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文章信息

    文学研究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消费主义与“世界文学”
    陈众议,高照成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DOI: 10.13438/j.cnki.jdxb.2018.01.016
    2. 论文学本体的生命有机性
    赵建军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DOI: 10.13438/j.cnki.jdxb.2018.01.017
    3. 中国文学的“世界化”愿景——德国汉学家顾彬访谈录
    朱安博/问,顾彬/答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DOI: 10.13438/j.cnki.jdxb.2017.03.017
    4. 冯雪峰的革命现实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
    黄念然,陈朝阳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DOI: 10.13438/j.cnki.jdxb.2017.03.018
    5. 除了“阐释”,文学理论还能干什么?
    陈莉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DOI: 10.13438/j.cnki.jdxb.2016.02.016
    6. 视觉文化语境与新世纪文学的图像转向
    陈雪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DOI: 10.13438/j.cnki.jdxb.2016.02.017
    7. 西方文学接受观念的五种类型
    陈长利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36 (3): 88-97.   DOI: 10.13438/j.cnki.jdxb.2015.03.014
    摘要2174)      PDF(pc) (670KB)(1016)    收藏
    西方文论史经历了五次范式转移,不同的文艺范式蕴含着不同的接受观念。“模仿说”下的文学接受,是一种向本体世界追寻的“诚意谛听”;“实用说”下的文学接受,是一种具有理性旨归的趣味阅读;“表现说”下的文学接受,是一种追求自由精神的体验借鉴;“客观说”下的文学接受,是一种以审美自律为特征的精神补偿;“接受说”下的文学接受,是一种主张多元价值的对话交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阐释元小说的三重维度
    洪罡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36 (3): 98-103.   DOI: 10.13438/j.cnki.jdxb.2015.03.015
    摘要1709)      PDF(pc) (514KB)(906)    收藏
    当代西方元小说并非一味沉溺于语言嬉戏的艺术实验,而是文学批评、艺术实践和文化事件三个维度的动态综合。它首先是一个源自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的批评建构,其中所体现的文本自反意识,与当代西方人文领域的反人本和反本质思潮具有同构性。与此同时,作为一种艺术实践,它又逃逸于刻板的理论归纳之外;它将内存于文学的悖论前景化,在艺术的自律和他律之间虚构了一个极具张力的诠释空间。然而,当艺术实践进入历史文化的辩证过程,以当代西方元小说为缩影的先锋意识开始与资本主义大众文化工业产生暧昧的互动,其原本蕴含的意识形态颠覆性则变得悬而未决。惟有对当代西方元小说进行辩证的多维度阐释,才能规避当下相关研究对其形式实验性的过度渲染。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英国荒岛小说中的时间图腾
    孔建平, 游滔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36 (2): 116-121.   DOI: 10.13438/j.cnki.jdxb.2015.02.018
    摘要1888)      PDF(pc) (582KB)(959)    收藏
    现代性时间意识构成了现代性的核心内涵,现代性时间图腾以不同面目反复出现在英国荒岛小说传统中。《鲁滨孙漂流记》表现了乐观现代性时间观念,《格列佛游记》则质疑了现代性时间迷信。19世纪以后,荒岛小说开启了疏离、背反到拆解乐观现代性时间图腾的过程。而《海滩》表达了当代人摆脱同时性纠缠、寻找新的时间方向的无奈。这一否定之否定的嬗变正昭示了“现代性悖论”的深化过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自我”与“他者”审美歧途中的“湘西形象”
    周会凌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36 (2): 122-128.   DOI: 10.13438/j.cnki.jdxb.2015.02.019
    摘要2004)      PDF(pc) (655KB)(1165)    收藏
    中国文学中的“湘西形象”是一个独特的文化与文学现象,表现出多重美学样态。其中民俗传奇的“湘西形象”中却呈现出一种二元对立态势,深刻的体现出“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审美歧途。沈从文对湘西乡土的诗意呈现、对湘西子民生存形态的展示实现了对湘西最为成功的“自我塑形”。其作品中浪漫与诗意的民俗湘西形象背后蕴藏着深邃的价值核心,即对于人性的洞察与展现。而当代网络文学中的“湘西形象”书写则表现出一种“他者”视角下,对湘西民间秘闻、诡魅习俗的猎奇演绎与神秘文化趣味,其众多文本刻意塑造出“鬼魅幻象”式的湘西形象,这无疑是对“湘西形象”的一种单向度的书写与审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认同焦虑及其循环:“求真性”与近三十年来的文学叙述
    陈舒劼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5 (6): 89-95.   DOI: 10.13438/j.cnki.jdxb.2014.06.014
    摘要1108)      PDF(pc) (582KB)(950)    收藏
    “求真性”叙述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中占据着显要的位置。在当下文论语境中,“真实”的认识论维度日渐式微,而其价值论维度日显重要。近三十年来的文学“求真性”叙述深度参与当代文学认同的生产,但在总体上难以建构出具有强认同度的“真实”。文学“求真性”叙述应当指向反抗权力结构和权力关系的意识形态生产,在此意义上,文学“求真性”叙述的认同焦虑及其循环将永不息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在幻象与真实之间:现代性语境中的女性主体
    傅美蓉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5 (6): 96-101.   DOI: 10.13438/j.cnki.jdxb.2014.06.015
    摘要1386)      PDF(pc) (555KB)(1178)    收藏
    长期以来,女性主义一直没有走出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论争,女性主体的建构并未获得广泛关注。通过考察女性意识在现代性语境中的觉醒与变迁,肯定女性意识对女性主体建构与发展的积极作用;探析女性经验表达在象征秩序内的悖论性以及女性主体的分裂性,肯定女性主体建构的必要性;揭示女性主体在女性写作等女性主义话语实践中的操演性与复杂性,进一步强调女性主体身份的重要性。在现代性语境下,女性若想拥有占据积极位置的身份认同,首先必须获得成为主体的资格,进入以菲勒斯为中心的表征系统,进而才能在与他者男性的互动中构建主体身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西方作家在中国的域外传记书写研究
    李红梅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5 (5): 86-93.   DOI: 10.13438/j.cnki.jdxb.2014.05.013
    摘要1321)      PDF(pc) (618KB)(886)    收藏
    西方作家在中国的域外传记书写是中国文学界与传记研究领域的一个非常独特的文化现象。这类传记是在“西学东渐”、中西交融的基础上诞生的,现已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这类传记的审美价值与人文思想内涵明显地带有中西传记、中西文学观念之间相互碰撞、冲突和交融的痕迹。这类传记的出现和发展加速了中国传记和中国文学现代转换的历史进程,同时也从深层意义上揭示了合理的对外文化交流政策、宽松自由的文化氛围对中西文化、文学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周济词学理论的破与立
    谢丽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5 (5): 94-100.   DOI: 10.13438/j.cnki.jdxb.2014.05.014
    摘要1411)      PDF(pc) (662KB)(985)    收藏
    周济作为常州词派的关键人物,其《介存斋论词杂著》中关于白石的一段点评,最早正面提出“寄意题外,包蕴无穷”的说法,具有一定的纲领意义。周济以“破”带“立”,对“今人”标举姜、张,讲究“磨盘雕琢”的创作风气进行了批评,提出了“寄”、“意”兼重而至“浑化”的词作审美理想。周济在张惠言词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演绎,其立论既有时代背景,也有理论高度,对常州词派的最终确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载道、言志、缘情的变奏:古典文学批评框架下的新文学观念考察
    张剑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5 (2): 99-106.   DOI: 10.13438/j.cnki.jdxb.2014.02.017
    摘要2463)      PDF(pc) (624KB)(1267)    收藏
    文以载道、诗言志、诗缘情是中国古典文学批评的核心命题,从道、志、情的内涵来看,载道与缘情一者强调文学对“道”的无条件附属,一者强调文学对主观情感的抒发,构成了相互对立的两极,而诗言志观则是居于两者之间的一个较强包容性的命题。五四作家在社会启蒙与文学本体建构的双重考量下历史性地选择了“言志”的文学观念,一方面展开对“文以载道”与“诗缘情”观的双向批判,另一方面却又吊诡地徘徊于两者之间。“五四”后“言志派”开始了两个方向的分化,一是“志”的个性化色彩逐渐淡化从而走向“载道”;一是“志”的社会责任感消退,逐渐走向“缘情”。“言志派”的分化,是现代文学观念逐步多元化与现代文学学科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且说《无愁河》的真实性兼及其他——答友人问
    刘一友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5 (2): 107-116.   DOI: 10.13438/j.cnki.jdxb.2014.02.018
    摘要1390)      PDF(pc) (695KB)(1051)    收藏
    在《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第一卷中,黄永玉先生以超凡的感知力和记忆力,采用小说体自传形式,真实地再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其生活的凤凰城一群见情见义、乐观向上人物的生活画卷,书写了其对家乡——南方最美小城——深情的眷恋与热爱。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论古代小说批评的形态
    李正学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6): 103-108.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6.017
    摘要1740)      PDF(pc) (622KB)(1085)    收藏
    古代小说批评的形态主要有四种,即史余批评、本事批评、自叙批评和文法批评。史余批评促进了小说文体的独立,本事批评揭示了小说的历史真实,自叙批评提出了作者的主体精神,文法批评则发现了小说的艺术美。这四种批评形态的发展变迁,使古代小说批评在整体上呈现出一个由外向内的转型过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晚唐五代儒学颓势与文学审美转向
    张文浩, 沈文凡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6): 109-115.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6.018
    摘要1608)      PDF(pc) (730KB)(1146)    收藏
    晚唐五代儒学基本上处于凋敝状态,此期已无振兴儒学的关键人物,只有皮日休等少数几人略微可观。他们进行有限度的抗争,企图接续中唐文学运动余威,亦无助于扭转儒家道德诗学的颓势进程;相反,他们理论和实践判然有别,文道背离,逸出儒家伦常之外,沦入虚假与庸俗化境地。在毒手尊拳的时代景观里,此期的文学精神已由昂扬勃发退缩到个体一己之情感世界,反道缘情和骈俪艳美渐成主流美学取向,文学旨趣离儒家道德诗学观念渐行渐远,文学的审美转向势不可遏,因此他们的明道和诗教思想都已失去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中国现代诗学建构中的意象鉴赏观
    张文刚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5): 80-84.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5.011
    摘要1547)      PDF(pc) (489KB)(1237)    收藏
    在中国现代意象诗学建构中,诗论家就诗歌意象的鉴赏来说,主要从意象鉴赏的标准和意象鉴赏对读者的要求两个方面进行了理论阐述。意象鉴赏的标准主要体现为新颖、丰富和浑融;意象鉴赏对读者的要求主要体现为想象力、分析力和领悟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政治消费视域下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以建国30年的文学现象为例
    毛郭平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5): 85-90.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5.012
    摘要1605)      PDF(pc) (526KB)(1082)    收藏
    政治消费是人诸多消费中的一种。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在政治优先性的前提下,文学的生产、消费与政治消费都产生了紧密的关系。在文学创作中,政治消费主要体现在作者如何对政治进行诠释、演绎,文学是对政治的直接表达还是将政治隐蔽在文学的书写中;在文学批评中,政治消费主要体现在受众对文学中政治因素的挖掘与分享,对文学中政治因素的牵强附会解释还是通过情理的描述来展示政治之于人的意义。政治消费是探讨政治与文学关系的出发点,消费的政治为何,决定了文学与政治关系的发展方向。从马克思关于美的相关定义可以得出,文学中的政治应是人的本质力量感性显现形式,而不是权力的竞技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1. 20世纪初报章新小说的新旧之辨
    潘桂林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4): 119-123.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4.020
    摘要1852)      PDF(pc) (584KB)(1073)    收藏
    20世纪初的报章新小说具有突破中国古典小说的新姿态:从文学总体结构的边缘移位至中心,倡导语体革新,主张俗语白话为文,由无关宏旨的审美消闲转向追求启蒙救亡的宏大叙事,呈现出探寻存在、自我超越和筹划未来的现代性精神。但在倾斜向政治的文学场中,小说存在生命意识被群体想像遮蔽、叙述者主观态度过度张扬和审美现代性被剥离等局限,使之在小说革新的实验场中驻足,未能抵达现代小说的行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2. 清末民初的读者转向、读者想象与读者取向
    周易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4): 124-128.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4.021
    摘要1922)      PDF(pc) (521KB)(1066)    收藏
    在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中,文学受众尤其是读者群体发生了以“文人读者分化”和“市民读者的扩张”为两大趋势的转向。这一“读者转向”,促成了完全不同于前代的“读者想象”、“读者取向”的发生,并间接或直接地影响到清末民初的文学诉求和走向。在“文学改良”倡导乃至“通俗小说”的兴起中,都可以看到读者的转向、想象乃至取向对于清末民初文学生态、生产乃至文学格局、文学变迁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3. 体验·隐喻·历史——福柯“关系本体论”文艺思想研究
    陈长利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3): 86-94.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3.014
    摘要2049)      PDF(pc) (595KB)(1103)    收藏
    福柯文艺思想的根本方面是“关系本体论”。福柯在“文学时期”就思考并提出“文学本体论”的问题,其文艺本体论性质是“关系本体论”,基本方面由“体验”、“隐喻”、“历史”三个维度构成:“体验”是存在与他者的关系维度,体现出理性与非理性对话交流的开放思维;“隐喻”是形式与意义的关系维度,体现为语言内部与外部关系的新型构造;“历史”是结构与变化的关系维度,话语分析成为有效的批评方式。福柯的“关系本体论”文艺思想,对后现代主义文论具有反思与认识价值,对当代文艺理论学科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4. 母性意识的缺失与女性自由的迷障——《包法利夫人》中艾玛形象的重新审视
    傅守祥, 林琳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3): 95-100.  
    摘要1763)      PDF(pc) (587KB)(1172)    收藏
    《包法利夫人》中艾玛因母性意识的缺失及对母爱情感的拒斥成为不合格的母亲。这种母性意识的反常所包含的女性自由与性别抗争成分是有限和含混的,这与其独具的个性气质及心理效应密切相关,与其母性意识生成环境的残缺及其心灵的浅陋有关,也与当时男权社会的特定情境密不可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5. 表征/反表征:女性主义批评的发生
    傅美蓉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2): 90-95.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2.015
    摘要1722)      PDF(pc) (551KB)(1249)    收藏
    在后现代语境下,符号与真实的关系受到普遍质疑,女性主义者愈来愈清晰地意识到妇女正处于错误表征的丛林之中。在《女权辩护》中,妇女踏上了漫长而艰难的反表征之路。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则看到了妇女自我表征的可能性,与此同时,妇女深陷表征/反表征的迷宫之中。在《第二性》与《性的政治》中,明确提出了妇女自我表征的政治诉求与文化诉求。从发生学意义上考察女性主义批评,表征/反表征可以被视为女性主义批评的逻辑起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6. 主体间性文论视野中的作者理论
    刘连杰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2): 96-100.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2.016
    摘要1591)      PDF(pc) (434KB)(1153)    收藏
    西方现代作者理论批判了主体性的作者,从而否定了作者对作品的绝对权威,但它自身却未能从这种主体性作者理论中完全解脱出来。实际上,作者对作品解释权威的丧失并不是由于文本的游戏和读者的狂欢,而是作者的主体性在创作过程中融化成了流动的主体性,即主体间性。作者通过自我对话超越其现实存在,走向理想存在,并在作品中留下这一对话的记录,因而作品正是这一对话的展开,它召唤着读者也参与到这一对话中来,并在这一对话中超越自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7. 文化地理学与中国文学研究概观
    汪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4 (2): 101-105.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3.02.017
    摘要1524)      PDF(pc) (467KB)(1533)    收藏
    从文化地理学角度研究文学,实际上是借用地理空间的形式,展现文学完整的风貌。中国文学经历了从相对静态和封闭的地域文学研究到动态的文化地理研究。空间是文化地理学的关键词,从文学空间的视境下重新阐释与领悟文学的内在意义,对于超越当前的文学研究,构建一种时空并置的新型文学范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8. 莫言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嬗变
    石颖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3 (6): 173-176.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2.06.025
    摘要1863)      PDF(pc) (452KB)(1741)    收藏
    莫言早期小说刻画了追求唯美爱情的女性形象,给读者带来唯美、温馨的感觉。中期小说塑造的以戴凤莲为代表的野性十足的女性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新时期女性追求全面解放的赞赏。后期小说中充斥着大量女性生理细节描写以及对本能欲望的过分渲染和夸张,使得女性形象变成了男性欲望化对象,构成了对女性的亵渎。这种媚俗化女性形象塑造模式主要是作者迎合市场所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9.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生态性写作转向
    高旭国, 闫慧霞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3 (5): 55-61.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2.05.009
    摘要1783)      PDF(pc) (623KB)(1488)    收藏
    1980年代以前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四次大的文学思潮和文学现象,包括五四”时期的“人”性写作,1930——1940年代的阶级性写作, 1950——1960年代的政党性写作和“文革”时期的领袖——集团性写作,其思维模式和表现视阈都没有跳出“人与社会”的樊篱。1980年代以后以“人与自然”为反思和表现对象的生态性写作,与前四次大的文学思潮和文学现象比较,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一次最富有新质、最没有重复性和最具有开拓意义的转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0. 先秦诸子文献的类型与文体变迁——以《论语》类文献为考察中心
    夏德靠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3 (5): 62-70.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2.05.010
    摘要2301)      PDF(pc) (625KB)(1579)    收藏
    文学史家通常将先秦诸子文献划分为语录体、对问体、专论体三种类型,认为它们沿着“语录体—对问体—专论体”方向之演进。这种归纳整体上指出先秦诸子文体的发展历程,然而新材料为先秦诸子文体的具体演进带来新的认识。《论语》载录的主要是孔子的言论及其行为,但孔子的言论、行为还散见于《论语》之外的其它文献,这些文献可视为《论语》类文献。《论语》文本的真正特征在于言、行两录,其中记行文本的分量少,记言则占据主要地位,其记言文本又包括格言体、对话体与事语体三种形态,但除事语体外很少长篇大论。《论语》类文献一方面继承《论语》格言体、对话体与事语体这些形态,但又有所发展,具体表现为:一是语录体向长篇大论演进;二是语录体向专论体演进。《论语》类文献表明先秦诸子文体的类型是复杂的,其演进路径也是多元的,所谓三阶段说的直线式演进思路显然遮蔽了诸子文体多元演进路径的真实图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1. 价值视域与文艺学知识生产——兼论全球化语境下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问题
    李立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3 (5): 71-77.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2.05.011
    摘要1663)      PDF(pc) (540KB)(1189)    收藏
    作为近代西方知识理性主导下人文知识学科化进程的产物,文艺学具有学科知识生产依据的特殊规定性。此规定性决定了价值性因素不仅是相关学科知识生产成果的反思和批判维度,而且还直接参与了相关学科知识生产的具体过程。这体现在:一方面,知识生产者的价值评判与追求为特定文论知识的产出提供了一种不可或缺的“智性”品质与创造性品格,并使得无学科、前判断的文学经验现身为意义自洽的理论知识表述;另一方面,这种价值评判与追求还积极参与了文艺学学科的知识形态构成,进而以其导引与续接功能而在学科观念层面保证了相关知识生产的人文意向。价值向度关涉文艺学知识生产所应具有的实践的可行性与学理的合法性,正确认识并重申这一向度是推进文艺学学科自觉建设的重要理论前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2. 民间英雄史诗:张承志和张炜的想象
    李咏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3 (4): 67-73.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2.04.014
    摘要2000)      PDF(pc) (572KB)(1227)    收藏
    英雄主义豪情,不仅决定了张承志与张炜创作的诗性气质,而且,决定了张承志与张炜对生活的理解,甚至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英雄形象塑造。这就涉及张承志与张炜作品中的“我”或“主体抒情形象”与“民间英雄”之间的深刻关联问题,从诗学意义上说,这涉及作品中的“替代的主体”或“诗人自己”。张承志和张炜对英雄主义的深刻理解,对历史主义的真正透视,对民族命运的直接关怀,使他们的史诗性创作显示出“绝代的光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3. 戏谑与丑化:论吴趼人的谴责小说
    李永东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3 (4): 74-79.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2.04.015
    摘要1840)      PDF(pc) (628KB)(1413)    收藏
    以“恢复我固有之道德”为创作旨归的吴趼人,在上海租界难免成为厌世主义者。道德理想的受挫与厌世情绪的萌发,使得吴趼人对晚清社会发出了绝望的戏谑。愤世嫉俗的心态与诙谐夸张的描述相结合,让谴责小说喧嚣着人性与道德的隐秘邪恶,走向了隐私化、情欲化的邪僻路子,所产生的叙事效应偏离了道德教化的初衷。吴趼人属于租界文化语境培育出来的“双视野人”,但其双重视野未能达到视野融合,不能为批判洋人提供有力的支持。在民族意识的敦促下,吴趼人以“士”的价值体系为尺度,转而讥讽买办的洋奴嘴脸和名分僭越,在身份与道德上极端丑化买办形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4. 论香港新派武侠小说的历史生成与式微
    黄健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3 (4): 80-86.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2.04.016
    摘要1963)      PDF(pc) (677KB)(1430)    收藏
    新派武侠小说的生成有其时代的必然性。在当时中西方政治矛盾尖锐对立、而港英政府采取“无政策”的政策的背景中,香港的文学语境既是受到一定限制的,也是相对开放与自由的。这不仅要求作家具有较敏锐的政治视角,而且也为其创作思考提供了较大的空间。此时的南来文人满怀被放逐的失意,在文学中展开了对现代国家、民族的想象,表现出强烈的悲剧意识。梁羽生与金庸因家变等因素亦产生类似的心态。种种原因加之一定的“触媒”作用,他们终在传统武侠小说的基础上开创了新派武侠小说。但这一小说流派在经历了繁荣期之后,却逐渐走向衰落,其中的原因是值得深思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5. 论道家美学对苏轼文艺思想的影响
    杨琦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3 (4): 87-90.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2.04.017
    摘要2169)      PDF(pc) (483KB)(1756)    收藏
    道家美学对苏轼文艺思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诗词中展现出的崇尚真朴,傲视荣贵的思想品格;提出了寓意于物,游于物外的审美态度;其被贬谪期间的作品展示了他看穿忧患,随缘自娱的超然的人生境界;在文艺创作上提出了随物赋形、成竹于胸、反对雕琢、因任自然等重要理论观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6. 跨越与回归:A.格里高里耶夫“有机批评”的历史命运
    季明举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3 (3): 50-55.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2.03.009
    摘要1715)      PDF(pc) (560KB)(1131)    收藏
    A.格里高里耶夫的“有机批评”是俄国浪漫主义批评史上最重要的艺术学说,代表着19世纪俄国文艺美学发展中的生命诗学路线。这一思潮虽长期被遮蔽于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强大社会历史学派批评的光环中而备受冷落,但它作为一股不可或缺的“潜流”从未发生过断裂,而是顽强、执著地发展着并散发着长久的理论魅力,注定要在俄罗斯不同时期引起不同的历史反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7. “实用说”下的文学接受、文学形式与意识形态关系研究
    陈长利, 刘欣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3 (3): 56-62.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2.03.010
    摘要2249)      PDF(pc) (573KB)(1345)    收藏
    以长期被忽视的“实用说”为讨论场域,分析了这一范式下的文学接受、文学形式、意识形态三者之间的关系构成:在文学形式方面,作为总体形式观念的“表述形式”,其性质是一种“权力性关系话语”,体现为修辞形式、类型形式、中心形式三个认识层次;在意识形态方面,王权政治、新教伦理、自然人性为政治、宗教、哲学方面的特征;在文学接受方面,趣味阅读与理性旨向是阅读理解方面的特征。本文对“实用说”文学范式具有认识价值,对文学内部与文学外部关系的范式研究具有开创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8. 《阿金》三论
    陈迪强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3 (3): 63-68.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2.03.011
    摘要2886)      PDF(pc) (619KB)(1417)    收藏
    鲁迅的杂文《阿金》在以往的阐释中,多认为阿金是一个恶妇,这种说法欠妥。通过与祥林嫂、子君、阿Q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阿金是一个没有“封建思想”束缚的、性格泼辣的下层女工,她身上体现了“人的启蒙”和“阶级启蒙”的二重性。鲁迅“讨厌阿金”的表述只是借阿金讨论女性的地位,与鲁迅对阿金本人的评价和爱憎是有区别的。从现有资料看,鲁迅更可能是实写阿金,李冬木的“阿金虚构说”缺乏说服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9. 白居易巴蜀诗与唐宋诗歌嬗变
    申东城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3 (2): 63-69.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2.02.012
    摘要2024)      PDF(pc) (708KB)(1655)    收藏
    白居易巴蜀诗变与其官场遭遇经历关系密切,其有一个渐变发展的过程。贬谪江州之前,白诗积极讽喻,对政治充满理想和抱负;江州时期白居易沉溺于泪下青衫的感伤,及对朝廷复起的期待;忠州时期他更多的是对人生命运、官场得失的体悟、反思及透解,诗风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并一直延续到晚年。也即白居易巴蜀诗是白氏一生诗风转变的津梁,其对唐宋诗歌嬗变发展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0. 先秦“话体”的生成、性质及文体嬗变
    夏德靠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3 (2): 70-77.   DOI: 10.3969/j.issn.1007-4074.2012.02.013
    摘要2078)      PDF(pc) (701KB)(1508)    收藏
    先秦时期的祝官文献主要面向神灵,但有时也指向世俗层面,如《周礼》六辞。“六辞”中的“会”是“话”字的假借,因此“话”是一种指称“善言”的仪式性文体。祝官在早期承担训诫的职能,他们在工作中常常会积累辑集一些格言谚语以用于训诫。这些辑集的格言谚语形成话体。“话体”最初作为一种承担着训诫职能的仪式性文体,它属于祝官文献。随着史官群体及优人群体的兴起,产生了语类文献及优语文献,这些文献促使“话体”由神圣性文本向世俗化文本的转变。这一过程主要表现为:一是“话体”为“语体”所继承;二是“话体”向话本小说的演变。在殷商及西周早期一般用“话”来指称记言文献,这一用法在春秋时期被“语”体所取代。先秦时期重视讲说故事的“善言”性质,而话本及说话伎艺突出故事的娱乐性,这种由“善言”到“故事”的转化实际上反映“话体”向话本小说的演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版权所有 © 2021《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技术支持: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公众号 电子书橱 超星期刊 手机浏览 在线QQ