不仅是全世界无产者的政治宣言,也是经济宣言。这主要体现在“宣言”中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思想,这对于今天认识经济全球化实质,把握和推进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4.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及其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秦位强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8 (1): 151-154.  
    摘要3420)      PDF(pc) (826KB)(1427)    收藏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政党解决民族问题必须坚持民族平等,反对民族压迫;要建立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共和国;实行民族自决摆脱殖民统治;要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地方自治或者区域自治。这些理论主张对中国共产党制定民族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建国五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在我国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创立并成功地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5.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探索述评
    刘爱军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8 (1): 155-158.  
    摘要1818)      PDF(pc) (847KB)(1095)    收藏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进行了初步探索,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理论,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理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版权所有 © 2021《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技术支持: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公众号 电子书橱 超星期刊 手机浏览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